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吕布 东方印象 全5册 布面精装
  • 马克·吕布 东方印象 全5册 布面精装
  • 马克·吕布 东方印象 全5册 布面精装
  • 马克·吕布 东方印象 全5册 布面精装
  • 马克·吕布 东方印象 全5册 布面精装
  • 马克·吕布 东方印象 全5册 布面精装
  • 马克·吕布 东方印象 全5册 布面精装
  • 马克·吕布 东方印象 全5册 布面精装
  • 马克·吕布 东方印象 全5册 布面精装
  • 马克·吕布 东方印象 全5册 布面精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克·吕布 东方印象 全5册 布面精装

马克·吕布.东方印象:日本+土耳其+中国+印度.尼泊尔+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全5册合售 布面精装本 有函盒)

360 9.0折 39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马克·吕布

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9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3-1

上书时间2024-06-26

木槿书馆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法]马克·吕布
  • 出版社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9
  • 版次 1
  • ISBN 9787805014999
  • 定价 39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原版书名 MARC RIBOUD INTO THE ORIENT
【内容简介】
  《马克·吕布东方印象》是马克·吕布的摄影作品第一次被正式引进在中国大陆出版,限印5000套。本书大部分图片均是在国内首次公开亮相,是影像匮乏的五十年代东方世界珍贵的记忆。

  作为极受推崇的玛格南图片社最负盛名的摄影师之一,马克·吕布曾两次获得新闻摄影最高荣誉之一OverseasPressClubAward大奖,他的作品多以真实、朴质又平实的画面展现了东方的各个层面,很多经典的瞬间已经成为了上一个世纪的时代缩影。

  为了更好的还原黑白胶片影像,此次印制特选德国象牙双胶纸配以6色印刷工艺,其精密丰富的影调和层次,雅致细腻的纸张质感,将带给读者最为舒适的阅读体验。同时由法国XavierBarral出版社全程监制印刷,由于成本高昂,全球合印操作程序复杂,再版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本书堪称是一部极具收藏价值的图片圣经。

  一部真正的东方视觉笔记

  1955年的春天,著名的法国摄影师马克·吕布驾驶着从他的好友乔治·罗杰(GeorgeRodger,著名摄影师,玛格南图片社发起人之一)那里买来的二手路虎,从印度最大的城市加尔各答出发了。马克脑海中回忆着父亲的旅行日记,他渴望离开法国熟悉的一切,到陌生的环境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他希望可以尽可能多地去了解中东和亚洲。

  马克·吕布第一站来到了伊斯坦布尔,随后穿过了卡帕多西亚和安纳托利亚的田园风光,经过波斯到达阿富汗,在阿富汗他的足迹甚至扩展到危险的种族地区。马克·吕布于1956年又回到印度,并花了一年时间行走于这个国家的每一寸土地。他从加尔各答到德里东部的大吉岭、西部的拉贾斯坦邦,再到南部的孟买和北部尼泊尔的瓦拉纳西,最后从尼泊尔进入中国,那时候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外国人可以获得中国的签证。

  这是马克·吕布第一次来到中国,也正是这次中国之行成就了马克·吕布与中国一生的情缘。到目前为止他曾先后22次来到中国。在马克·吕布的镜头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呈现出一种难以言说的东方式的优美与和谐。虽然他也拍摄名人,但马克更多地将镜头锁定在普通百姓身上,例如1957年,马克·吕布被安排去参观建设中的武汉长江大桥,遗憾的是,与官方的意愿相反,他的镜头没有记录下大桥的英姿却对准了桥下破败的帆船。在宏伟的国家工程与民生的凄凉困苦之间,他更倾向于后者,这种对于小人物命运的关注构成了马克·吕布作品的重要主题。马克·吕布的作品已经成为纪实摄影的一个标杆,他就像一面镜子,让国人开始反思自己的摄影理念。

  1958年,马克最终在日本结束了他这次伟大的旅行,同时他也将数以千计的照片带回了法国。《马克·吕布东方印象》这5卷图册珍藏了马克3年间旅行的足迹,记录了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全篇以真实、朴质的画面不加修饰地定格了东方之美,可谓是一部真正的东方视觉笔记。

  杰出摄影家马克·吕布全情奉献

  马克·吕布的摄影作品作为纪实摄影的一个标杆,在20世纪80年代末被推荐到中国,他对于中国纪实摄影的形成和发展都起到了重大的影响。而今,《马克·吕布东方印象》首次被正式引进在中国大陆出版,以系列的形式记录了自1955年至1958年间马克行走于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尼泊尔、中国以及日本等国的旅行见闻。《马克·吕布东方印象》可以说是一部真正的东方视觉笔记,在这次漫长而意义非凡的旅行中,他将镜头对准了当地人民日常生活的步履,以真实、朴质又平实的画面展现了东方世界的各个层面,不加修饰地定格了东方之美。

  作为倍受推崇的玛格南图片社最负盛名的摄影师之一,马克·吕布始终坚持以局外人的立场,独立的观察方式,冷静又富于艺术感受的人文视角捕捉直觉性的瞬间。曾经是工程师的他对线条保有执着的痴迷,这让他的作品除了具有细腻的美感之外还拥有更加精妙的构图和充满诗意的节奏感。同时这名安静的摄影师也是一个自由的行者,他用脚步丈量世界的维度。马克·吕布对东方文化情有独钟。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中,他不断的探访这个和他家乡有着天壤之别的地方,并用善意的好奇心和纯粹的热爱去记录这些悄然发生又转瞬即逝的影像,这让保存在胶片上的往事也成为了历史唯一的真实表述。当流连于这些黑白记忆时,现实与过去将交叠出现,这便是时间的情怀,也是隐藏在变化背后的、存在着的历史脉络,比历史本身还要古老的文明所蕴含的永恒。

  会呼吸的纸张满足最苛刻的皮肤欲望

  此次印刷由法国XavierBarral出版社进行全程监制,十余种版本全球同步印刷。特选德国象牙双胶纸,高精度锁线圆脊精装,封面采用环保荷兰丝光棉包布,配以高强度4mm荷兰板精制书匣,所有工艺均代表着目前欧洲最高的书籍装帧水平。

  尤为难得的是,为了能够精确的还原这些珍贵图片细节,让读者真切地领略到胶片时代浓郁的文艺气息,重拾时代转呈凝重内敛的往日记忆,此次《马克·吕布东方印象》的印制特选了“会呼吸”的德制象牙双胶纸,配以更加精密的6色印刷工艺,是纸张对胶片影像的最极致还原,无论图片质感还是影像层次均达到了目前世界印刷的最高水平,让每一次翻阅都充满期待和享受,足以满足最苛刻的感官欲望。同时这也给传统阅读方式带来了无可比拟的真实感和存在感,是读书时代的伟大回归。
【作者简介】
  作为倍受推崇的玛格南图片社最负盛名的摄影师之一,马克·吕布曾两次获得新闻摄影最高荣誉之一OverseasPressClubAward大奖,他的作品多以真实、朴质又平实的画面展现了东方的各个层面,很多经典的瞬间已经成为了上一个世纪的时代缩影。马克·吕布的摄影作品作为纪实摄影的一个标杆,在20世纪80年代末被推荐到中国,他对于中国纪实摄影的形成和发展都起到了重大的影响。

  马克·吕布始终坚持以局外人的立场,独立的观察方式,冷静又富于艺术感受的人文视角捕捉直觉性的瞬间。曾经是工程师的他对线条保有执着的痴迷,这让他的作品除了具有细腻的美感之外还拥有更加精妙的构图和充满诗意的节奏感。同时这名安静的摄影师也是一个自由的行者,他用脚步丈量世界的维度。马克·吕布对东方文化情有独钟。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中,他不断的探访这个和他家乡有着天壤之别的地方,并用善意的好奇心和纯粹的热爱去记录这些悄然发生又转瞬即逝的影像,这让保存在胶片上的往事也成为了历史唯一的真实表述。当流连于这些黑白记忆时,现实与过去将交叠出现,这便是时间的情怀,也是隐藏在变化背后的、存在着的历史脉络,比历史本身还要古老的文明所蕴含的永恒。

  马克·吕布(MarcRiboud),法国著名摄影师。1923年6月24日出生于法国里昂。马克以其对东方世界的广泛报道而广为人知。在他14岁时,他用父亲给他的柯达Vest-Pocket相机完成了第一次摄影经历并在巴黎展览,从此马克·吕布就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1945年),马克·吕布参加了法国地下反法西斯游击队以反抗法西斯的统治。战后,马克·吕布进入里昂的中央学院(EcsleCentrale)学习机械并于1948年毕业成为一名工程师。直到1951年,在一次历时3个月的纽约之旅中,他看到了当地博物馆里的摄影作品现状后决定放弃稳定的工程师工作,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摄影中。最初他搬迁至巴黎作为一名自由摄影师,随后结识了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并加入由布列松和罗伯特·卡帕等人创建的玛格南图片社。

  他发表的第一张照片是埃菲尔铁塔上的油漆工(EiffelTowerPainter),拍摄于1953年的巴黎。这张著名的照片描绘了一位正在粉刷埃菲尔铁塔的工人,他的造型就像是栖息于塔间的舞者,巴黎城在照片背景中若隐若现。
【目录】
《马克·吕布:东方印象(中国)》

《马克·吕布:东方印象(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

《马克·吕布:东方印象(日本)》

《马克·吕布:东方印象(印度、尼泊尔)》

《马克·吕布:东方印象(土耳其)》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