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形而上学导论(注释本)
  • 未来形而上学导论(注释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未来形而上学导论(注释本)

9 4.1折 22 九五品

仅1件

山东东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康德(Kant I.) 著;李秋零 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09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德]康德(Kant I.) 著;李秋零 译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3
  • 版次 1
  • ISBN 9787300168470
  • 定价 2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19页
  • 字数 11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康德著作注释本
【内容简介】
  《未来形而上学导论(注释本)》不是为学生用的,而是为未来的教师用的;即便是对未来的教师,它也不应当用于安排一门现成的科学的阐述,而是应当用来首先发掘这门科学。
  《未来形而上学导论(注释本)》的独立思考的读者将不仅对他这门迄今的科学产生怀疑,而且继而将完全确信,除非满足这里所表述的它的可能性所依据的要求,否则的话,诸如此类的东西就根本不可能存在;而既然这样的事情从未发生,所以在任何地方都还不存在形而上学。不过,既然由于普遍的人类理性的旨趣与形而上学极为密切地交织在一起,对它的需求毕竟永远不可能停息,所以,读者将承认,不可避免要按照一种迄今闻所未闻的计划进行一番彻底的改革,或者甚至另起炉灶,无论人们一时间将如何反对。
【作者简介】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
其前期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主要是《一般自然史与天体理论》(1755),其中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后期的哲学研究成果主要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三大批判”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先验唯心论体系,给哲学界带来了一场天翻地覆的“哥白尼革命”(又称“开普勒改革”)。

 李秋零,河南唐河人,1957年生,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专职研究员,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等。 
主要研究领域为基督教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著有《上帝·宇宙·人》、《德国哲人视野中的历史》、《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等多部专著。译有《康德著作全集》(9卷本),《康德书信百封》、《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社会科学方法论》、《从黑格尔到尼采》、《不合时宜的沉思》、《神学与哲学》等三十余部西方学术名著。在中外学刊发表《中世纪神秘主义神学的难题与出路》、《基督教神秘主义哲学与中国老庄哲学》、《康德论人性根本恶及人的改恶向善》、《康德何以步安瑟尔谟的后尘?》、《神学与文化的互动》、《古希腊哲学解神话的过程及其结果》、《基督教理论化的起因及其结果》、《汉语神学的历史反思》等数十篇论文。
【目录】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前言

预先的提醒:论一切形而上学知识的特点
《导论》的总问题:形而上学在某个地方是可能的吗?
《导论》的总问题:出自纯粹理性的知识是如何可能的?
先验的主要问题
第一章纯粹数学是如何可能的?
附释一
附释二
附释三
第二章纯粹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
第三章一般形而上学是如何可能的?
一、心理学的理念
二、宇宙论的理念
三、神学的理念
关于先验理念的总附释
关于纯粹理性的界限规定的结论

《导论》总问题的解决: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如何可能?
附录:论为使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成为现实所能够做的事情
在研究之前对《批判》下判断的实例
建议先研究《批判》,然后才能对它下判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