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盗罪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代盗罪研究

5 七品

仅1件

河南商丘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向阳 著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5-22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孙向阳 著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7
  • 版次 1
  • ISBN 9787562049067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29页
  • 字数 4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盗罪研究》总体上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系统了解盗罪发展演变和阅读理解古代盗罪立法所必需的总结说明;二是为全面掌握古代包括“准盗论”、“以盗论”和“同强盗法”等在内的广义盗罪之分析阐释;三是作为《中国古代盗罪研究》核心的为深化研究古代狭义盗罪即“强盗”和“窃盗”以及具有交叉转化关系的“共盗”制度等犯罪构成的法理论证。《中国古代盗罪研究》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孙向阳,现就职于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当过数学教师、班主任、学校教育科研员。在各级各类的教育论文评选中多次荣获一等奖,教学赛课也曾获一等奖第一名。是市级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在担任校长助理、副校长、校长兼书记期间,学做思想与行动兼具的学校教育管理者,创办过名校的分校,经历了多种类型学校的历练。从事基础教育研究以来,发表教育论文数十篇,主编著作三部。
【目录】
摘要
导论
第一章盗罪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盗罪源流考察
第二节盗罪成文立法
第三节盗罪范围界定

第二章盗罪的适用术语
第一节“以盗论”与“准盗论”
第二节“常盗”、“凡盗”与“监守盗”、“常人盗”
第三节“与盗同法”、“与盗同罪”和“坐赃为盗”
第四节“以盗为例”的法律适用规范

第三章《名例》对于盗罪的特别适用
第一节盗罪与“十恶”的关系
第二节盗罪与特权的适用
第三节盗罪与刑罚执行的变易
第四节盗罪与犯罪主体的认定
第五节自首对盗罪的适用
第六节“共犯首从”对盗罪的适用
第七节盗罪与“罪数”的关系
第八节盗罪与赃物处置
第九节盗罪的“倍赃”制度
第十节“盗人所盗”之赃的处置

第四章盗罪构成的共同要素
第一节“不以赃计罪”的犯罪对象
第二节“取得”和“弃毁”的侵犯形式
第三节“取非其有”的犯罪故意
第四节“得财”、“不得财”的犯罪形态

第五章强盗
第一节“以威若力”和“以药迷人”的通常强盗
第二节“以强盗论”和”同强盗法”的特定弓曼盗
第三节“图财害命”的强盗
第四节“临时行强”和“临时拒捕”的“先盗后强”
第五节“始行窃盗、因盗而奸”的结合强盗
第六节“死伤”和“持杖”
第七节“弃财逃走、因而拒捕”的非强盗
第八节白昼抢夺

第六章窃盗
第一节“潜形隐面”的基本构成
第二节“以盗论”的特别情形
第三节“持杖”与“死伤”
第四节“于一家频盗”和“一时而盗数家”
第五节“经断更行”的特别累犯
第六节“弃财逃走因相拒抨”的非窃盗
第七节“非凡盗”的犯罪
第八节“准盗论”的定罪处罚

第七章共盗
第一节“通常共盗”
第二节“盗贼窝主”
第三节“相遇共盗”
第四节“家人共盗”
第五节“监守与凡人共盗”
第六节“主仆共盗”
第七节“家人与外人共盗”
第八节“共盗临时杀伤”
第九节“谋行不一”
第十节“必要共盗”

第八章亲属相盗
第一节亲属相盗形态萌芽与立法
第二节亲属相盗犯罪的构成与处罚
第三节排除适用于相盗亲属的法律制度
第四节亲属相盗的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