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中国战士同志:“十月”里的中国志愿兵978701018205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中国战士同志:“十月”里的中国志愿兵9787010182056

正版书籍,放心下单。绝大部分是新书,个别品相折痕的,我们会主动联系哦

26 4.5折 58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A·杜纳耶夫斯基,韵逸,Г·诺沃格鲁茨基,纪家俊,贝金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82056

出版时间2019-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J9787010182056

上书时间2024-07-02

东方宝藏一正版专营店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Г·诺沃格鲁茨基、А·杜纳耶夫斯基著的《中国战士同志(十月革命里的中国志愿兵)(精)》记述了俄国十月革命时期,侨居俄国各地的中国工人响应列宁号召,组成了红军国际部队,为建立和保卫苏维埃政权,与俄国革命人民一起,转战于俄罗斯南部各地的英勇战斗事迹,真实记录了他们在劳动战线上为苏联人民所立下的不可磨灭的功勋。本书着重描绘和再现了中国营营长包清山和中国志愿兵的许多鲜明生动的形象,反映了中国工人阶级高度的阶级觉悟、坚强的革命意志,以及他们在战斗生活中与苏联人民结成的深厚友谊。本书系两位苏联作者花了三年时间,在实地调查并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商品简介
《中国战士同志:“十月革命”里的中国志愿兵》作者通过长达三年时间的实地走访和文献考察,揭示了“十月革命”时期,大量侨居俄国各地的中国工人组成志愿军,以红军国际部队的名义为捍卫苏维埃政权和反抗外国武装干涉而英勇斗争,并在斗争中与俄国人民结下深厚战斗友谊的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战士同志:“十月革命”里的中国志愿兵》附录部分,新增了反映“十月革命”中由中国人组成的红军国际部队和在俄中国烈士纪念设施情况的资料及图片,为广大读者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中苏(俄罗斯)关系史、国际共运史提供了新的宝贵资料。
作者简介:
Г·诺沃格鲁茨基,1904年8月21日生于俄罗斯帝国格罗德诺省,1921年至1923年在巴库大学经济系学习。1926年开始发表文章。1930年至1938年任《真理报》记者。伟大卫国战争期间担任《红色舰队》报纸战地记者。1973年去世。
A·杜纳耶夫斯基,1909年12月12日出生于波尔塔瓦。1929年起在《波尔塔瓦布尔什维克》报社任职。后长期任职于《真理报》。伟大卫国战争期间,曾深入斯大林保卫战一线参与报道,其关于苏军英勇作战的文章经常刊发在《真理报》上。1985年去世。
目录:
再版前言
前言
1.三行字
2.万能的“钥匙”
3.历史的前奏和历史的开端
4.“同志”,这是个好词儿
5.途中相遇
6.在卡兹别克山麓
7.莫斯科的传单
8.《大同报》
9.十六个地址
10.在卡姆别列耶夫卡河畔
11.神机妙算
12.一副白挽联
13.第一次考验
14.如火如茶的八月
15.楼房里的战斗
16.死里逃生
17.两张假钞票
18.“俄罗斯妈妈”
19.撤退前夕
20.冬天,草原,阿斯特拉罕
21.一周
22.第一批坦克
23.神出鬼没的战术
24.功勋的一部分
25.战争结束了
新增附录
1.“十月革命”中的十大中国红军部队
2.在俄中国烈士纪念设施情况介绍

目录
再版前言
前言
1.三行字
2.万能的“钥匙”
3.历史的前奏和历史的开端
4.“同志”,这是个好词儿
5.途中相遇
6.在卡兹别克山麓
7.莫斯科的传单
8.《大同报》
9.十六个地址
10.在卡姆别列耶夫卡河畔
11.神机妙算
12.一副白挽联
13.第一次考验
14.如火如茶的八月
15.楼房里的战斗
16.死里逃生
17.两张假钞票
18.“俄罗斯妈妈”
19.撤退前夕
20.冬天,草原,阿斯特拉罕
21.一周
22.第一批坦克
23.神出鬼没的战术
24.功勋的一部分
25.战争结束了
新增附录
  1.“十月革命”中的十大中国红军部队
  2.在俄中国烈士纪念设施情况介绍

内容摘要
 《中国战士同志(十月革命里的中国志愿兵)(精)》作者(Г·诺沃格鲁茨基、А·杜纳耶夫斯基)通过长达三年时间的实地走访和文献考察,揭示了“十
月革命”时期,大量侨居俄国各地的中国工人组成志愿军,以红军国际部队的名义为捍卫苏维埃政权和反抗外国武装干涉而英勇斗争,并在斗争中与俄国人民结下深厚战斗友谊的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书附录部分,新增了反映“十月革命”中由中国人组成的红军国际部队和在俄中国烈士纪念设施情况的资料及图片,为广大读者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中苏(俄罗斯)关系史、国际共运史提供了最新的宝贵资料。

精彩内容
 1.三行字这是一九五六年夏天的事。我们两个人为了创作上的事情,到罗斯托夫去。那时,对本书的写作,一点想法也
没有。
但在顿河的首府①我们偶然看到了一份四十多年前的文件,文件上的三行字打破了我们原定的计划,改变了我们采访的路线。从此,这件事占用了我们整整三年的时光。
这份文件就是南高加索的著名革命活动家马哈拉泽记述国内战争的回忆录。回忆录写得很好,但如果不是其中有三行字提到弗拉季高加索中国营战士的话,也许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在马哈拉泽看来,中国营在捷列克城的革命斗争中,曾起过决定性的作用。一九一八年六月,弗拉季高加索的苏维埃政权也全仗了这个营的支持。
我们在罗斯托夫州共产党档案室见到了历史学家拉扬柯。他把马哈拉泽这位老布尔什维克的回忆录抄本拿给我们看,还提到中国营的营长姓包名清山。在马哈拉泽的回忆录里没有提到包清山的事。但是,拉扬柯在一份档案文件上,却找到了有关这位中国指挥员的一些资料。
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过去,我们只知道红军里的中国志愿兵的活动,一般都是在我国东部,而不是在南部。
在无边无际的西伯利亚密林中,在阿穆尔河沿岸的广大土
地上,在乌苏里江边区的荒原里,在沿海区的丘陵间,散布着一幢幢孤零零的中国劳动人民的住房;在东部城市的郊区,聚居着中国的移民。也正是在那些地区,无数的中国劳动者,响应了革命的召唤,拿起了武器,同俄国弟兄肩并肩地为苏维埃政权作战。
中国志愿兵支队也曾在我国的中部孤军作战。但是他们究竟有多少人?在战斗中表现得怎样,直到现在为止,谁也不能作出明确而详尽的答复。
我们在马哈拉泽的回忆录里,第一次发现了中国营的正确番号和中国战士作过战的城市名字。
但是,弗拉季高加索中国营应否获得内战时期举世驰名的国际团队的荣誉呢?
包清山是否可以和卡洛立·斯维尔契夫斯基、斯拉瓦亚尔·夏斯吉克、奥列柯·杜吉其、托依沃·安蒂凯年①并排在一起呢?
这些曾在捷列克城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的中国无名战士的光辉形象有力地吸引着我们,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我们决定放弃原计划,沿着弗拉季高加索中国营转战的途径去采访。
拉扬柯以学者素有的郑重态度,劝我们放弃这种尝试。他是《顿河、库班与黑海经事》的编者,他知道,有关中国志愿兵的史料非常缺乏。
大概是因为我们对学术界不够了解,所以他所援引的论据并没有对我们起决定作用。当时,我们天真得很,根本没有考虑到实际的困难。
只是到了后来,困难才显现出来了。当时,我们已经忘记了来到顿河的原定计划,满怀胜利信心到奥尔忠尼启则市去。马哈拉泽写的弗拉季高加索就是这个城市的原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