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线路CAD实用教程 基于Protel 99 SE平台(第五版)
  • 电子线路CAD实用教程 基于Protel 99 SE平台(第五版)
  • 电子线路CAD实用教程 基于Protel 99 SE平台(第五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电子线路CAD实用教程 基于Protel 99 SE平台(第五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编著:潘永雄,沙河

13 3.4折 38 九五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潘永雄 著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

版次5

印刷时间2018-10

印次3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3-31

书友kw6281228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潘永雄 著
  • 出版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2
  • 版次 5
  • ISBN 9787560642710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机械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工程训练课程的教学改革精神,并结合编者多年的金工实习教学实践经验而编写的。
  本书在内容上涵盖了现代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主要知识和工程训练的基本要求,正确处理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新科技的关系。本书共8章,内容包括金属的结构与结晶、铸造、锻压、焊接、机械加工基础知识、零件表面的常规加工方法、特种加工和数控机床加工。对于目前仍在广泛应用的传统工艺精选保留,对于过时的内容予以淘汰,增加了技术上较为成熟的、应用范围较广或发展前景看好的“三新”(即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内容,增加了特种加工、数控加工的比重。各章后均有复习思考题。本书取材新颖,内容联系实际,结构紧凑,文字简练,直观形象,图文并茂,基本概念清晰,重点突出。
  本书主要作为全国各类普通高等工科院校和高、中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工程训练课程理论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高职、高专相关专业师生及企业技术培训和相关从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电子线路CAD与
Protel 99 SE概述 1
1.1  电子线路CAD的概念 1
1.2  Protel 99/99 SE概述 2
1.2.1  Protel 99 SE新增功能 3
1.2.2  Protel DXP概述 4
1.3  Protel 99/99 SE的安装及启动 4
1.3.1  Protel 99/99 SE的安装 4
1.3.2  Protel 99/99 SE的启动 5
1.3.3  Protel 99/99 SE中的文件管理 8
1.4  Protel 99/99 SE电子线路设计流程 11
习题 12
第2章  电原理图编辑 13
2.1  电原理图的概念及绘制规则 13
2.2  Protel 99 SE原理图编辑器(SCH)的
启动及界面认识 14
2.2.1  原理图编辑器窗口的组成 14
2.2.2  图纸类型、尺寸、底色、
标题栏等的选择 16
2.2.3  设置SCH的工作环境 19
2.3  电原理图绘制 22
2.3.1  元件电气图形符号库及管理 22
2.3.2  放置元件 29
2.3.3  连线操作 37
2.3.4  放置电气节点 41
2.3.5  放置电源和地线 42
2.3.6  总线、总线分支、网络标号工具的
使用 43
2.3.7  I/O端口 45
2.4  利用画图工具添加说明性图形和文字 47
2.4.1  画图工具介绍 48
2.4.2  常见图形绘制技巧 48
2.5  原理图编辑技巧 50
2.5.1  操作对象概念 50
2.5.2  单个对象的编辑 50
2.5.3  同时编辑多个对象 51
2.5.4  利用拖动功能迅速画一组
平行导线 56
2.5.5  “画图”工具内“阵列粘贴”
工具的特殊用途 57
2.6  元件自动编号 60
2.6.1  单一模块电路元件自动编号 62
2.6.2  子电路元件自动编号 63
2.7  原理图的电气检查 66
2.8  存盘及文件管理 70
2.9  原理图的打印 71
2.9.1  打印前的设置 71
2.9.2  打印 73
2.10  报表建立与输出 73
2.10.1  生成网络表文件 73
2.10.2  生成元件清单报表 77
2.11  电路编辑举例 79
2.12  元件电气图形符号编辑与创建 82
2.12.1  启动元件图形符号编辑器 82
2.12.2  修改元件图形符号 84
2.12.3  制作P89C51RD2微处理器的
电气图形符号 88
2.12.4  制作LED数码显示器 91
2.12.5  创建数字集成电路芯片元件
负逻辑/IEEE电气图形符号 93
2.12.6  设置元件的缺省序号 94
2.13  创建自己的图纸文件 94
2.14  原理图操作技巧 95
2.14.1  修改/恢复Protel各类编辑器
操作对象的缺省属性 95
2.14.2  一次修改同类操作对象的
属性选项 96
2.14.3  工具栏(窗)与当前正在进行的
操作要匹配 99
2.14.4  在原理图中增加同类元件的
操作捷径 99
习题 100
第3章  层次电路原理图编辑 101
3.1  层次电路设计概念 101
3.2  层次电路设计中不同文件的
切换方法 104
3.3  层次电路编辑方法 104
3.3.1  建立层次电路原理图 104
3.3.2  编辑模块电路 108
3.3.3  自下而上编辑层次电路 109
3.3.4  退耦电容的画法 111
习题 111
第4章  电路仿真测试 112
4.1  电路仿真操作步骤 113
4.2  元器件参数设置 114
4.3  电路仿真操作初步 125
4.3.1  编辑电原理图 125
4.3.2  选择仿真方式并设置
仿真参数 126
4.3.3  仿真结果观察及波形管理 130
4.4  常用仿真方式及应用 133
4.4.1  工作点分析 133
4.4.2  瞬态特性分析与傅立叶分析 134
4.4.3  参数扫描分析 135
4.4.4  交流小信号分析 136
4.4.5  阻抗特性分析 139
4.4.6  直流扫描分析 142
4.4.7  温度扫描分析 144
4.4.8  传输函数分析 145
4.4.9  噪声分析 145
4.5  仿真综合应用举例 146
4.5.1  数字电路仿真实例 146
4.5.2  利用AC小信号分析、参数扫描
分析确定带通滤波器参数 147
4.5.3  模拟、数字混合电路仿真
分析实例 149
4.5.4  “数学函数”库内信号合成
函数的应用 151
习题 151
第5章  印制电路板设计初步 154
5.1  印制板种类及材料 154
5.1.1  印制板材料 154
5.1.2  印制板的种类及结构 155
5.2  Protel 99 SE PCB的启动及
窗口认识 157
5.2.1  启动PCB编辑器 157
5.2.2  PCB编辑器界面 158
5.3  手工设计单面印制板——Protel 99 SE
PCB基本操作 160
5.3.1  工作参数的设置与电路板
尺寸规划 160
5.3.2  元件封装库的装入 167
5.3.3  画图工具的使用 169
5.4  信号层及内电源层的管理 180
习题 182
第6章  PCB设计基础 183
6.1  PCB设计操作流程 183
6.2  PCB设计前的准备 185
6.2.1  原理图编辑 185
6.2.2  检查并完善原理图 185
6.2.3  阅读并理解印制板加工厂家的
工艺水平 188
6.2.4  元件安装工艺的选择 190
6.3  印制板层数选择及规划 191
6.3.1  双面板结构及规划 192
6.3.2  四层面板结构及规划 192
6.3.3  六层面板结构及规划 193
6.4  PCB布局 194
6.4.1  板尺寸与板边框 195
6.4.2  布局方式的选择 196
6.4.3  选定排版方向 196
6.4.4  元件间距 197
6.4.5  布局原则 198
6.4.6  在布局过程中合理调整原理图中
元件的连接关系 201
6.5  焊盘选择 204
6.5.1  穿通元件(THC)焊盘 204
6.5.2  贴片元件焊盘 207
6.5.3  过孔 210
6.5.4  测试盘 213
6.6  布线 213
6.6.1  印制导线寄生参数及串扰 214
6.6.2  最小线宽选择 215
6.6.3  最小布线间距选择 218
6.6.4  印制导线走线控制 221
6.6.5  单面板中跨接线设置原则 225
6.7  地线/电源线布局规则 225
6.7.1  地线概念及地线分类 225
6.7.2  地线与电源线共阻抗干扰及
消除方式 226
6.7.3  接地方式 228
6.7.4  地线布线的基本原则 232
6.8  PCB功率贴片元件散热设计 233
6.9  PCB工艺边设计与拼板 236
6.9.1  工艺边设计 236
6.9.2  拼板设计 236
6.10  定位孔与光学基准点设计 238
6.10.1  定位孔及定位边 238
6.10.2  光学基准点 240
习题6 241
第7章  双面印制电路板设计举例 242
7.1  原理图到印制板 242
7.1.1  利用PCB向导生成包含布线区的
印制板文件 242
7.1.2  通过“更新”方式实现原理图文件
与印制板文件之间的信息交换 248
7.1.3  在禁止布线层内绘制布线区 252
7.1.4  通过网络表装入元件封装图 254
7.2  设置工作层 258
7.3  元件布局操作 258
7.3.1  手工预布局 258
7.3.2  元件分类 263
7.3.3  设置自动布局参数 264
7.3.4  自动布局 266
7.3.5  手工调整元件布局 268
7.4  布线及布线规则 274
7.4.1  设置自动布线规则 274
7.4.2  自动布线前的预处理 285
7.4.3  自动布线 288
7.4.4  手工修改 290
7.4.5  布线后的进一步处理 294
7.4.6  设计规则检查 297
7.4.7  验证印制板连线的正确性 301
7.4.8  元件重新编号及原理图元件
序号更新 306
7.5  信号完整性分析 306
7.5.1  信号完整性分析设置 307
7.5.2  启动信号完整性分析 308
7.5.3  设置印制板结构参数、
元件类型及节点类型 308
7.5.4  运行信号完整性分析 309
7.5.5  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
补偿办法 311
7.6  打印输出 313
习题 315
第8章  PCB元件库的修改与创建 316
8.1  PCBLib编辑器的启动及操作界面 316
8.1.1  PCBLib编辑器的启动 316
8.1.2  PCBLib编辑器窗口界面 318
8.1.3  工作参数及图纸参数设置 319
8.2  制作元件封装图举例 319
8.2.1  制作LED发光二极管封装图 319
8.2.2  制作1英寸八段LED数码
显示器封装图 323
8.2.3  通过“复制—修改”方式创建
新元件封装图 326
8.2.4  创建子电路封装图 326
8.3  创建特定PCB设计专用
元件封装库 327
习题 329
附录  GB 4728—85《电气图用图形符号》
摘要 330
参考文献 338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