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地方环境政治:政策与执行之间的距离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地方环境政治:政策与执行之间的距离

53.58 8.9折 60 八五品

仅1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冉冉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4

书循二手书店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冉冉 著
  •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5
  • 版次 1
  • ISBN 9787511726483
  • 定价 6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5页
  • 字数 254千字
  • 原版书名 China’s Loc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The Gap between Policy and Its Implementation
【内容简介】
  《中国地方环境政治:政策与执行之间的距离》基于田野调查中的深度访谈和文献分析,尝试跳出中国研究中的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的理论范式,以公共政策执行分析视角来描述、解释和分析环境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机理,并以此回应环境政治学中关于环境威权主义的争论,认为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机理深刻嵌入在威权主义系统的政治逻辑和结构中,改善中国环境治理的水平,纠正地方政策执行偏差,需要中国环境政治从威权主义向民主的转型。
【作者简介】
  冉冉,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政治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目前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讲师。研究兴趣:比较环境政治学、公共政策分析与地方治理。
【目录】
序言/俞可平
第一章
导论:当代中国的环境与政治 / 1
一、环境之殇 / 1
二、环境政治学与中国环境政治研究 / 5
1.环境政治学 / 5
2.中国环境政治研究 / 7
3.中国地方环境政治 / 9
三、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 12
1.研究问题 / 12
2.研究方法 / 13
四、理论框架与文献综述 / 16
1.政策执行研究 / 16
2.中国研究领域中的政策执行研究:如何超越
集权—分权范式 / 23
3.环境民主与环境威权主义之争 / 28
五、主要观点 / 37

第二章
环境政策制定系统及其环境政策的特征 / 39
一、环境政策的制定系统:党控制下的有限多元主义模式 / 40
1.党:环境政治话语的塑造者 / 42目录
中国地方环境政治:政策与执行之间的距离
2.立法机关:环境法律的制定和修改 / 47
3.行政部门:行政法规和政策工具 / 50
二、中国环境政策的特征:冲突性、模糊性和“象征主义” / 53
1.冲突性:目标设置、职能配置与政策工具 / 55
2.模糊性:政策语言与责任分工 / 57
3.“象征性政策”与执行偏差 / 59

第三章
环境政策执行系统:行动者与权力结构 / 63
一、党委书记:地方环境政策执行系统中的威权式角色 / 65
1.目标和战略设定 / 66
2.政策议程设置 / 68
3.人事安排 / 69
4.冲突调节 / 70
二、市(县、区)长:地方环境政策执行系统的“第一责任人” / 71
1.“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 / 71
2.责令关闭污染企业 / 73
3.安排环保财政支出预算 / 74
三、环保局:“弱势”的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机关 / 76
1.机构与职能设置 / 76
2.脆弱的执行能力 / 81四、“发改委”等其他十个“强势”政府部门 / 85
1.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改委/局) / 85
2.经济信息化委员会(经信委)/经济发展局 / 87
3.农(林、牧)局 / 88
4.水利局 / 90
5.“金桥银路、钻石园林”:市政园林/城乡建设部门 / 91
6.规划局 / 93
7.公安局 / 94
8.海洋渔业局 / 95
9.国土资源局 / 96
10.海事局 / 97

第四章
政治、物质与道德激励:中央政府如何激励地方环境
政策执行者? / 100
一、政治激励:干部考核指标 / 102
1.环保“软指标” / 103
2.环保“硬指标” / 105
3.指标与“数字游戏” / 106
二、物质激励:环保投入的财政支出模式 / 110
1.公共财政的环保投入 / 1102.“项目治国”:公共财政支出的集权模式 / 114
三、道德激励: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的环境教育 / 119
1.党校、行政学院应该成为党员干部环境教育的主要渠道 / 120
2.环境教育功能的欠缺:课程设置、培训内容与师资 / 122

第五章
环境政策执行结果的“体制内”监督与反馈 / 128
一、人大和政协的监督 / 129
1.依靠中央的“尚方宝剑” / 130
2.依靠强势的“党的领导” / 134
3.地方人大、政协中微弱的民间环保力量 / 136
二、纪检部门的党内纪律监督 / 139
1.环保是共产党对党员的纪律要求吗? / 140
2.为什么没有对地方环境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巡视监督? / 142
3.如何治理地方“环保腐败”? / 144
三、环境司法监督 / 147
1.环境诉讼渠道不畅通 / 148
2.法院和法官在环境司法过程中的知识储备和能力不足 / 149
3.法律体系对环境案件审理的程序性规定缺失 / 151
4.环境司法面临为“权贵”(政治、资本)服务还是为公平正义
服务的悖论 / 151四、环境信访中的“群众”监督 / 154
1.以“群众”动员克服官僚科层:环境信访有效率吗? / 156
2.群众监督还是中央监督? / 159
3.环境信访与维稳体制 / 163
4.“信访悖论” / 166

第六章
全球环境政治情境下的中国地方环境政治 / 168
一、“环境主义”与全球环境公民社会 / 169
1.媒体如何报道地方环境政策执行? / 171
2.地方环境政策执行:环境非政府组织和公民抗争
行动的对象 / 190
二、环境外交中的“面子”与“阴谋论” / 204
1.“APEC蓝”:环境外交中的“面子工程” / 206
2.美使馆发布北京“PM25”数据:干涉内政与“阴谋”? / 209

第七章
结论中国环境政治的转型:环境威权主义还是环境民主? / 214
一、环境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五个原因 / 217
1.政策制定:党控制下的有限多元主义模式与政策的冲突性、
模糊性和“象征主义” / 2172.政策执行系统的行动者和权力结构:利益多元化、权力
集中化、责任碎片化 / 218
3.政治、物质与道德激励:倒错的激励结构 / 220
4.公众参与的边缘化:政治系统内部封闭的自我监督与反馈机制 / 222
5.矛盾与摇摆:全球化是影响地方环境政策执行的
外部情境式因素 / 223
二、中国环境政治中的执行偏差与威权主义特征 / 228
1.更多的中央集权 / 229
2.更多的政府管制 / 230
3.限制公众参与 / 230
4.限制信息的公开和透明 / 231
三、中国环境政治的转型 / 232
1.苏东国家的“经验” / 232
2.从环境威权主义到环境民主 / 236

参考文献 / 238
中文 / 238
英文 / 247

附件1
X区长环保目标责任书任务分解表 / 255
后记 / 263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