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学通论
  • 文章学通论
  • 文章学通论
  • 文章学通论
  • 文章学通论
  • 文章学通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章学通论

99 九五品

仅1件

安徽阜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任遂虎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E

上书时间2024-06-26

辰时时光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任遂虎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12
  • 版次 1
  • ISBN 9787302272496
  • 定价 5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33页
  • 字数 548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文章学通论》是一本系统地阐述汉语文章学基本原理、文体常识及写作方法韵专著。讨论的对象关联古今,容纳诸体,包括实用性、论证性、文学性、说明性等各类文章。全书共15章,内容涉及文章的发生与发展,概念与原理,功能与规律,文体与文意,构思与表达,结构与语言,格式与写法,文风与风格,传播与接收,评论与判断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本书的特点是在学术研讨的基础上,注意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整体与局部的联系,知性与情性的兼顾,以利于培养读者的辞章素养和写作能力。
本书适于大学生、研究生及相关教师阅读,也适于走向工作岗位的具有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特别是文字工作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
任遂虎,男,1953年生,甘肃秦安人,西北师大文史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省级优秀专家,教育部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从事文章学、写作学、传统文化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光明日报》、《中国图书评论》、《学术月刊》、《文史哲》、《人文杂志》、《西北师大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不少论文被有关刊物、出版物、文摘所复印、转载和收编;著有《中国文化导论》、《文章价值论》、《毕业论文写作方法精要》、《大学写作训练》、《作文指导》、《成人自学方法》、《文例导读与写作训练》等专著和教材;提出“非控制理论”,针对人为控制的泛滥,阐明需要消解控制过头的新思维范式,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业余从事文学和书法创作,有不少诗词作品和书法作品问世。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文章的缘起与特性
一、文章的概念与缘起
二、书面语传播的文化意义
三、文章的特性
四、重文传统与文、道关系
第二节文章的功能与类型
一、文章的表现对象
二、文章的功能用途
三、文体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文章学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文章学研究的对象
二、文章学研究中的层次性和针对性问题
三、辩证与兼容,有利于学科发展
四、走向文运亨通的新时代

第二章文道论
第一节传统文道论的现代审思
一、传统的文道关系论
二、文道论中的平衡思想
三、伦理本位观的失误
第二节文章写作的基本原理
一、通变原理
二、达意原理
三、异合原理
四、密值原理
第三节文章生长及运演条件
一、经济技术条件
二、社会政治条件
三、文体化生条件

第三章文传论
第一节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一、文章传播属于广义信息传播
一、文章中的主、客体双向建构
一、主体在文章写作中的角色化
第二节载体中的要素构成
一、载体是文章的形式
一、载体形式的构成
三、汉字以形知义的功能
第三节文章阅读中的接收效应
一、受体的能动效应
一、接收中的错位现象
三、影响接收的心理效应

第四章文风论
第一节文风的特征及相关问题
一、文风的概念与特征
一、文风与风格、语体、笔调的区分
三、“八股文”问题不完全是文风问题
四、优良文风的主要表现形式
五、为文之道,坚持“四不
第二节不良文风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蛮横与虚假
一、空洞与僵化
……
第五章文气论
第六章文体论
第七章文用论
第八章文者论
第九章文意论
第十章文思论
第十一章文序论
第十二章行文论
第十三章文辞论
第十四章文法论
第十五章文评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