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室 千年之旅:发现绝迹千年的柴窑
  • 至室 千年之旅:发现绝迹千年的柴窑
  • 至室 千年之旅:发现绝迹千年的柴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至室 千年之旅:发现绝迹千年的柴窑

50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对中如云 著;俞岚 编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2

上书时间2024-06-27

闻文书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日]对中如云 著;俞岚 编
  •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10
  • 版次 1
  • ISBN 9787801416001
  • 定价 2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86页
  • 字数 150千字
【内容简介】
对中先生是一位知名学者,他对日中文化的渊源关系有深入的研究。接触他的人无不被他那种对中国文化的炽热情怀所感动!先生发起并领导了“在日本中国历史文物保护协会”,对流寓到日本的中国文物非常关注,《至宝·千年之旅》一书就是他研究中国瓷器的重要成果。这是以雨过天青觚为标本研究柴窑的一本专著,也许会给人以石破惊天的感觉!

  柴窑,相传为五代后周世宗柴荣的御窑,其器皿“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由于窑址没有发现,所以世人对于柴窑及其制品的存在便产生了疑问,其命运就像秘色瓷在法门寺地宫出土以前一样,成了一个历史之谜。谜总是需要破解的,“金百有声,不动不鸣;管萧有音,不吹无声。”对中先生便是破解这历史之谜的学者。
【目录】
第一章  相遇

  不可思议的蓝色陶瓷器

  古代美术商业界的“处子”

  狗盆变三百万日元的故事

  日本存有大量中国陶瓷器

  名门出来的,身份不明的“花瓶”

  中国陶瓷器估值的两个要点

  从没见过类似的作品

第二章  愈发难解的谜

  众多专家,仍然是“不知道”

  中国陶瓷器史上最大的谜

  后代的仿制品也有国宝级的价值

  证明假设遇到的难题

  既不能肯定,也无法否定

  与雷诺阿或毕加索相匹敌的市场价值

  柴窑一片值千金

  同时具有“唐朝”和“北宋”的风格意味着什么

  上海博物馆的原学艺员说的一句话

  与“御用”相当的家境背景

  “附有折纸”的原本意思

  被丰臣秀次授予的“古笔”的名字

  由明朝皇帝赠送给足利义满

第三章  历史上的“柴窑”

  陶瓷器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使用了彩釉的原始陶瓷器的产生

  越州窑的神秘色彩——青瓷

  白瓷和唐三彩

  宋代的“五大名窑” 

  汝窑——排名第一的北宋青瓷

  钧窑——色彩复杂的青瓷

  官窑、哥窑——南宋的青瓷

  定窑——白瓷的名作

  龙泉窑、建窑——日本人最喜欢的名窑

  元、明、清时代——景德镇的全盛期

  日本接受“唐物”——茶文化

  日本小说中描绘的柴窑

  从北京送来的“天蓝色”的古代陶瓷

第四章  验证

  空棘鱼的大发现

  从历史文献得知的简介

  后周皇帝柴荣所追求的“青”色

  追求“青”的中国瓷器和德国麦森瓷器的共通点

  “觚”为何物

  发自何处的美妙“鸣声”

  外观上的特征与文献完全一致

  修复痕迹的验证

  复制所有历史名品的清王朝

  两个“孔雀绿釉花觚”的真面目

第五章  科学鉴定,然后给予定论

  探索“没有亲眼见过的事物”之本来面目

  找不到否定的材料

  所谓鉴定家的年代推定精度

  根据“热发光法”来进行年代测定

  美术工作者不进行科学鉴定的理由

  好,去牛津吧

  一个月后的“结果发布”

  干分之一的奇迹

  如果不是柴窑的话那又是什么

  男性化的钧窑,女性化的砦窑

  可能为柴窑的乾隆陶枕

  北宋钧窑的始祖——柴窑

  柴窑既不是“传说”也不是“幻想”

后记

翻译本书的经纬

附注

关于“青百合花瓶”的英文说明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