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司法司法解释(一)、(二)理解与适用: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丛书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司法司法解释(一)、(二)理解与适用: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丛书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司法司法解释(一)、(二)理解与适用: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丛书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司法司法解释(一)、(二)理解与适用: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丛书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司法司法解释(一)、(二)理解与适用: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丛书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司法司法解释(一)、(二)理解与适用: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丛书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司法司法解释(一)、(二)理解与适用: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丛书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司法司法解释(一)、(二)理解与适用: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司法司法解释(一)、(二)理解与适用: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丛书

3.89 九五品

仅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奚晓明 著

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7

上海五妹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奚晓明 著
  • 出版社 人民法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5
  • 版次 1
  • ISBN 9787802176539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470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丛书
【内容简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司法司法解释(一)、(二)理解与适用》除承继了该社以往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丛书的各项优点之外,在写作团队、体例设计、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突破和创新,将实务审判指导与理论制度研究有效融合,力求做到权威性与理论性相结合、实用性与研究性相结合、可查性与可读性相结合、准确性和精确性相结合,使之成为“理解与适用”系列丛书的精品之作。
【作者简介】
  奚晓明,男,1954年6月出生,汉族,江苏常州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学习简历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2年赴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担任访问学者。
【目录】
第一部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司法司法解释条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2006年4月28日)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负责人对《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答记者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2008年5月12日)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负责人就《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答记者问

第二部分公司法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理解与适用
第一条[行为发生时法律的适用]
公司法实施后,人民法院尚未审结的和新受理的民事案件,其民事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公司法实施以前的,适用当时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第二条[公司法的参照适用]
因公司法实施前有关民事行为或者事件发生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如当时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时,可参照适用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超过法定期限诉讼的不予受理]
原告以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第七十五条第二款
规定事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超过公司法规定期限
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四条[股东代表诉讼下的期间和比例]
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的180日以上连续持股期间,应为股东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已期满的持股时间;规定的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是指两个以上股东持股份额的合计。

第五条[再审案件的法律适用]
人民法院对公司法实施前已经终审的案件依法进行再审时,不适用公司法的规定。

第六条[规定的实施]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理解与适用
第一条[解散公司诉讼的受理]
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
的股东,以下列事由之一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并符合公司
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一)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二)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四)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股东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到损害,或者公司亏损、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以及公司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未进行清算等为由,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二条[解散公司诉讼与公司清算案件的分离]
第三部分相关法律规范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