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新义 史学要论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通史新义 史学要论

34 全新

库存5件

江西吉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炳松、李大钊 著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2

吉安市城投书店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何炳松、李大钊 著
  •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7
  • 版次 1
  • ISBN 9787570501786
  • 定价 3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k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236页
  • 字数 21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大家学术丛书
【内容简介】

《通史新义》是何炳松有鉴于中国传统史学之弊端,“介绍西洋新之通史义例”而作。《通史新义》分上、下二编,上编用十章的篇幅论述社会史料研究法,系统讨论史料考订与事实编比的理论与应用;下编阐述社会史研究法,详解社会通史之著作法及相关问题。何炳松在引介西方历史学理论的同时,注意结合中国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对史料研究的方法以及通史编纂的原则进行重新思考,建立其新通史理论体系。

 


 

《史学要论》是李大钊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史学理论的成果,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史学概论。他阐述什么是历史和历史学、历史学的系统、历史学的科学地位、历史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以及历史学研究的任务等问题,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理论,批判地主资产阶级旧史学,并倡导史学革命,提出要以唯物史观“改作”、“重作”全部历史

 


【作者简介】

何炳松,(1890-1946),字柏丞,浙江金华人,著名历史学家,出版家,教育家。1913年-1916年留学美国,先后就读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攻读现代史学、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学等,擅西洋史研究。zui早将西洋史学引进中国,一生在史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著述甚丰。有《新史学》、《历史研究法》、《历史教育法》、《西洋史学史》等,影响至为深远。与梁启超并誉为“中国新史学派的领袖”。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ZUI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16年任北京《晨钟》主编。1917年任《甲寅》编辑。1917年年底入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参与编辑《新青年》,并任北京大学经济学、历史学教授。参与创办《每周评论》,筹建中国共产党,并曾任中共中央委员。1927年被捕,英勇就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率先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论文。

 


【目录】

目录

 

通史新义

 

自序 003

 

导言 历史研究法与社会科学 014

 

上编 社会史料研究法

 

史料之理论 022

 

考订之原理 028

 

史料来历之考订 037

 

诠释之考订 040

 

诚伪及正确之考订 046

 

事实之利用 055

 

事实之编比 063

 

社会科学事实之编比 072

 

并时事实之编比法 079

 

连续事实之编比法 087

 

下编 社会史研究法

 

历史之种类 096

 

社会史之现状 105

 

社会事实之编比 114

 

社会史之特殊困难 120

 

社会团体之决定 128

 

演化之研究 135

 

各类历史联合之必要 143

 

社会史之系统 150

 

社会史与其他历史之连锁 155

 

单独事实及于社会事实之影响 163

 

集合事实及于社会生活之影响 171

 

结论 177

 


 

史学要论

 

什么是历史 181

 

什么是历史学 187

 

历史学的系统 195

 

史学在科学中的位置 205

 

史学与其相关学问的关系 212

 

现代史学的研究及于人生态度的影响 222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