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考古发掘报告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考古发掘报告

正版图书。概不议价!请勿催单!急单勿拍!!!套装书请咨询后再拍。小本生意,经营不易,喜欢申请违约金和退款的同行与书友请绕行

126.17 6.7折 188 全新

库存2件

湖南邵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1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6-28

茗雪书苑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编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1
  • 版次 1
  • ISBN 9787030207517
  • 定价 18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铜版纸
  • 页数 116页
  • 字数 4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考古学专刊·丁种第79号
【内容简介】
  隋仁寿宫建于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历经二年,于开皇十五年竣工。担任设计和营造这座行宫的是隋代最有成就的建筑大师宇文恺。隋朝覆灭后,仁寿宫也随之废弃。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以隋仁寿宫为基础,加以修缮,并改名为九成宫。《九成宫醴泉铭》碑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代表作,被誉为楷书之宗。碑文的作者是宰相魏征,文中记载了贞观六年唐太宗在九成宫发现泉水的故事和这座离宫华丽的景色。
  1978~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对麟游新县城及其周围进行了多次考察和发掘,充分证实了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即在陕西省麟游县的新城区。本书为十几年考古工作的总结报告。
  隋仁寿宫是隋建筑大师宇文恺的作品,代表着隋代建筑的最高水平。由于西安地区隋的建筑遗址多已破坏殆尽,隋仁寿宫是保存下来的唯一的宇文恺的作品。报告的出版将填补中国建筑史上隋代宫殿遗址的空白。报告中的材料除37号殿址简报发表在《考古》杂志,其余资料均为首次发表,报告的出版将为历史学、艺术史学、古建筑学等的研究提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目录】
壹 序言
一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的位置及其自然环境
二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历史沿革
三 调查发掘缘起
贰 城址
一 宫城
(一)城址位置及保存情况
(二)城址的勘察与实测
(三)城门
二 缭墙及其北门遗址
(一)缭墙
(二)门址
三 禁苑
叁 建筑遗址
一 1号殿址
(一)隋代殿址
(二)隋代阙址
(三)唐代殿址
(四)唐代阙址
(五)曲廊遗址
(六)出土遗物
二 2号遗址
三 3号遗址
(一)发掘过程
(二)地层堆积
(三)殿址
(四)北阁道遗址
(五)东阁道遗址
(六)西阁道遗址
(七)东阁遗址
(八)西阁遗址
(九)小结
(一○)出土遗物
四 37号殿址
(一)发掘经过
(二)地层堆积
(三)37号殿址的形制与结构
(四)出土遗物
(五)结语
五 其他遗址的勘探及试掘
六 井亭遗址
肆 醴泉铭碑与醴泉石渠及万年宫铭碑
一 醴泉铭碑
二 醴泉渠(编为5号遗址)
三 万年宫铭碑
附录
附录一 《九成宫髓泉铭》碑文
附录二 《万年宫铭》碑文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