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心雕龙讲记(讲《文心雕龙》,讲中国文化史,更讲读书、读人、读世、读理之法)
  • 文心雕龙讲记(讲《文心雕龙》,讲中国文化史,更讲读书、读人、读世、读理之法)
  • 文心雕龙讲记(讲《文心雕龙》,讲中国文化史,更讲读书、读人、读世、读理之法)
  • 文心雕龙讲记(讲《文心雕龙》,讲中国文化史,更讲读书、读人、读世、读理之法)
  • 文心雕龙讲记(讲《文心雕龙》,讲中国文化史,更讲读书、读人、读世、读理之法)
  • 文心雕龙讲记(讲《文心雕龙》,讲中国文化史,更讲读书、读人、读世、读理之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心雕龙讲记(讲《文心雕龙》,讲中国文化史,更讲读书、读人、读世、读理之法)

39.98 4.1折 98 九品

仅1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龚鹏程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1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12-10

欣怡藏书阁的书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龚鹏程 著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1
  • 版次 1
  • ISBN 9787559831798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00页
  • 字数 350千字
【内容简介】

《文心雕龙》被推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之圣典,其研究也被称之为“龙学”,但近世对其也存在较多误解。本书即是著名学者龚鹏程先生多年精研《文心雕龙》的会心之作,以“讲记”的形式、深入浅出的语言,对刘勰的身世,《文心》宗旨,刘勰文学观、史学观、文体论、文势论等内容进行了精辟透彻的剖析梳理;辨析纠正了前人对《文心雕龙》的误读之处,厘清了《文心雕龙》及刘勰的历史真相。并将其与《文选》《诗品》进行比较,对当前文学理论研究进行深入反思。

 

全书多具新见,如辨定刘勰身世为没落士族,认为魏晋南北朝是最重礼法的时代,等等;格局宏大、博通古今,关涉经史;重治学之法的传授,其充满思辨性和勇于质疑的治学之法,具有很强的意义。

 


【作者简介】

龚鹏程,1956年生于台北市,祖籍江西吉安。曾任淡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创校校长,获台湾中山文艺奖、中兴文艺奖、杰出研究奖等奖项及台湾校园十大名师称号。2004年起,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山东大学讲座教授。

 

主要著作有《文学散步》《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书艺丛谈》《国学入门》《龚鹏程四十自述》《中国诗歌史论》《中国文学批评史论》《侠的精神文化史论》等一百六十多种。

 


【目录】

第一讲? 《文心雕龙》导读? 

 

过去研究《文心雕龙》,问题太多了,真相都遭了遮蔽。此书身世沧桑,久不受古人重视,明朝后期才渐有人关注,但认知水平很低。清朝整理者多起来了,也受骈文家推重,但关心的主要是其文采与文体写作,民国以后才转到文学批评方面。今日读之,则当知古今异谊、中外异理,并观其要、知其蔽,以避免前辈之误导。

 


 

第二讲? 刘勰其人?

 

史书对刘勰的身世记录不详。关于其名氏籍贯,后世异说纷纭。实则他家几代都信奉道教,只是持续没落,到刘勰时,几乎无以为生,只好依附僧v,在定林寺整理佛教文献。后来替皇室做秘书,写了《文心雕龙》也没人过问。然后梁武帝又派他回到了寺里继续整理佛经,最终出了家。如此平淡的人生,却颇引起人们对他和佛教义理、昭明太子关系亲密的想象。

 


 

第三讲? 刘勰生存之时代?

 

刘勰经历过的宋、齐、梁三代,乃南朝文武鼎盛之际。但当时政治混乱,君王道德和政治手段皆不可问,南北方的军事冲突及文化竞争也越来越剧烈。文学上,沈约创立“四声八病”的学说,裴子野作《雕虫论》。刘勰七岁时梦到踩着彩云往天上走;刚过三十,又梦执礼器,随孔子南行,故发奋写《文心雕龙》。可是他与社会和文人集团缺乏互动,主要为僧团服务。

 


 

第四讲? 经学礼法社会中的文论?

 

刘勰虽然名位不显,然其文论,却可算是主流之一,与裴子野相呼应。强调经学、礼法、复古。今人多以为魏晋南北朝盛行玄学与老庄,其实当时最重礼法门风、经史传家。以《隋书·经籍志》考之,经部高达七二九卷。其中礼学最盛,春秋学次之。史部更从《春秋》独立出来,有书一六五五八卷。刘勰就反映了这个时代风气。

 


 

第五讲? 文论中的经学?

 

改而论文,写《文心雕龙》,借此发扬圣人思想。故其文论是与经学紧密结合的。所有的文体都推源于五经,五经也是最高的写作典范,对各文体,则依古文经学的讲法做阐释。这不但反映了当时的经学环境,也是汉代扬雄、班固等经学家文论的嗣响。所以不了解经学,看《文心雕龙》就会一头雾水。

 


 

第六讲? 文学解经的传统? 

 

扬雄班固已不满当时文风,希望文学能跟经学结合起来发展。其后挚虞《文章流别论》李充《翰林论》裴子野的《雕虫论》继续阐发此旨。刘勰亦然。但他更能细致地发掘经典的文学性,这也是他不满陆机和颜延年的缘故。这种以文学观点或文学性来处理经典的方法,到明朝蔚然大盛,经典全面文学化。刘勰即其先导。

 


 

第七讲? 《文心雕龙》的文?

 

学界谈《文心雕龙》,自相矛盾。一方面,拼命夸此书是一本伟大的文学理论著作;一方面又说它谈的多半不是文学。其实,纯文学、杂文学之分,是个假命题,从来找不出分的界线。而“文”在中国,又是最复杂也最重要的一个字,不能用西方的、现代的观念去乱解。《文心雕龙·原道》以文为道,上承《周易》,可谓得其正解。

 


 

第八讲? 刘勰的文学史观? 

 

刘勰对文学的评价是顺着经学来的,儒学衰了,文学就差。所以三代最好,汉次之,魏晋以后愈来愈不堪。其文质观,认为魏晋以后的缺点就是文太多而质不足。其本末源流观,又认为古代是本,后代是末;前面是源,后面是流,故有流弊,所以必须正末返本。魏晋宋齐作者都很差,他谈都懒得谈。

 


 

第九讲? 文学史与文学史观?

 

经典的文学性、在文学史上的典范意义被刘勰彰显了,汉代也成为具体的写作典范。近人情感上不喜欢儒家,又废除了经学,所以我们的文学史都是从是从骂汉人讲起的,认为汉人不懂文学,所以都用政教观点来扭曲了文学。到了魏晋,才有文学自觉。懵不知史,故解《文心雕龙》多可笑,亦不知“文学史”为何物。

 


 

第十讲? 文字 文学 文化? 

 

近人论文学,只就文学语言格式说,与道无涉。勉强说,则如黄侃《札记》说“道者,犹佛说之如”。不如刘勰能得要领。刘勰说道即文、文即道,是他的创见,古代儒家道家并没如此说。其说怎么来的?本章借汉魏六朝新兴的道教思潮来解释,因为刘勰与它们有极大的“家族相似性”。所谓“无文不光,无文不明,无文不立,无文不成,无文不度,无文不生”。

 


 

第十一讲? 《文心雕龙》文体论? 

 

《文心雕龙》是以人的才性定文体吗?不,文类是客观的作品语言结构,可以跟作者个人因素无关。早先《说文》云,“体,总十二属也”,指顶面颐肩脊尻臂手股胫足。后来将文体比拟于人体,亦指语言文字所构成之结构与辞采样式。每个文体传统,都有它类型上的规范及流变,故文体的正变,不仅可作为文学史的观念,也是创作时的准则和批评时的依据。

 


 

第十二讲? 《文心雕龙》文势论? 

 

势字在先秦已经是重要的观念词。道家、法家、兵家都论势。东汉,则开始以势论艺,以此掌握书法这门艺术而通用于文学。刘勰之定势说,延续汉魏以来的书势理论,且有发展。可惜从黄侃以来,皆不知此理,遂把定势宗旨全讲错了。

 


 

第十三讲? 《文心雕龙》与《文选》? 

 

过去研究《文选》跟《文心雕龙》的人都说这两本书是相同的、相为辅翼的、相互印证的。殊不知两书之文体分类、观念等等,差异极大,应仔细分辨。

 


 

第十四讲? 《文心雕龙》与《诗品》? 

 

《文心雕龙》跟钟嵘《诗品》可算是同一时代的作品。同一时代,有两部体系完整的文学批评史论著,史上并不多见,所以大家喜欢把它们拿来对比。这是批评史上重要的论题,相关的论述也很多,都可参看,这里只就几个问题做些与众不同的说明。

 


 

第十五讲? 文心余论? 

 

本讲补谈若干问题。例如《文心雕龙》专家对校勘和版本的处理各有意见。结构方面,或认为它体大思精、结构完密,或对它的组织结构不满意。评价呢?文学理论是要解决时代问题的。问题解决了,后人就不需要再处理,故对后代人来讲,它便没价值了。时代变迁,问题也可能消失或转移了,后人亦不需要再面对它。所以适当的评价也很必要。

 


 

附录一? 对当前文学理论研究的反省? 

 

附录二? 《文心雕龙 · 通变》旁征?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