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李清照词传 半生烟雨一世情9787518338542
  • 正版李清照词传 半生烟雨一世情978751833854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李清照词传 半生烟雨一世情9787518338542

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15.72 3.2折 49 九品

库存2件

天津宝坻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移然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8338542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元

货号9787518338542

上书时间2024-06-28

绿萍佳迩书院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1.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更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的词作,及其本人在中国历史文化界有着极高的地位。本书以李清照的词作为引子,以故事的形式,将李清照传奇的一生娓娓道来。
2.由知名青年作家移然历时半年潜心撰稿,语言朴实清丽,文笔通俗流畅,不失为青少年阅读的文学佳品,更有助于帮其更深刻地领悟李清照词作的内涵,及传统文化的精髓。
3.本书结尾处附有“李清照诗词精选集”,帮助读者更全面、系统地了解李清照的词作。
4.书中部分文字配有精美古风气息的手绘插图,帮读者把握阅读节奏,进而提升读者的阅读品质。
5.本书采用全彩四色印刷,精美装帧,版式设计清新典雅,带给读者极美的视觉享受。

作者简介
移然,北京大学文学学士,青年作家,笔耕多年,已出版小说《祸从笔出》,心灵励志著作《当幸福来敲门》《你的努力终将成就幸运的自己》《未来的你会感谢现在勇敢的自己》,人文历史读物《玉道:玉之和》《茶经全彩非常不错解读》《谋唐》《谋宋》等多部畅销作品。

目录
第一章娇花旖旎,少女清照

家学系出名门,盛世文风赏金尊

少女帷中称才女,年少有诗名

诗文拈花成诗,直欲压倒须眉

第二章相思入骨,珠联璧合

初遇风情深有韵,眼波才动被人猜

相知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相思红瘦香消,浓酒离情抒思怀

新婚奴面比花面,教郎比并看

第三章幽怨深闺,风波骤起

闺怨楼上远信谁传,人静月浸梨花

远游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愁绪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风波权力游戏,翻云覆雨等闲间

第四章十年谪居,青州一梦

谪居翩翩坐上客,意妙语亦佳

离别生怕离怀别苦,欲说还休

独守梧桐应恨夜来霜

第五章山河破碎,残诗难续

国难圣贤文字初何罪,饮马江河竭

幽愤感风吟月多少事,老去无成

死别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悲叹小风疏雨萧萧地,催下千行泪

第六章百日噩梦,再嫁之灾

流离玉壶颁金,病起萧萧两鬓华

零落年年雪里,赢得满衣清泪

再嫁信彼如簧之说,惑兹似锦之言

离婚再嫁百日,居囹圄者九日

第七章星河流转,秋意暮年

暮年风住尘香花已尽,物是人非

家国欲将血汗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落幕如今憔悴,风鬟霜鬓

第八章宋人称冠绝,婉约以为宗

其词创意出奇之功,婉美灵秀之致

其人醉其芳馨,赏其神骏

其爱眉间心头,无计可消除

附录一李清照生平

附录二李清照诗词精选

内容摘要
本书是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诗词传记。李清照是婉约词派的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南下时期,李清照流离南方,境遇孤苦。其词作风格由前期的悠闲散淡转变为悲叹国仇家恨,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其诗作存留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精彩内容
家学系出名门,盛世文风赏金尊她是一个时代造就的奇迹,她用诗意的语言抒写了属于那个时代女性的欣喜与惆怅,也用精妙的构思展示了文字之美可以抵达的巅峰。
她非凡的才情不只来自天赋,每一阵吹拂过面颊的微风都曾给予她别样的感受,每一缕落在她发梢的阳光也都给予她无限温情,一切机遇滋养了她,并在她的文字里开出了花。
雅致是她,叛逆也是她;灵秀聪慧是她,敢爱敢言也是她;多愁
善感是她,率真果决也是她。她爱花,也爱酒,爱春光烂漫,却也坦然地接受了命运中的风雨。
她是如此纯粹,却又如此复杂,在男性主导的父权社会里,她用自己的才情、思想和生活书写了特立独行的一生。
她就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并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文风蔚然的大宋为李清照的出现提供了最好的沃土,而其父李格
非则为她的出现做了最好的准备。
003第一章娇花旖旎,少女清照约在北宋庆历七年(1047),李格非出生在山东一个书香门第。
据《宋史·李格非传》记载,李格非,字文叔,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人。
其幼时,俊警异甚。有司方以诗赋取士,格非独用意经学,著《礼记说》至数十万言,遂登进士第。
20世纪80年代,济南市博物馆考察人员在章丘明水镇西发现了李格非所撰的《廉先生序》石刻,文中李格非为已故“里人”廉先生
撰写了纪念文章,末尾署有“元丰八年九月十三日绣江李格非文叔序”一语。绣江是章丘的别称,以境内的绣江河而得名,由此可证明,李格非籍贯故里正是此处。
齐鲁大地向来文风盛行,出生在这里的李格非幼年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精通经史,声闻四方。李清照在《上韩公枢密、胡尚书诗》序中,曾经说:有易安室者,父祖皆出韩公门下。今家世沦替,子姓寒微,不敢望公之车尘。
诗中的“韩公”是北宋名相韩琦,《宋史·韩琦传》称韩琦“早有盛名,识量英伟”,韩肖胄是他的曾孙。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韩肖胄担任吏部侍郎、端学殿学士,受朝廷委派出使金国。李清照写下这首组诗为他践行,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安危的担忧之情。
从自序中可以看出,李清照的祖父和父亲李格非都曾经得到过韩家的举荐,两家交往密切。而韩琦的长子、韩肖胄的祖父韩忠彦曾经历任开封府判官、三司盐铁判官、户部尚书等职务,和李格非同朝为官,后期李格非因为元祐党祸而受到牵连时,还曾经得到他暗中斡旋援手,由此可见,李家和北宋的名门望族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为齐鲁望族的才子,李格非从一出生就备受瞩目,被寄予了厚望,他的父亲不仅将他拜入赫赫有名的韩家门下,还鼓励他结交名士。
李格非自身才情非凡,自然也吸引了不少人与他结交,一时之间,这位风流倜傥的青年才俊成为人人追捧的对象,不亚于当今的明星。
当时的北宋文坛文风蔚然,三苏父子因为得到欧阳修的引荐而名动京师,“三人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在欧阳修的主考之下,苏轼成为进士,有着传统意义上的座主和门生之谊。从名师的指点中获益良多的苏轼也非常热衷于提携后学,他以振兴一代文运为己任,慕名来谒的年轻士子络绎不绝,其中的佼佼者,前有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苏门四学士”,后有李格非、廖正一、李禧、董荣“苏门后四学士”。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李格非乡试中选。
005第一章娇花旖旎,少女清照宋神宗熙宁七年至九年,苏轼曾经担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
作为应试的士子,又是山东人,李格非应该是在这个阶段造访了他。
苏轼在《与文叔先辈》中,称赞李格非“新诗绝佳,足认标裁”。依仗苏轼在文坛中的影响力,“一言而为天下知”,李格非也由此获得了更高的声誉。《宋史·李格非传》有载:入补太学录,再转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
济南名士李格非虽然被认为出于苏氏之门,但他和苏轼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朋友。
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李格非曾经前去拜访,苏轼在《与文叔先辈二首》书札中说:叠辱顾访,皆未及欵语。辱教,且审尊候佳胜。……但恐竹不如肉,如何?所示前议更不移,十五日当与得之同往也。
对于李格非的到访,苏轼显得很高兴,但是又因为没能畅快交谈而感到有些歉疚。一句带着玩笑意味的“恐竹不如肉”以及“所示前议”,证明他们之间感情契合。
在另一封书札中,苏轼又说:闻公数日不安,既为忧悬,又恐甲嫂见骂,牵率冲冒之过,闻已渐安,不胜喜慰。得之亦安矣。大黄丸方录去,可常服也。惠示子鹅,感服厚意,惭悚不已。入夜,草草,不宣。
因为听说李格非家里出现了一些矛盾,苏轼很替他担忧,后来听说已经和解,他又很高兴。苏轼还送给李格非大黄丸药方,告诉他可以经常服用以调养身体。而对于李格非送来的“子鹅”,苏轼也表示很感谢。从这些交往之中,可以看出李格非和苏轼之间关系亲厚,远非平常的师生关系。
另一位与李格非交往密切的名士是晁补之,字无咎,是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人。他与李格非同时参加了乡试,而且同中解头。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三十岁的李格非中了进士。
元丰二年(1079),晁补之也登进士第。
李、晁二人同列苏门,又同署为僚友,交往颇多,感情很好。晁补之曾经担任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后成为太学正。而李格
非也在国子监做太学录,再转太学正、太学博士。
晁补之太学正任满后,经李清臣推荐做过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等,和李格非先后为任。
晁补之有一篇《有竹堂记》,有竹堂是李格
007第一章娇花旖旎,少女清照非的书斋名,这是晁补之记录李格非闲居时创作情态的文章:率午归自太学,则坐堂中,扫地置笔研,呻吟策牍。为文章,日数十篇不休,如茧抽绪,如山云蒸,如泉出地流,如春至草木发,须臾盈卷轴。
晁补之笔下的李格非酷爱写文章,从太学归来就会坐在有竹堂里读书写文,而且他文思如泉涌,一天可以写出数十篇来。
在另一篇《与李文叔夜谈》诗中写道:中庭老柏霜雪里,北风烈烈偏激耳。
诵诗夜半舌入喉,饮我樽中渌醽美。
升堂辞翰愧非有,何异还家数其齿。
文章万古犹一鱼,乙丙谁能辨肠尾。
更惭颇似会稽康,欲语常遭士瑶柅。
广陵八月未足言,曾使酲醲涊然起,安得谭如子枚子。
诗中所描写的情境应该是两人在李格非的家中开怀畅饮,在夜半时分谈诗饮酒、放浪形骸、笑傲自若,可见二人之间极为投契,晁补之应是李格非家中的常客。
南宋时期的朱弁曾经在《风月堂诗话》中记载:赵明诚妻,李格非女也。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
晁补之曾经多次向外人称赞李清照这样一个闺阁之中晚辈的诗文,可见他对李格非的女儿是非常了解的。周桂峰《李清照师事晁补之论》也说:“李清照的《词论》与晁补之的‘评本朝乐章’相比,虽在具体作家作品的评价上有一些距离,但总的方向是高度一致的。”由此可见,晁补之在文学上对李清照也有很深的影响,二人就算没有师生的名分,李清照也曾经得到过晁补之的指点和影响。
除了晁补之以外,李格非和其他的苏轼门人、名士也有密切往来,张耒、黄庭坚、陈师道等人都留下了与他诗酒唱和的作品,张耒还曾经为李格非作墓志铭,推崇他的文章“笔势与淇水相颉颃”。
关于李格非的个性,《宋史》之中记载了几则有趣的小故事。
李格非参与科举考试的时候,正是“以诗赋取士”的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虽然李格非本人也很有文采,但他却独树一帜,钻研经学,凭借《礼记说》数十万字而进士及第。当所有人都在吟风弄月的时候,作为士子的李格非保持着清醒,不为潮流所动,可见他性格
009第一章娇花旖旎,少女清照之刚毅,心中所怀的不只是霁月清风,还有家国天下。
中举之后,李格非担任郓州教授,虽然获得了官职,但是家中却一度非常清贫。郡守对才华出众且性格耿直的他非常赏识,就打算让他兼任一些其他的差事,这等于是要变相给予他一些补贴。谁料这个示好的举动却被李格非断然拒绝,在他看来,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就可以安贫乐道,自己也应该按照这样的标准去做。
宋哲宗年间,李格非任广信军通判时,治下有一个道士妖言惑众。
虽然这个道士拥有很多信徒,但李格非丝毫不惧,将其杖责后驱逐出境。
关于李格非的妻室,历史上有不同的记载。
《宋史》记载:妻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
王拱辰是北宋时期的显宦,卒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七月。
但是在《鸡肋编》中,生活年代略晚于李格非的庄绰又提道:岐国公王珪在元丰中为丞相,父准、祖贽、曾祖景图,皆登进士第……又汉国公准子四房,孙婿九人,余中、马玿、李格非、
闾丘吁、郑居中、许光疑、张焘、高旦、邓洵仁皆登科。邓、郑、许相代为翰林学士。曾孙婿秦桧、孟忠厚同时拜相开府,亦可谓华宗盛族矣。
庄绰和李清照属于同时代生人,他经历了北宋神宗、哲宗、徽宗、
钦宗以及南宋高宗五代帝王,一生为官,学问渊博,著述颇丰。《鸡肋编》的资料价值一直为学术界所重视,而《宋史》是李格非死后二百余年由元人主持修撰,比较之下庄绰的记录可信度更高。
因为李格非的妻室关乎李清照的生母,所以很多史学家对其多方求证。根据庄绰的记录,李格非是王珪的女婿,秦桧则是王珪的孙婿,另外,根据李清臣奉诏撰写的《王珪神道碑》中相关内容,证明王珪的长女嫁给了当时做郓州教授的李格非,而且她早在王珪去世之前就已经逝世。陈祖美在《李清照评传》中断定:李格非在前妻早逝之后,又续娶了王拱辰的孙女王氏为继室。
李清照出生于元丰七年(1084),是王珪去世的前一年。这样来看,她的生母就不会是李格非的前妻王氏,否则也不符合王氏“早卒”的说法。更何况李清照早年的诗词之中,完全没有一点儿伤怀身世孤苦的内容,以此推断她的母亲其实是李格非的续弦王氏。
在各类论述之中,很多人都为李清照增加了一段母亲早逝的身世,但从这个时间线推断,其实李格非的前妻没有生产就去世了,而李清照和弟弟李迒都应该是李格非的续弦妻子所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