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解释学:法兰西学院课程系列:1981-1982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69.12
7.1折
¥
98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法]米歇尔·福柯 著;佘碧平 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1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文轩12.21
上书时间2024-12-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法]米歇尔·福柯 著;佘碧平 译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11
-
版次
1
-
ISBN
9787208155077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页数
672页
-
字数
428千字
-
丛书
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
- 【内容简介】
-
在本书中,福柯主要通过解读柏拉图的《阿尔西比亚德篇》,明确阐释了“修身伦理”在西方历史上的变迁。它历经了四个时期:古希腊时期,即修身只是贵族子弟成为未来统治者的必修课;希腊化—罗马时代,修身变成一般人立身处世的要求;基督教一统天下之后,“摈弃自身”成了新的律令;笛卡儿时代,“关心自己”转化成“精神关心”,即通过怀疑达到自我的确定性。福柯认为,修身牵涉与真理和权力的关系,当代责任伦理的缺点就在于吧责任这个伦理概念法律化或科学化,它成了人们逃避成为道德责任人的手段。
- 【作者简介】
-
米歇尔•福柯(1926年10月15日-1984年6月25日),法国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尤其医学史)、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有很大的影响。
- 【目录】
-
1 译者的话
1 前言
3 1982年1月6日 第一课时
总问题的回顾:主体性与真理——新的理论出发点:关心自己——对德尔斐箴言“认识你自己”的种种解释——苏格拉底作为关心自己的人:对《苏格拉底申辩录》中三段摘要的分析——关心自己作为古代哲学与道德生活的箴言——在最初的基督教文本中的关心自己——关心自己作为总态度、与自身的关系、全部实践——现代人为了认识自己而贬低关心自己的各种理由:现代道德、笛卡尔时代——诺斯替教是个例外——哲学与精神性
32 1982年1月6日 第二课时
各种精神性要求相互冲突的出现:笛卡尔之前的科学与神学;古典的与现代的哲学;马克思主义与心理分析——对一句斯巴达格言的分析:关心自己作为法定特权——对柏拉图的《阿尔西比亚德篇》的第一次分析——阿尔西比亚德的各种政治抱负和苏格拉底的插话——对阿尔西比亚德的教育被比作为对斯巴达年轻人和波斯君主的教育——关心自己的要求在《阿尔西比亚德篇》中第一次出现时的上下文:政治抱负、教育缺陷、批判时代、政治知识的缺乏——自身不确定的本性及其政治内涵
52 1982年1月13日 第一课时
苏格拉底要求关心自己的律令出现时的上下文:出身良好家庭的年轻人的政治才能;雅典教育(学校教育与性爱教育)的各种局限;不自知的无知——古代希腊的各种塑造自己的实践——在毕达哥拉斯主义中梦前准备活动与各种考验技术——在柏拉图的《斐多篇》中的各种修身技术——它们在希腊化哲学中的重要性——在《阿尔西比亚德篇》中必须加以关心的自身存在的问题——自身作为灵魂的规定——灵魂作为行为主体的规定——关心自己与养生法、家政学和性爱论的关系——需要一位指导关心自己的导师
78 1982年1月13日 第二课时
在《阿尔西比亚德篇》中,关心自己被规定为认识自己:柏拉图著作中两个律令之间的对抗——眼的隐喻:视觉起源与神的成分——对话的目的:关心公正——对话的真实性问题及其与柏拉图主义的一般关系——《阿尔西比亚德篇》的关心自己与政治活动的关系、与教育的关系、与男童之爱的关系——《阿尔西比亚德篇》中有关关心自己在柏拉图主义中的命运的预见——《阿尔西比亚德篇》的新柏拉图主义传人——柏拉图主义的悖论
96 1982年1月20日 第一课时
从《阿尔西比亚德篇》到公元头两个世纪的关心自己:总的演变——围绕“关心自己”的词典研究——各种说法的星状分布——关心自己的推广:共同扩展到全部生活的原则——文本阅读:伊壁鸠鲁、穆索尼乌斯·鲁弗斯、塞涅卡、埃皮克泰德、亚历山大里亚的斐洛、吕西安——这种推广的各种伦理后果:关心自己作为塑造和纠正的轴心;医疗活动与哲学活动的比较(共同的概念;治疗的目标)
128 1982年1月20日 第二课时
老年人的得天独厚之处(生活的积极目标与理想方面)——关心自己原则的推广和宗派现象的确立——相关的社会褶子:从大众文化环境到罗马人友爱的贵族政治网络——另外两个例子:伊壁鸠鲁团体与治疗家团体——拒斥法律范式——双重肯定的结构原则:要求的普遍性与选择的稀有性——拯救的方式
149 1982年1月27日 第一课时
对公元1—2世纪的自身修养的一般特征的回顾——他者的问题:柏拉图对话中的三种控制形式——希腊化与罗马时期:对主体化的控制——对塞涅卡的“stultitia” (不关心自己)的分析——作为主体化的导师的哲学家的形象——古希腊的制度形式:伊壁鸠鲁学校和斯多葛派的聚会——罗马的制度形式:对生活的私下劝告
178 1982年1月27日 第二课时
公元1—2世纪的职业哲学家与他的政治选择——普林尼《书信集》的“欧弗拉泰”:一位反犬儒主义者——作为社会实践的学校之外的哲学:以塞涅卡为例——弗隆顿与马克·奥勒留之间的通信:把指导生活的养生法、家政学与性爱论系统化了——良心考察
200 1982年2月3日 第一课时
对《阿尔西比亚德篇》的新柏拉图主义的评论:普罗克鲁斯与奥利姆皮奥多尔——新柏拉图主义让政治与泻药脱钩——对柏拉图哲学中关心自己与关心他人之间关系的研究:合目的性、互惠性、固有的关系——公元1—2世纪的境况:自身的自我实现——后果:一种根据转变原则合理生活的哲学艺术;自身教化的发展——拯救观念的宗教意义——“s.têria” (拯救)与“salus”(拯救)的意义
222 1982年2月3日 第二课时
围绕主体性与真理的公众问题——关心自己与关心他人:关系的倒置——伊壁鸠鲁主义的友爱概念——斯多葛主义有关人作为集体存在的概念——君主的虚假例外
242 1982年2月10日 第一课时
关心自己的双重解闭的要求:相对于教育学和政治活动——自身的自我完成的各种隐喻——一种实践图式的发明:转向自身——柏拉图的“epistrophê” (转向)及其与转向自身的关系——基督教的“metanoia” (转向)及其与转向自身的关系——“metanoia”的古典希腊文意义——为柏拉图的“epistrophê”与基督教的“metanoia”之间的第三条道路辩护——目光的转变:对好奇心的批评——竞技式的专注
270 1982年2月10日 第二课时
一般理论范围:说真话与主体化——犬儒主义的世界知识和自身修养:德梅特里乌斯的例子——德梅特里乌斯的有用知识的特点——教养知识——伊壁鸠鲁的生理知识——伊壁鸠鲁派生理学家的“parrhêsia” (坦白)
290 1982年2月17日 第一课时
转向自身作为关心自己的最终方式——航行隐喻——作为治理范式的航海术——回归自身的伦理观念:基督教的拒斥和现代不成功的尝试——治理和与自身的关系,反对权术和权利主体——不具有认识自己这个原则的转向自身——两种隐秘的模式:柏拉图的回忆和基督教的注解——被隐匿的模式:希腊化的转向自身——斯多葛派思想中的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塞涅卡的例子:在给鲁西里乌斯的信中对教化的批评;在《自然问题》中目光的运动
317 1982年2月17日 第二课时
对《自然问题》第三部分的序言的分析的目的——对第一部分的序言的研究——塞涅卡的求知灵魂的运动:描述;一般的特征;回归的效应——结论: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本质内涵;认识世界的解放效应;无法还原为柏拉图模式——深入的观点
337 1982年2月24日 第一课时
马克· 奥勒留的认识的精神模式化:分析表象的工作;界定和描述;看和命名;评价和证明;达到灵魂的庄严境界——埃皮克泰德的精神修养的例子——对表象的基督教的注解和斯多葛派的分析——回到马克· 奥勒留:在时间中分解对象的练习;把对象分解成它的各个质料构件的练习;对对象的还原描述的练习——精神知识的概念结构——浮士德的形象
367 1982年2月24日 第二课时
在其与修行(askêsis)的关系中的力量——没有提到在学习中对主体的客观知识——没有提到控制中的法规——控制的目标与手段——“paraskeuê”(准备)的特点:作为当事运动员的智者——“paraskeuê”的内容:讲话—行为——这些讲话的存在方式:“prokheiron”(掌握)——作为融入说真话的主体中的实践的“修行”
385 1982年3月3日 第一课时
基督教的苦行和哲学的修行之间的概念差别——主体化的修养:聆听训练的重要性——聆听的模棱两可性,在被动性和主动性之间:普吕塔尔克的《论聆听》;塞涅卡的第108 封信;埃皮克泰德的《对谈录》Ⅱ,23——聆听,技术的折磨——聆听的修行规则:缄默;好听众的具体举止和一般态度;注意(通过直接的回忆达到讲话的意指和讲话的主体化)
414 1982 年3 月3 日 第二课时
良好阅读的各种实践规则及其目的的确定:沉思—— “meletê/meditatio”(沉思) 的古代意义作为有关主体的思想的目标——写作作为融合各种讲话的身体训练——符合作为主体化/ 说真话的循环—— 基督教精神性中的说话艺术:指导者的各种真话形式;被指导者的忏悔;说出有关自身的真话是获救的条件——希腊—罗马的指导实践:通过被指导者的认真缄默塑造了一位求真的主体;在导师的讲话中“parrhêsia”(坦白)的义务
433 1982 年3 月10 日 第一课时
“parrhêsia”作为导师讲话中的伦理态度和技术步骤——“parrhêsia”的对立面:奉承和修辞——在新的权力结构中奉承论题和愤怒论题的重要性——一个例子:塞涅卡的《自然问题》第4 卷的序言(使用权力、与自身的关系、奉承的危险)——君主脆弱的智慧——“parrhêsia”与修辞对立的各个角度:真实与谎言的区分;技术的地位;主体化的效应——“parrhêsia”的正面的概念化:费洛德姆的 《论坦白》
461 1982年3月10日 第二课时
对“parrhêsia”的分析(续):伽利安的《论灵魂的激情》——塞涅卡眼中的“libertas” (自由地说话)的特点:拒绝大众的和夸张的典雅;透明和严格;各种有益讲话的融合;推测的艺术——“libertas”的结构:思想的完全传达和主体在其讲话中的承诺——教育学与心理学:它们在希腊—罗马哲学和基督教中的关系和演变
481 1982年3月17日 第一课时
对毕达哥拉斯主义中缄默诸规则的意义的补充评论——对“苦行”的界定——有关希腊苦行的历史民族学的小结——《阿尔西比亚德篇》的提醒:苦行后退到作为神之镜的认识自己上——公元1—2世纪的苦行:一种双重的后退(相对来说,后退到认识自己这个原则上;后退到感激神这个原则上)——对希腊化—罗马的苦行的基督教命运的解释:拒斥诺斯替教派——生命的作品——各种生存技术,澄清两种记载:思维训练;到实际情况中去锻炼——各种节制训练:柏拉图的运动员的身体和穆索尼乌斯·鲁弗斯的坚忍的身体——考验及其特征
510 1982年3月17日 第二课时
生活就是考验——塞涅卡的《论恩宠》:生存考验及其区分功能——埃皮克泰德和哲学家—侦察员——恶的花样翻新:从古代斯多葛主义到埃皮克泰德——希腊悲剧中的考验——有关希腊化时期的生存预习对基督教有关不朽和拯救的教条的漠视的评论——生活的艺术和关心自己:一种关系的颠倒——这种颠倒的记号:在希腊人的传奇故事中有关贞洁的论题
529 1982年3月24日 第一课时
回顾上一节课的收获——在柏拉图的《阿尔西比亚德篇》和公元1—2世纪的哲学文本中自身对自己的把握:比较研究——西方有关反思性的三个主要形式:回忆、沉思、方法——当代西方哲学的历史编纂学的错觉——两个沉思系列:对真理内容的检查;对真理对象的检查——希腊人对未来规划的怀疑:回忆的首要性;未来的本体论的—伦理学的空无——把预测罪恶当作准备的斯多葛式修炼——预测罪恶的考察等级:可能、确定、逼近——作为封闭未来和简化现实的预测罪恶
557 1982年3月24日 第二课时
对死亡的沉思:一种纵向和回溯的观察——塞涅卡和埃皮克泰德的良心考验——哲学的修行——生活伦理、考验自己、世界的对象化:西方哲学的各种挑战
573 课程概要
593 授课情况简介
647 术语索引
664 人名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