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氏女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刘氏女

所有图书均为正版新书,库存书,ISBN匹配图片偶尔会有误差,订单以ISBN码为准,套装@合集价格低的实为单本,版本有疑问先咨询下再下单,未确认视为默认

13.52 5.2折 26 全新

库存2件

河南开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章诒和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5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5-16

范文典范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章诒和 著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5
  • 版次 1
  • ISBN 9787549504640
  • 定价 26.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53页
  • 字数 46千字
【内容简介】
  坐牢十年,和女囚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二十六岁到三十六岁,作者说,比某些夫妻的婚龄长,比很多小两口还亲。那里,外表平静如镜,其实,终日翻江倒海。每个犯人都有经历,而经历就是故事。情?罪小说系列《刘氏女》是其中之一则,杀夫、肢解、装坛、入狱、赎罪……

  三十年后,真的刘氏女也许已经走了,作者把她落在纸上,不写政治,不说制度,沒有直接刻意描写那个年代的丑陋,甚至连愤慨也沒有,笔墨集中表达女囚的命运,窥探她们的內心。
  这是作者第一次正式写出的小说作品。
  ◎小说人物表
  苏润葭  女囚,M 劳改农场女性中队小组长,原是一贯道点传师
  杨芬芳  女囚,M 劳改农场女性中队副组长,高大强健
  吴艳兰  女囚,劳改中队卫生员,水平比赤脚医生还低三等,也是一贯道
  小妖精  女囚,劳改中队伙房里的漂亮女犯
  刘月影  女囚,因肢解癫痫丈夫老魏,入狱多年,刑满释放后留在 M 劳改农场就业
  张雨荷  女囚,从省城来 M 劳改农场的戏剧学专业大学生,要坐班房二十载
  易风竹  女囚,易疯子,二流子,属劳改中队政治犯罪的二工区
  李学珍  女囚,劳改中队文化程度最高的,留美的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疯疯癫癫
  巫丽雪  女囚,高中文化,像吉普赛女郎,劳改中队里被指疯了的,多是有文化的
  汪杨氏  女囚,劳改中队六十岁上下的老病号,高血压,原是富农分子
  骆安秀  女囚,浑身牛皮癣,与劳改中队里的张雨荷一起为汪杨氏收尸
  邹今图  女囚,劳改中队里绣工出色的,原是县城里的大小姐
  黄君树  女囚,属劳改中队政治犯罪的二工区,原是某机关的会计
  老 魏  刘月影丈夫,患原发性癫痫,没法治,妻子成天吵,三脚踹不出一个屁来
  老 姐  老魏之姊,嫁给省外一个煤矿工人
  栓 儿  老魏与刘月影之子,一岁多时即丧父
  覃天聪  刘月影刑满释放之后的厂部恋人,军犯,上海人,搞无线电的
  母 亲  覃天聪之母,丧夫,厉言反对覃天聪与刘月影结婚
  中队长  M 劳改农场女性中队最高长官,与指导员均为总负责人
  陈干事  M 劳改农场女性中队司务长,队部管伙食的,脸蛋漂亮,身材发胖
  邓干事  从农业专科学校分配到 M 劳改农场女性中队,管二工区,梳一双辫子,爱笑
  唐干事  M 劳改农场劳改干部,女囚汪杨氏收尸入葬时的当班人
  穆干事  J 劳改农场劳改干部,家里原都是种地的,对犯人干活要求苛刻
  老 钱  J 劳改农场有名的反改造分子,因贪污入狱,被穆干事毒整过“抖尿”
  小 戴  J 劳改农场有名的反改造分子,原是惯偷,与老钱被犯人戏称“钱袋”
【作者简介】
       章诒和,安徽桐城人,生于重庆,居于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往事并不如烟》《伶人往事》《一阵风,留下了千古绝唱》《顺长江,水流残月》《这样事和谁细讲》等,并和贺卫方合著有《四手联弹》。

章诒和的微博t.163.com/1642658000或t.sina.com.cn/1907616172

◎ 作品往事

冯亦代(翻译家,《读书》杂志发起人之一):听罢回家,三日后打来电话,说,“两晚没睡好,小愚(章诒和的小名),你写出来吧!多么好的小说,也是一部电影。”

吴祖光(剧作家,京剧《红娘子》作者):听后,他在客厅走来走去,激动地对我说:“诒和,把你刚才说的,落到纸上,就是中篇。赶快写吧!”

蓝英年(翻译家,《寻墓者说》作者):“文革”期间她被投入监狱……我没有过她那样的经历,但对她的经历我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我有“反右”挨批判和“文革”蹲牛棚的经历。我的经历乘上几倍便是她的经历。

邵燕祥(作家,《找灵魂》作者):其实,以你的一生,以你近来写作的贡献,你已经不愧为“一粒铜豌豆”,“一只快乐的牛虻”。

贺卫方(北京大学学者,《四手联弹》合著者):愚姐是戏曲文学方面的专家,本身即为作家,并以多部作品在汉语世界里树立了一种独特的文学风格,拥有大量痴迷的读者。

萧瀚(中国政法大学学者,《法槌十七声》作者):瞬间之念,即可杀人。之后,我请教了法学家萧瀚,他告诉我:就有一种犯罪动机,叫无动机。

孙郁(鲁迅博物馆馆长,《百年苦梦》作者):和章诒和只见过几次面,印象却很深。她全不像坐过牢狱的女人,开朗的性格和爽快的谈吐让人想起学院里的老师。

李建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时代及其文学的敌人》作者):章诒和的小说,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它在叙写“文革”的深度和力量感上,都超过了余华的《兄弟》和贾平凹的《古炉》。

丁东(当代中国口述史学研究者,《冬夜长考》作者):说到散文……一些人只知道把眼睛盯着余秋雨。其实,最棒的散文出自章诒和。我说她是“文起当代之衰”。

谢泳(厦门大学学者,《靠不住的历史》、《书生的困境》作者):读到了她写的几篇手稿,的确非常精彩。

 
【目录】
第一节

到 M劳改农场很有些日子了。若问,我最主要的感受是什么?回答仅一字:饿。是的,比乞丐还饿。流浪于城市街头的乞丐也饿,但他们在菜市场能找到废弃的菜叶,可以在垃圾桶里淘到过期饼干或变质罐头。在这里,什么也找不到,啥也没有。有的是铁窗、栅栏、网丝和岗楼。

第二节

汪杨氏死了。这个六十岁上下的妇人就死在我一侧,隔了四个人,离我八尺八远。是清晨被苏润葭发现的:大家都起来了,她怎么还赖在床上、躺在被子里,一动不动。苏润葭连叫几声,也没动静。

第三节

冬季渐渐地来了。天黑得早,收工回到监狱天空已是深深的蓝色。一盏低瓦数的灯,孤零零地亮着,模糊又朦胧。电灯没把房间照亮,倒显得整个监狱十分阴暗……接近年底时的一件大事,就是每个犯人必须以书面形式总结一年的改造情况。

第四节

苍穹高渺, 星光闪耀, 很静了。我把纸放周正,钢笔捏在手里。刘月影开始了漫长的讲述——“我住在 C市旁边的一个县,干的是农活,向往的是城市。我身体好,人也算巧,那点农活算不了啥。有空就爱聊天,老打听城市里的情况……”

第五节

决定了的事,刘月影是一定要做的;不仅做,还要做好。杀的时间,定在老魏再次发病的时候。用不着刀或其他凶器,她有的是力气,两手攥住脖子一掐,老公即可一命归西。重要的问题是对尸首的处置,杀人的真正难处正在于此。

第六节

躺在窄窄的床铺,紧紧裹着棉被,可还是觉得浑身冰凉。凉气是从心的底部冒出来的,根本无法抵御。而老魏那颗被锯下、被腌制、被浸泡的脑袋,就在眼前不停地滚动和摇晃。我希望刘月影来自原始部落,那时对暴力的定义和用刀砍下人头不觉得有啥。但刘月影不是原始人,她实在是太可怕了!

第七节

刘月影满刑了。我以为犯人刑满释放,会有个仪式,哪怕很简单。结果,令我失望,也让我愤怒。晚点名的时候,中队长说:“刘月影今天刑满释放,留场(指留在劳改农场)就业。”——完了?完了。就这么一句话?就这么一句。犯人无偿劳动十余年或几十载,得来的是一句话。

第八节

刘月影到达成昆铁路工地已经是下午时分,母子见面的场景平淡得出奇,出奇地平淡。栓儿只说了三个字 :“你来了。”答也是三个字:“我来了。”“你跟我走吧。”栓儿走前,刘月影随后。一路无话,儿子不想说,母亲害怕讲。唯一的亲情仅表现在儿子接过母亲的手提袋。

第九节

归队后的刘月影,第二天就出工了。当班的干事让她歇一天,她不肯。说自己一个人呆在屋里会胡思乱想,受不了。经过这次痛断肝肠的探亲,可谓杀夫之后又失子。刘月影渐渐也想通了,开始调整生活的船头,做鞋给自己穿,工资发了,钱给自己花,隔段时间,要到山下的厂部(即劳改农场的机关所在地)去赶场,那里有供销社、小商店和小吃店……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