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74 4.4折 ¥ 38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毕伟莲 著;毕伟莲 编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1
版次2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2-17
本书分经络速记和穴位速记两篇,上篇简要介绍了经络系统的基础知识,下篇重点阐述了经穴的定位、主治、刺灸要领及经络穴位速记方法等。腧穴名称与定位以国家标准为依据,采用双色图片标定穴位位置,全书收入300多个穴位,配有150余幅双色图。本书文图互参,方便学习,易于掌握,适合广大临床医师、医学院校学生及针灸爱好者参考、阅读。
上篇 经络速记
一、经络概述
(一)经络的概念
(二)经络的命名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十二经脉
(二)奇经八脉
(三)十二经别
(四)十二经筋
(五)十二皮部
(六)十五络脉
三、经络的根结、标本与气街、四海
(一)根结与标本
(二)气街与四海
四、经络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作用
(二)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下篇 穴位速记
一、穴位概述
(一)穴位的概念
(二)穴位的命名
(三)穴位的分类
(四)穴位的定位法
(五)穴位的治疗作用及主治规律
二、十四经穴
(一)手太阴肺经经穴
1.中府
2.云门
3.天府
4.侠白
5.尺泽
6.孔最
7.列缺
8.经渠
9.太渊
10.鱼际
11.少商
(二)手阳明大肠经经穴
1.商阳
2.二间
3.三间
4.合谷
5.阳溪
6.偏历
7.温溜
8.下廉
9.上廉
10.手三里
11.曲池
12.肘髎
13.手五里
14.臂臑
15.肩髃
16.巨骨
17.天鼎
18.扶突
19.口禾髎
20.迎香
(三)足阳明胃经经穴
1.承泣
2.四白
3.巨髎
4.地仓
5.大迎
6.颊车
7.下关
8.头维
9.人迎
10.水突
11.气舍
12.缺盆
13.气户
14.库房
15.屋翳
16.膺窗
17.乳中
18.乳根
19.不容
20.承满
21.梁门
22.关门
23.太乙
24.滑肉门
25.天枢
26.外陵
27.大巨
28.水道
29.归来
30.气冲
31.髀关
32.伏兔
33.阴市
34.梁丘
35.犊鼻
36.足三里
37.上巨虚
38.条口
39.下巨虚
40.丰隆
41.解溪
42.冲阳
43.陷谷
44.内庭
45.厉兑
(四)足太阴脾经经穴
1.隐白
2.大都
3.太白
4.公孙
5.商丘
6.三阴交
7.漏谷
8.地机
9.阴陵泉
10.血海
11.箕门
12.冲门
13.府舍
14.腹结
15.大横
16.腹哀
17.食窦
18.天溪
19.胸乡
20.周荣
21.大包
(五)手少阴心经经穴
1.极泉
2.青灵
3.少海
4.灵道
5.通里
6.阴郄
7.神门
8.少府
9.少冲
(六)手太阳小肠经经穴
1.少泽
2.前谷
3.后溪
4.腕骨
5.阳谷
6.养老
7.支正
8.小海
9.肩贞
10.臑俞
11.天宗
12.秉风
13.曲垣
14.肩外俞
15.肩中俞
16.天窗
17.天容
18.颧髎
19.听宫
(七)足太阳膀胱经经穴
1.睛明
2.攒竹
3.眉冲
4.曲差
5.五处
6.承光
7.通天
8.络却
9.玉枕
10.天柱
11.大杼
12.风门
13.肺俞
14.厥阴俞
15.心俞
16.督俞
17.膈俞
18.肝俞
19.胆俞
20.脾俞
21.胃俞
22.三焦俞
23.肾俞
24.气海俞
25.大肠俞
26.关元俞
27.小肠俞
28.膀胱俞
29.中膂俞
30.白环俞
31.上髎
32.次髎
33.中髎
34.下髎
35.会阳
36.承扶
37.殷门
38.浮郄
39.委阳
40.委中
41.附分
42.魄户
43.膏肓
44.神堂
45.
46.膈关
47.魂门
48.阳纲
49.意舍
50.胃仓
51.肓门
52.志室
53.胞肓
54.秩边
55.合阳
56.承筋
57.承山
58.飞扬
59.跗阳
60.昆仑
61.仆参
62.申脉
63.金门
64.京骨
65.束骨
66.足通谷
67.至阴
(八)足少阴肾经经穴
1.涌泉
2.然谷
3.太溪
4.大钟
5.水泉
6.照海
7.复溜
8.交信
9.筑宾
10.阴谷
11.横骨
12.大赫
13.气穴
14.四满
15.中注
16.肓俞
17.商曲
18.石关
19.阴都
20.腹通谷
21.幽门
22.步廊
23.神封
24.灵墟
25.神藏
26.彧中
27.俞府
(九)手厥阴心包经经穴
1.天池
2.天泉
3.曲泽
4.郄门
5.间使
6.内关
7.大陵
8.劳宫
9.中冲
(十)手少阳三焦经经穴
1.关冲
2.液门
3.中渚
4.阳池
5.外关
6.支沟
7.会宗
8.三阳络
9.四渎
10.天井
11.清泠渊
12.消泺
13.臑会
14.肩髎
15.天髎
16.天牖
17.翳风
18.瘈脉
19.颅息
20.角孙
21.耳门
22.耳和髎
23.丝竹空
(十一)足少阳胆经经穴
1.瞳子髎
2.听会
3.上关
4.颔厌
5.悬颅
6.悬厘
7.曲鬓
8.率谷
9.天冲
10.浮白
11.头窍阴
12.完骨
13.本神
14.阳白
15.头临泣
16.目窗
17.正营
18.承灵
19.脑空
20.风池
21.肩井
22.渊腋
23.辄筋
24.日月
25.京门
26.带脉
27.五枢
28.维道
29.居髎
30.环跳
31.风市
32.中渎
33.膝阳关
34.阳陵泉
35.阳交
36.外丘
37.光明
38.阳辅
39.悬钟
40.丘墟
41.足临泣
42.地五会
43.侠溪
44.足窍阴
(十二)足厥阴肝经经穴
1.大敦
2.行间
3.太冲
4.中封
5.蠡沟
6.中都
7.膝关
8.曲泉
9.阴包
10.足五里
11.阴廉
12.急脉
13.章门
14.期门
(十三)督脉经穴
1.长强
2.腰俞
3.腰阳关
4.命门
5.悬枢
6.脊中
7.中枢
8.筋缩
9.至阳
10.灵台
11.神道
12.身柱
13.陶道
14.大椎
15.哑门
16.风府
17.脑户
18.强间
19.后顶
20.百会
21.前顶
22.囟会
23.上星
24.神庭
25.素髎
26.水沟
27.兑端
28.龈交
(十四)任脉经穴
1.会阴
2.曲骨
3.中极
4.关元
5.石门
6.气海
7.阴交
8.神阙
9.水分
10.下脘
11.建里
12.中脘
13.上脘
14.巨阙
15.鸠尾
16.中庭
17.膻中
18.玉堂
19.紫宫
20.华盖
21.璇玑
22.天突
23.廉泉
24.承浆
三、经外奇穴
(一)头颈部经外穴
1.四神聪
2.当阳
3.印堂
4.鱼腰
5.太阳
6.耳尖
7.球后
8.上迎香
9.内迎香
10.聚泉
11.海泉
12.金津
13.玉液
14.翳明
15.颈百劳
(二)胸腹部经外穴
子宫
(三)背部经外穴
1.定喘
2.夹脊
3.胃脘下俞
4.痞根
5.下极俞
6.腰宜
7.腰眼
8.十七椎
9.腰奇
(四)上肢部经外穴
1.肘尖
2.二白
3.中泉
4.中魁
5.大骨空
6.小骨空
7.腰痛点
8.外劳宫
9.八邪
10.四缝
11.十宣
(五)下肢部经外穴
1.髋骨
2.鹤顶
3.百虫窝
4.内膝眼
5.膝眼
6.胆囊
7.阑尾
8.内踝尖
9.外踝尖
10.八风
11.独阴
12.气端
四、特定穴
(一)五输穴
(二)原穴
(三)络穴
(四)郄穴
(五)下合穴
(六)俞穴
(七)募穴
(八)八会穴
(九)八脉交会穴
(十)交会穴
附录A 十四经脉腧穴主治疾病示意图
附录B 穴位汉语拼音索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