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页数270页
上书时间2024-11-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全新塑封
- 商品描述
-
【内容简介】
1993~1994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凌源市博物馆的协助和配合下,发掘了位于凌源小喇嘛沟的一个辽代中晚期契丹家族墓地,共11座墓葬(编号M1~M11)。小喇嘛沟墓地出土了丰富的随葬遗物。11座墓葬中,有3座墓葬(M1、M8、M11)未被盗扰。金银器是重要的一类遗物,器类包括装敛具、马具和饮食器等,是研究辽代金银器工艺的重要资料…… 《凌源小喇嘛沟辽墓》是关于这些研究内容的一本专业书籍。
【目录】
概述
一 凌源概况
二 墓地位置、地形特征
三 发现、发掘经过
四 墓葬特点
五 资料整理与报告编写
一号墓
一墓葬形制
二葬具与葬式
三出土遗物
(一)瓷器
(二)金器
(三)银器
(四)铜器
(五)铁器
(六)玉、石器
(七)骨、角器
二号墓
一墓葬形制
二出土遗物
(一)瓷器
(二)铁器
(三)玉、石、玻璃器等
三号墓
一墓葬形制
二出土遗物
(一)瓷器
(二)铁器
(三)骨器
四号墓
一墓葬形制
二出土遗物
(一)陶、瓷器
(二)铁器
(三)玻璃器
五号墓
一墓葬形制
二出土遗物
(一)陶、瓷器
(二)铁器
(三)铜器
(四)玻璃器
六号墓
一墓葬形制
二出土遗物
(一)瓷器
(二)金器
(三)铜器
(四)铁器
(五)玉、石器
七号墓
一墓葬形制
二出土遗物
(一)瓷器
(二)铜器
(三)铁器
(四)玻璃器
八号墓
一墓葬形制
二出土遗物
(一)陶、瓷器
(二)铁器
(三)玻璃器
(四)其他
九号墓
一墓葬形制
二出土遗物
(一)陶、瓷器
(二)银器
(三)铜器
(四)铁器
(五)石器
十号墓
一墓葬形制
二出土遗物
(一)陶、瓷器
(二)铁器
(三)铜器
十一号墓
一墓葬形制
二出土遗物
(一)陶、瓷器
(二)银器
(三)铜器
(四)铁器
(五)玉、石器等
殉马坑
K1
K2
结语
一 墓葬年代
二 墓主人族属及身份
三 墓地布局
附录小喇嘛沟辽墓M1出土银器检测报告
后记
英文提要
【精彩书摘】
《凌源小喇嘛沟辽墓》:
银鎏金独角兽纹腰带具1套21单件。M1:113,双扣双铊尾式,由带扣、带箍、方形带銙、桃形带銙和铊尾组成(图一五;彩版二五,1)。M1:113—1,方形带銙,10件,大小基本相等。四边折缘,正面饰独角兽纹,下部有窄长的古眼。背面有4个铆钉,钉缀角质的背板,并用小圆片固定。独角兽纹呈浮雕状,为单独制成后再焊接到带銙上。方形带銙上各饰1只独角兽,姿态各异,有的昂头朝天,有的伏地吐舌。独角兽头顶正中有一角,全身有长毛,长鬃利爪。长4.8、高4.4厘米(图一五,2~11;彩版二五,2)。M1:113—2,桃形带銙,5件。边缘为曲状花边,中心有小圆孔,正面上、下饰如意云纹,云头相接。背面有3个铆钉,钉缀角质背板。宽2.5、高2.8、孔径0.8厘米(图一五,13~17;彩版二六,1)。M1:113—3,铊尾,2件。四边折缘,正面中心饰独角兽纹。背面有5枚铆钉,钉缀角质背板。长8.5、高4.9厘米(图一五,1、12;彩版二六,2)。M1:113—4,带扣,2件。椭圆形扣环,表面錾刻缠枝纹。扣针活动自如,其上刻几何纹。圆角方形扣板,表面錾刻折枝牡丹纹,背面有两个铆钉。通长7、扣环长径6.4厘米(图一五,18、21;彩版二六,3)。M1:113—5,带箍,2件。环状长方形。边缘起棱,三面錾刻缠枝花纹和鱼子纹,另一面素面。长6.2、宽2.4厘米(图一五,19、20;彩版二六,4)。
银鎏金莲花纹捍腰 1件。M1:89,整张薄银片制成,表面鎏金。两端低、中间高,底部平齐,顶部两侧为连弧状,展开平面呈山字形。左、右两侧各铆接一个椭圆形铜扣环,以铜铆钉固定。表面饰精致复杂的纹饰。边缘内折起棱,边棱之内沿着边缘饰一周联珠纹,与其构成外圈边饰,圈内饰均匀分布的如意云纹。上部每侧各四朵,中间两朵云头相接,底部每侧各四朵,布局与顶部相同,空白处均填补鱼子纹。联珠纹围成的内圈饰莲花、荷叶、芡实、水波等纹饰。正中间为一朵盛开的莲花,双层莲瓣错落有致,中间为莲蓬,莲子清晰可见。莲花下部为一株芡实。以中间主纹为轴,两侧纹饰对称分布,左、右各3组。主纹旁边的上部为芡实初叶,下部为荷叶;再往外,上部为荷叶,下部为垂首的侧视莲花;最外侧是一株芡实。所有的莲花、荷叶和芡实均以卷草状的藤蔓相连,周围以水波纹环绕。
……
— 没有更多了 —
全新塑封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