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断代专题文学史丛刊 明代文学思潮史
  • 中国断代专题文学史丛刊 明代文学思潮史
  • 中国断代专题文学史丛刊 明代文学思潮史
  • 中国断代专题文学史丛刊 明代文学思潮史
  • 中国断代专题文学史丛刊 明代文学思潮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断代专题文学史丛刊 明代文学思潮史

30 5.4折 56 九品

库存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廖可斌 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2

五亩田书园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廖可斌 著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0
  • 版次 1
  • ISBN 9787020112777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20页
  • 字数 468千字
  • 丛书 中国断代专题文学史丛刊
【内容简介】
  该书主要从文学思潮演进的维度,对明代文学的发展过程进行动态考察和整体观照,兼顾了文学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构成的变化,将明代文学思潮的演变放在明代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背景中进行考察,并特别注意党争、知识分子政策和文化政策、理学的发展、科举风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和市镇经济的繁荣等对文学思潮的影响。作者对各种思潮和流派都有十分深入的分析和论述。这是一部完整描述明代文学思潮本来面目和演进轨迹的断代文学史。
【作者简介】
  廖可斌,男,1961年12月生,汉族,湖南省安乡县人。1989年在杭州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主要著作有《复古派与明代文学思潮》《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明史随笔》《理学与文学论集》等。
【目录】
导言 关于文学思潮史的写法
第一章明代文学思潮发展的宏观背景:古典审美理想和古典诗歌审美特征的发展变迁
一古典审美理想和古典诗歌审美特征的形成及其要素
二从“比兴说”到“情景说”:先秦至六朝古典审美理想和
古典诗歌审美特征的发展
三“意境说”:古典审美理想的实现与盛唐诗歌的审美
特征
四理性化与俗化:古典审美理想的解体与中唐至南宋时期
古典诗歌的分化和衰落
五严羽等人的呐喊
六南宋末至明前期古典诗歌的继续分化和衰落
第二章地域文人集团的兴替与元末明初文学思潮的变迁
一元代的知识分子政策和文化政策与元末文学中心的
南移
二元末吴中派
三浙东派
第三章江西浱与台阁体
一台阁与台阁体
二江西派与台阁体
三明前期的文化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与台阁体
第四章景泰至弘治中期的文学思潮
一台阁体的衰落
二“景泰十子”等与新的诗文风尚的出现
三复古理论的滥觞
第五章茶陵派
一茶陵派的形成
二茶陵派的诗歌理论
三茶陵派与复古派
笫六章复古运动第一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及发展过程
一复古运动第一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
二第一阶段:在茶陵派卵翼下
三第二阶段:反刘瑾斗争及与茶陵派脱钩
四第三阶段:作家群落
五余波:六朝初唐派与中唐派
六归宿:弃文入道
第七章前七子的文学理论
一强调诗歌的情感特征
二重格调
三提倡学古
第八章唐宋派
一唐宋派与阳明心学
二唐宋派与八股文
三唐宋派与严嵩及嘉靖中后期的党争
第九章复古运动第二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及发展过程
一复古运动第二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
二第一个十五年
三第二个十五年
四第三个十五年
第十章后七子的文学理论
一古典诗歌审美特征论
二古典诗歌体裁论
三古典诗歌发展史论
四古典诗歌创作论:意与法
五关于王世贞的“晚年定论”问题
第十一章浪漫文学思潮兴起的历史条件及其发展过程
一浪漫文学思潮兴起的历史条件
二浪漫文学思潮的先驱
三浪漫文学思潮的盛行与公安派等
四浪漫文学思潮的蜕变与竟陵派等
第十二章浪漫文学思潮的美学理想与艺术风尚
一否定现实
二张大自我——第一个层次:重情
三张大自我——第二个层次:追求主体精神的绝对
独立
四以意役象
五以意役法
第十三章复古运动第三次高潮:复社和几社
一复古运动第三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
二复社
三几社
第十四章复社和几社的文学理论
一继承前后七子,重倡复古主义
二重雅正
三重情采和体裁法度
余论明代文学与清代文学的关系
一关于清人对明代文学的批评
二明代诗学理论与清代诗学理论的关系
三明代诗学对清代诗歌创作的影响
四清代诗学理论与诗歌创作的转向
五明代文学与清代文学成就之比较
六对关于明清两代文学和文化之评价的反思
主要引用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