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天发货】一个村庄的奋斗:1965202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天发货】一个村庄的奋斗:19652020

当天发货,正版新书。下午4点前订单当天发货,周日不发货 。可开发票。【节日请咨询发货时间】

54.9 5.6折 98 全新

库存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董筱丹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

ISBN9787301320440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9787301320440

上书时间2024-06-28

悦读正版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董筱丹,女,1978年9月出生于黑龙江省,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区域发展、发展中国家比较研究等。主要著作《去依附——中国化解次经济危机的真实经验》(畅销书,9万册);参与写作《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畅销书,12万册)《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项。
温铁军,1951年5月生于北京。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教授,乡村建设中心主任、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环保部、商务部、国家林业局、北京市、福建省等省部级政策专家和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
张艺英,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讲师,对民国时期乡村社会经济史,尤其是乡村建设史有深入研究。

目录
目录 
概述 中国里的战旗,战旗里的中国 / 1 
一、三维空间里的战旗 / 3 
二、中国里的战旗 / 6 
三、从乡村看中国:地方竞争制度 70 年演变 / 18 
四、战旗启示 / 26 
篇 1949—1973:红色战旗——社会主义补课与村庄内生动力的激发 
章 社会主义教育补课 / 38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 / 38 
二、征粮受阻与推行合作化 / 42 
三、集体经济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52 
第二章 农业学大寨,西部举战旗 / 63 
一、农业学大寨与战旗农业高产 / 65 
二、平衡家庭理性与集体理性,实现副业高产 / 82 
第二篇 1974—2003:金色战旗——村庄工业化起步与扩张 
第三章 村庄工业的艰难起步 / 96 
一、核心脉络:地方政府公司主义 / 96 
二、政治红利促进内部化积累 / 98 
三、集体企业案例:战旗砖厂 / 100 
四、管理制度:工分制(1974—1982) / 107 
第四章 制度环境变化与村庄工业结构化扩张 / 110 
一、乡镇企业的属性与目标 / 110
二、资本扩张下的大规模建厂 / 113 
三、集体企业案例:凤冠酒厂 / 117 
四、管理制度:承包制(1982—1994) / 120 
第五章 宏观经济波动与集体经济制度演变 / 123 
一、背景:乡镇企业改制 / 123 
二、集体产业勉力维持经营 / 125 
三、集体企业案例:复合肥料厂 / 129 
第六章 集体经济二次改制与租理论视角下的改制分析 / 136 
一、管理制度:股份合作制(1995—2003) / 136 
二、管理制度:租赁制(2003—2020) / 140 
三、宏微观要素与乡镇企业改制 / 143 
四、租理论视角下的乡镇企业改制 / 145 
第三篇 2003—2019:绿色战旗——重构新型集体经济与生态化转型 
第七章 土地再集中与集体经济再出发 / 153 
一、2003 年土地集中初试水 / 157 
二、2006 年新政推动 500 亩耕地向合作社集中 / 168 
三、2007—2011 年宅基地整理助推全村土地大集中 / 175 
四、经验归纳:撬动土地集中的村社理性 / 203 
第八章 产权制度改革与集体建设用地入市 / 207 
一、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奠定入市基础 / 208 
二、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一槌三鼓”自我赋能 / 211 
第九章 新时代的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转型 / 229 
一、生态化转型的宏观背景与时代特征 / 229 
二、以组织整合和要素整合为基础的空间重构 / 230 
三、空间资源生态化利用在战旗村的实践 / 233 
四、新农业,新资源,新价值 / 241 
五、生态化转型的正外部性 / 250
第四篇 专题研究 
第十章 社会资本运作与土地价值增值 / 256 
一、农村土地价值增值的宏观背景 / 256 
二、政治信任的基础和强化作用 / 258 
三、制度场的撬动作用 / 261 
四、亲友缘网络的促进作用 / 263 
五、链接型网络的提升作用 / 264 
六、结论 / 269 
第十一章 村社企业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 / 271 
一、依托村社整体资产优势“占天时” / 273 
二、“一头在内,一头在外”享地利 / 279 
三、重构村企治理边界得人和 / 287 
四、小结 / 297 
第十二章 一个宏观周期中的村社企业 / 298 
一、宏观经济高涨中起步(1992—1993) / 298 
二、经济过热与萧条危机下的企业改制与经营(1994—2002) / 301 
三、企业转制与村社集体经济再出发(2003) / 305 
第十三章 空间资源整合开发的模式创新 / 309 
一、迈高公司及其运作模式简介 / 309 
二、迈高公司和战旗村合作的契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 313 
三、迈高模式在战旗村的应用 / 316 
第五篇 战旗启示 
第十四章 成本内化 / 326 
一、党建引领、勇于担当 / 327 
二、集体为先、团结互助 / 329 
三、艰苦奋斗,敢于创新 / 331
四、与时俱进,善用政策 / 333 
五、公字当头,勇于斗争 / 334 
第十五章 村社理性 / 336 
一、东方农业文明与政府理性 / 337 
二、作为村庄发展制度内核的村社理性 / 342 
第十六章 资源权益:乡村资源收益的实现和维护 / 358 
一、资源的多重属性辨析 / 359 
二、“龙虾两吃”的战旗实践 / 361 
三、新时期空间资源主权的实现机制 / 368 
四、小结 / 375 
第十七章 空间正义 / 377 
一、背景 / 377 
二、社会企业并非“舶来品” / 378 
三、以乡村作为社会企业的战旗 / 383 
四、展望:农村社区的新发展阶段 / 400 
后记 / 401

内容摘要
战旗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18年农业农村部将战旗村推介为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也是书记在确立乡村振兴战略之后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的个典型。为此,书记视察后成立的四川战旗培训学院邀请课题组对战旗经验进行深度解读,作为培训教材,由此便有了本书。
本书对四川省成都市战旗村的70余年经济发展历程进行了完整的记录和分析。本书把战旗放到中央与地方、国内与国外的双重关系形成的宏观背景下,通过大量的历史档案、文件和田野调研资料,对战旗村发展演变的内部与外部动力、主要机遇与挑战、经验与教训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揭示了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与当前生态化转型的微观机理和运作机制。主要内容包括:章社会主义教育补课(1949—1964);第二章农业学大寨,西部举战旗(1965—1973);第三章村庄工业的艰难起步(1974—1977);第四章制度环境变化与村庄工业结构化扩张(1978—1987);第五章宏观经济波动与集体经济制度演变(1988—1995);第六章集体经济二次改制与租理论视角的改制分析(1996—2003);第七章二十年后土地再集中(2003—2010);第八章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集体建设用地入市(2011—2019);第九章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的探索(2011—2019);第十章空间资源整全开发的模式创新;第十一章天时地利人和共创先锋;第十二章成本内化:乡村的成本转化与危机承载机制;第十三章村社理性:乡土中国的“三生”与“三治”;第十四章资源权益:乡村资源权益的实现和维护机制——以乡镇企业改制和妈妈农庄为例;第十五章空间正义:乡村基层资源配置与收益分配的中国特色。
本书适合对农村经济建设以及生态化转型建设的读者阅读,也可以作为相关领域的培训教程。

主编推荐
温铁军工作室继《八次危机》《去依附》后的全新力作,书中记录不断变迁的乡土中国,通过“一二三四”解读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探索中国乡村建设的全新方法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