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影响评价(第三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环境影响评价(第三版)

20 3.6折 54.9 八五品

库存3件

甘肃兰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孟宪林 主编;李淑芹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0

版次3

装帧平装

货号H18-2

上书时间2024-04-30

广弘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孟宪林 主编;李淑芹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10
  • 版次 3
  • ISBN 9787122395672
  • 定价 54.9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8页
  • 字数 604千字
【内容简介】
《环境影响评价》(第三版)共分为11章,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概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与方法、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第三版)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李淑芹,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研究领域:环境科学、“三废”处理与资源 化学工程。

主要教授课程:

1. 环境影响评价,2. 化工原理,3. 环境化学,4. 环境监测,5. 环境生物学,6.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7. 环境资源利用等

主要教学、科学研究、实践经历(项目名称、项目来源、鉴定结论、获奖情况等)

教学研究

1. 双语教学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中的探索与实践,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03.6-2005.6

2. 双语教学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中的探索与实践,东北农业大学优 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

科研项目

1. 啤酒污泥资源化研究,黑龙江省科技厅攻关项目,

2003.1-2004.12,             主持人

2. 固体有机废物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研究,哈尔滨市科技攻关项目

2005.3-2007.6,              主持人

3. 黑土中农药迁移规律及生物修复,东北农业大学创新团队课题

2007.6-2010.6,              主持人

4. 畜禽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研究开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

2005.1-2006.12,             副主持

5. 啤酒厂污泥农业利用,哈尔滨市科技攻关项目

2003.3-2005.12,             副主持

 
【目录】
1 环境影响评价概论 001

1.1 概述 002

1.1.1 基本概念 002

1.1.2 环境影响评价的由来 003

1.1.3 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004

1.1.4 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004

1.2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005

1.2.1 引入和确立阶段(1973~1979 年) 005

1.2.2 规范和建设阶段(1980~1989 年) 005

1.2.3 强化和完善阶段(1990~2002 年) 006

1.2.4 提高和拓展阶段(2003~2015 年) 006

1.2.5 改革和优化阶段(2016~2018 年) 007

1.2.6 全面深化改革阶段(2019 年至今) 007

1.3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 008

1.3.1 具有法律强制性 008

1.3.2 纳入基本建设程序 008

1.3.3 分类管理 009

1.3.4 分级审批 009

1.3.5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 010

1.3.6 强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事中事后监管 011

课后练习 012

设计问题 013

2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标准 015

2.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016

2.1.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 016

2.1.2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相互关系 018

2.1.3 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法律法规 018

2.2 环境保护标准 019

2.2.1 环境保护标准的概念及作用 019

2.2.2 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组成和 相互关系 019

2.2.3 常用环境保护标准 021

课后练习 031

设计问题 033

3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与方法 035

3.1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036

3.1.1 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 036

3.1.2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039

3.1.3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与填报 040

3.2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045

3.2.1 环境影响识别方法 045

3.2.2 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047

3.2.3 环境影响评估方法 048

课后练习 049

设计问题 051

4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4.1 概述 054

4.1.1 工程分析的作用 054

4.1.2 工程分析的重点与阶段划分 055

4.1.3 工程分析的常用方法 055

4.2 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058

4.2.1 建设项目概况 058

4.2.2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060

4.2.3 污染源源强分析与核算 061

4.2.4 清洁生产分析 065

4.2.5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分析 065

4.2.6 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分析 066

4.3 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067

4.3.1 基本要求 067

4.3.2 工程分析时段 067

4.3.3 工程分析对象 068

4.3.4 工程分析内容 068

4.3.5 典型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技术要点 069

工程分析案例 071

课后练习 071

案例分析题 072

5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075

5.1 基础知识 076

5.1.1 大气污染 076

5.1.2 大气污染源 076

5.1.3 大气污染物 077

5.1.4 典型大气污染源产生大气 污染物的种类与机制 077

5.1.5 大气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 的估算 080

5.1.6 大气扩散 081

5.1.7 大气污染物扩散预测基本模型 081

5.1.8 大气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 089

5.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092

5.2.1 评价的主要任务 092

5.2.2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092

5.2.3 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 093

5.2.4 评价基准年 094

5.3 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与评价 094

5.3.1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调查 094

5.3.2 污染源调查 094

5.3.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 096

5.3.4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097

5.4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099

5.4.1 预测因子、预测范围与预测周期 100

5.4.2 计算点和网格点 100

5.4.3 气象和地形、地表数据 100

5.4.4 建筑物下洗 101

5.4.5 预测模型选择 101

5.4.6 推荐模型参数与说明 102

5.4.7 预测方法 103

5.4.8 预测与评价内容 104

5.4.9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105

5.5 环境监测计划 107

5.5.1 污染源监测计划 107

5.5.2 环境质量监测计划 107

5.6 评价结论与建议 108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109

课后练习 109

案例分析题 110

6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113

6.1 基础知识 114

6.1.1 水体 114

6.1.2 水体污染 114

6.1.3 地表水中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 115

6.1.4 水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 117

6.2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119

6.2.1 评价的基本任务 119

6.2.2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119

6.2.3 评价工作等级 120

6.2.4 评价范围与评价时期 122

6.3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23

6.3.1 现状调查内容与方法 123

6.3.2 现状调查范围与调查因子 123

6.3.3 现状调查时期 124

6.3.4 水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124

6.3.5 水文情势和水资源调查 124

6.3.6 水污染源调查 125

6.3.7 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126

6.3.8 补充监测 127

6.3.9 水环境现状评价 129

6.4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131

6.4.1 预测原则 131

6.4.2 预测因子与预测范围 131

6.4.3 预测情景与预测时期 132

6.4.4 预测内容 132

6.4.5 模型概化 133

6.4.6 污染源简化 133

6.4.7 基础数据要求 133

6.4.8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134

6.4.9 参数确定与验证要求 135

6.4.10 预测点位设置及结果合理性分析 135

6.4.11 预测模型选择 135

6.4.12 常用点源水质预测数学模型 137

6.5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143

6.5.1 评价内容与要求 143

6.5.2 污染源排放量核算 144

6.5.3 生态流量确定 145

6.5.4 环境保护措施与监测计划 146

6.5.5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47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147

课后练习 147

案例分析题 148

7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151

7.1 基础知识 152

7.1.1 基本概念 152

7.1.2 土壤理化特性 153

7.1.3 土壤污染途径 154

7.1.4 土壤环境背景值与环境容量 155

7.2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156

7.2.1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历程 156

7.2.2 评价的基本任务 157

7.2.3 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158

7.2.4 评价工作等级 159

7.3 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60

7.3.1 现状调查 161

7.3.2 现状监测 162

7.3.3 现状评价 164

7.4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65

7.4.1 预测范围、预测时段与预测因子 165

7.4.2 影响源强核算 166

7.4.3 预测与评价方法 166

7.4.4 预测评价结论 168

7.5 土壤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168

7.5.1 基本要求 168

7.5.2 环境保护措施 169

7.5.3 跟踪监测 169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169

课后练习 169

案例分析题 171

8 声环境影响评价 173

8.1 基础知识 174

8.1.1 声与声源 174

8.1.2 噪声及噪声污染 174

8.1.3 声物理量 175

8.1.4 噪声评价量 176

8.1.5 噪声级的基本计算  178

8.2 声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179

8.2.1 评价的基本任务 180

8.2.2 评价类别 180

8.2.3 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 180

8.2.4 评价标准与评价年限 181

8.3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81

8.3.1 声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181

8.3.2 声环境现状调查 182

8.3.3 声环境现状评价  183

8.4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83

8.4.1 预测范围、预测点和评价点 183

8.4.2 预测与评价内容 183

8.4.3 预测需要的基础数据 184

8.4.4 预测方法 184

8.4.5 预测模式 185

8.4.6 典型行业噪声预测 189

8.5 噪声防治对策 194

8.5.1 噪声防治措施要求 194

8.5.2 噪声防治途径  194

8.6 噪声监测计划 195

8.7 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95

声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195

课后练习 195

案例分析题 196

9 生态影响评价 199

9.1 概述 200

9.1.1 生态影响的特点 200

9.1.2 评价工作阶段与内容 201

9.1.3 生态影响识别 201

9.1.4 生态保护目标确定 201

9.1.5 评价工作等级 204

9.1.6 评价范围 204

9.2 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 205

9.2.1 基本要求 205

9.2.2 生态现状调查内容 205

9.2.3 生态现状调查方法 206

9.3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 207

9.3.1 基本要求 207

9.3.2 预测与评价内容 207

9.3.3 生态影响评价方法 208

9.3.4 生态影响评价图件 211

9.4 生态影响缓解对策与措施 212

9.4.1 基本原则 212

9.4.2 生态保护措施 212

9.4.3 生态监测和环境管理 213

9.5 生态影响评价结论 213

生态影响评价案例 213

课后练习 213

案例分析题 215

10 环境风险评价 217

10.1 概述 218

10.1.1 风险 219

10.1.2 环境风险 220

10.1.3 环境风险评价 220

10.1.4 环境风险评价与其他评价的区别 221

10.2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222

10.2.1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程序与 内容 222

10.2.2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 224

10.2.3 环境风险评价范围 227

10.2.4 风险调查 227

10.2.5 风险识别 227

10.2.6 风险事故情形分析 228

10.2.7 风险预测与评价 232

10.2.8 评价结论与建议 234

10.3 环境风险管理 235

10.3.1 环境风险管理的概念 235

10.3.2 环境风险管理的内容 235

10.3.3 环境风险管理方法 236

10.3.4 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管理 237

环境风险评价案例 238

课后练习 238

案例分析题 239

1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241

11.1 概述 242

11.1.1 基本概念 242

11.1.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243

11.1.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243

11.1.4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适用范围与 评价要求 243

11.1.5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要求 244

11.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和流程 244

11.2.1 评价范围 244

11.2.2 评价流程 244

11.3 规划分析 245

11.3.1 规划概述 246

11.3.2 规划协调性分析 246

11.4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46

11.4.1 现状调查内容 246

11.4.2 现状评价 247

11.4.3 回顾性分析与制约因素分析 248

11.5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48

11.5.1 环境影响识别 248

11.5.2 环境目标与评价指标确定 248

11.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49

11.6.1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基本要求 249

11.6.2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内容 249

11.7 规划方案综合论证与优化调整建议 250

11.7.1 规划方案综合论证 250

11.7.2 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 251

11.8 环境影响减缓对策与措施 251

11.9 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计划 252

11.10 公众参与和会商 252

11.10.1 公众参与 252

11.10.2 会商 253

11.11 评价结论 25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254

课后练习 254

案例分析题 255

参考文献 256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