• 晚清教案与社会变迁研究
  • 晚清教案与社会变迁研究
  • 晚清教案与社会变迁研究
  • 晚清教案与社会变迁研究
  • 晚清教案与社会变迁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晚清教案与社会变迁研究

20 5.3折 38 九五品

仅1件

山东聊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树好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01

高元杰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树好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12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55630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6页
  • 字数 2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晚清教案与社会变迁研究》作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宗教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理论考查晚清教案对社会变迁的影响,指出连绵不断的教案使官绅民的大量财产和国家权益流入基督教会和列强手中,传统习俗及等级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和冲击;随着社会矛盾的变化,官绅民的反洋教思想不断演变和进步,官绅和教会对教案的态度也逐渐转变。同时,作者还列出了晚清每起教会购租房地产案的案名、资料出处,简要介绍了所有习俗教案、教案中官员被处罚情况及资料来源,为学术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相信《晚清教案与社会变迁研究》的出版,必将有助于全面深入地认识晚清教案史,推动相关社会史、基督教会史、经济史、思想史、中外关系史研究的深入。
【作者简介】
  赵树好,男,1958年生,河南焦作人,历史学博士,中国义和团研究会理事,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以来,一直从事晚清教案研究,先后主持多项国家和省级课题,出版《教案与晚清社会》和《晚清教案交涉研究》两部专著,在《光明日报》、《教学与研究》、《史学月刊》、《人文杂志》、《东岳论丛》、《历史档案》、《学海》、《山东师范大学学报》、《河南大学学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宗教》,以及《历史研究》、《中国历史学年鉴》和国内外论著广泛转载、介绍或引用。
【目录】
绪论
一、缘起
二、资料概述
(一)有关教案、教会方面的专题资料
(二)综合类资料
(三)文学作品
三、研究现状
(一)全国性教案对晚清社会变迁的影响
(二)某一省份教案对晚清社会变迁的影响
(三)某一国家教案对晚清社会变迁的影响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晚清教案的由来
一、基督教在古代中国传播的回顾
(一)唐初景教首传中国
(二)元初天主教入华
(三)明末天主教二度东传与新教来华
(四)清中前期三大教派的传播
二、鸦片战后基督教弛禁与教案的产生
三、小结

第二章 教案与社会财富的易主
一、还堂
二、教会攫取房地产
三、列强借口教案攫取权益
四、小结

第三章 教案与晚清传统习俗的裂变
一、教案对佛、道习俗的冲击
(一)教会对佛像及平民佛、道活动的破坏
(二)教会霸占庙产
二、教案对禳灾、祈福、谢神类习俗的摧残
(一)建醮之争
(二)祈雨
(三)风水
(四)迎神赛会
三、教案对娱乐消遣习俗的伤害
四、教案对祭祖祀孔习俗的亵渎
五、教案对男女交往习俗的影响
六、小结

第四章 教案对晚清等级制度的冲击
一、冲击皇帝的权威
二、损害地方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
三、对绅民权益的影响
(一)削弱了绅民的政治地位
(二)损害了绅民的经济利益
四、小结

第五章 社会矛盾与反洋教思想的演变
第六章 官绅民和教会对教案态度的嬗变
结语晚清教案与社会变迁之检讨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