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清末福州东文学堂藏书研究(平装单册)9787555419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清末福州东文学堂藏书研究(平装单册)97875554199

正版书籍,放心下单。绝大部分是新书,个别品相折痕的,我们会主动联系哦

43.9 7.3折 60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彩云

出版社江苏广陵书社

ISBN9787555419129

出版时间2021-02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60元

货号L9787555419129

上书时间2024-05-17

东方宝藏一正版专营店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清末福州东文学堂藏书研究》分为“绪论”“福州东文学堂藏书的传承”“福州东文学堂藏书概况”“福州东文学堂藏书的管理与图书馆近代化”“福州东文学堂藏书与教育近代化关系”“福州东文学堂藏书个案研究”“结语”“参考文献”“后记”“附录”等几个部分。作者依托馆藏的福州东文学堂藏书,针对学术界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结合学堂办学的历史史实展开研究,弥补了福建图书收藏史上福州东文学堂藏书研究的空缺,丰富了清末福建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的相关认识。
作者简介:
胡彩云,现为三明学院图书馆馆员。从事地方文献与特色文献研究。主持校级项目“宁化客家胡氏与汀州胡氏之源流辨析”、福建省教育厅项目“宁化客家胡氏与汀州胡氏之源流辨析”、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清末福州东文学堂藏书研究”。发表《福州东文学堂及其藏书》《陈焯之与福建省立师范学校藏葄古堂》等多篇论文。

作者简介

胡彩云,现为三明学院图书馆馆员。从事地方文献与特色文献研究。主持校级项目“宁化客家胡氏与汀州胡氏之源流辨析”、福建省教育厅项目“宁化客家胡氏与汀州胡氏之源流辨析”、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清末福州东文学堂藏书研究”。发表《福州东文学堂及其藏书》《陈焯之与福建省立师范学校藏葄古堂<二十四史>》等多篇论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一、福州东文学堂创办的历史背景二、福州东文学堂的办学概况

三、已开展的有关福州东文学堂的研究…四、清末福州东文学堂藏书的研究价值……

第二章福州东文学堂藏书的传承

一、福州东文学堂藏书的发现…

二、福州东文学堂藏书的传承

第三章福州东文学堂藏书概况

一、福州东文学堂藏书的来源

二、福州东文学堂藏书的数量…

三、福州东文学堂藏书的特点…

第四章福州东文学堂藏书的管理与图书馆近代化关系

第一节福州东文学堂藏书的管理·

一、《借书约章六条》

二、管理措施·

第二节福州东文学堂藏书与图书馆近代化关系分析

一、1898—1904年期间,中国近代图书馆的

概况及特征

二、福州东文学堂藏书与图书馆近代化关系分析

第五章福州东文学堂藏书与清末福建教育近代化…108

第一节福州东文学堂藏书与学堂课程…一、福州东文学堂藏书的主题…二、福州东文学堂开设的课程·

第二节福州东文学堂藏书与清末福建教育近代化…122一、福州东文学堂藏书与清末福建教育近代

化关系分析

二、福州东文学堂的文献资源保障功能分析……134

第六章福州东文学堂藏书个案研究

第一节 福州东文学堂藏东京博文馆图书…

一、东京博文馆·

二、福州东文学堂购置东京博文馆版图书之原因分析·

三、福州东文学堂藏博文馆《工业丛书》……149第二节福州东文学堂藏福州美华书局铅印本《大美国史略》……

一、福州美华书局·

二、福州美华书局铅印本《大美国史略》……156

附录福州东文学堂图书印及部分藏书、资料书影……160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第一章绪论

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三年后,即光绪戊戌年(1898)七月二

十一日①,福州东文学堂在福建省城福州仓山开堂办学了。它是在1898—1907年期间创办的以学习日语为主的30多个新式日语学校中的一所,是福建最早的一所私立日语学校。创办者为力钧、陈宝琛等福州当地的士绅。学堂主要教习日语,同时还开设其他较简易、浅显的课程。1903年十二月十二日,由福州东文学堂改组扩充的全闽师范学堂正式开学,福州东文学堂独立存在时间不长,仅5年多。福州东文学堂的创办虽然难掩日本扶植在华势力的意图,但也体现了清政府“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强烈需求。

一、福州东文学堂创办的历史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对于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政府来说,不啻为当头一棒。不仅如此,清政府还被迫与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朝野上下一片震惊,有识之士纷纷意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求自强的重要性。他们把目光转向位于东方且成功学习西方国家以自强的日本。

1.清末留学日本思潮推动

洋务派代表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认为“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五年”,“入外国学堂一年,胜于中国学堂三年”。不仅.

如此,他认为中国要富强兴盛,当向日本学习,派员留学日本。

他分析了日本强盛的原因,即“日本,小国耳,何兴之暴也?伊藤、山县、榎本、陆奥诸人皆二十年前出洋之学生也,愤其国为西洋所胁,率其徒百余人分诣德、法、英诸国,或学政治、工商,或学水陆、兵法,学成而归,用为将相,政事一变,雄视东方”①。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还列举了留学日本的便利之处,“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一、路近省费,可多遣;一、去华近,易考察;一、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一、西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无过于此”②。除此之外,他还指出学习日本应当采用日本书籍。“至各种西学书之要者,日本皆已译之,我取径于东洋,力省效速,则东文之用多。……学西文者,效迟而用博,为少年未仕者计也;译西书者,功近而效速,为中年已仕者计也。”③



精彩内容

《清末福州东文学堂藏书研究》分为“绪论”“福州东文学堂藏书的传承”“福州东文学堂藏书概况”“福州东文学堂藏书的管理与图书馆近代化”“福州东文学堂藏书与教育近代化关系”“福州东文学堂藏书个案研究”“结语”“参考文献”“后记”“附录”等几个部分。作者依托馆藏的福州东文学堂藏书,针对学术界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结合学堂办学的历史史实展开研究,弥补了福建图书收藏史上福州东文学堂藏书研究的空缺,丰富了清末福建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的相关认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