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书读史说廉凤凰出版社9787550636040金荣林 策划;朱华明、倪培翔 主编
  • 正版书读史说廉凤凰出版社9787550636040金荣林 策划;朱华明、倪培翔 主编
  • 正版书读史说廉凤凰出版社9787550636040金荣林 策划;朱华明、倪培翔 主编
  • 正版书读史说廉凤凰出版社9787550636040金荣林 策划;朱华明、倪培翔 主编
  • 正版书读史说廉凤凰出版社9787550636040金荣林 策划;朱华明、倪培翔 主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书读史说廉凤凰出版社9787550636040金荣林 策划;朱华明、倪培翔 主编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

15.71 6.5折 24 全新

库存1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金荣林 策划;朱华明、倪培翔 主编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ISBN9787550636040

出版时间2023-1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24元

货号29666291

上书时间2024-10-23

祥云图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

        李雪梅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古籍是取用不竭的智慧宝库,有关廉政、廉洁的故事在典籍中屡见不鲜。

      “廉”是古代为官之本。《周礼·天官》言平治官府、评判群吏的标准有六,依次为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即要求为官者在保持清廉本分的同时,应力求做到政绩优异、才能出众、忠于职守、公正无私、守法不失、明辨不疑。而这些载于典谟的为官之道,后来也成为贤官能吏持守的法则。在二十五史中,“廉”字出现频率较高的为《史记》、《汉书》、两《唐书》、《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其在诸书的“列传”部分占较大比重。可证在古代史书中,“廉”是评判官员贤能的重要指标。

      “廉”也是古代君子的操守,以及治国之基础。管子认为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管子·牧民》)。欧阳修认为公正清廉乃“士君子之大节”(《廉耻论》)。而对明清官员来说,最熟悉的莫过于遍布于衙署中的“公生明,廉生威”官箴刻石。

       对常人而言,“廉”言易行难,故而也出现了诸如“廉石”“廉泉”之类的比附传说。古代的廉政、廉洁故事之所以感人,多因为这些故事的主人公严于律己,品性坚洁,不为物累,“出淤泥而不染”, 在追名逐利的世风中尤显难能可贵。

       如何在自律的基础上辅以他律,使“廉”成为一种常态,也是古代政治家不断思考的问题。汉唐流行的举孝廉,宋元强调的以俸禄养廉,并增设廉访使者、肃政廉访使等职官,都体现出对“廉政”的制度性思考和建设。

       读史明智, 知古鉴今。我们期望流传于世的贤臣循吏故事,少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典型,多些可亲可近的榜样。当廉政成为制度化的常态时,廉守明牧的故事可能越来越少,但距人们追求向往的清明治世,应该越来越近了。

       是为序。



导语摘要

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在中国古代的施政实践中,清廉观念的养成由来已久。传统廉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文献著录了大量彪炳史册的榜样人物与清廉事迹。 孙叔敖、公仪休、子罕、杨震、刘宠、陆绩、包拯、于谦、于成龙等的事迹千古流芳。“廉”是古代君子修身、为官的内在要求,也是治国理政的基础。《读史说廉》撷取其中20位 典型人物与史实,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维度,辅以精妙的插画、生动的讲解、有趣的延伸阅读和名言警句,多层次、多维度阐发了传统文化中的清风廉韵。



作者简介

金荣林,凤凰集团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朱华明,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倪培翔,编审,凤凰出版社社长。



目录


一、静以修身
—漫谈修身与廉文化的互动
清 孔子无功不受禄
心 公仪休拒收献鱼
为 子罕不贪宝玉
治 陆绩廉石压舱
本 吴隐之不惧贪泉


二、清白遗子孙


——漫谈齐家与廉文化的互动
直  羊续悬鱼拒贿
道  胡威诘父受绢
是 陶母退鱼教子


身 况钟不报私恩


谋 于成龙日啖青菜


三、直哉惟清


——漫谈古代施政实践中的廉文化
史 杨震暮夜却金
册 诸葛亮不治产业
有 袁聿修不受升酒
遗 裴侠不取丁庸
训 刘温叟厚酬拒礼


四、少年揽辔澄清意


——漫谈传统廉文化的世界意义
毋 刘宠只取一钱
贻 杜暹辞纸埋金
来 包拯不持一砚归
者 于谦清风两袖


羞 杨继宗不取一文



后 记



内容摘要

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在中国古代的施政实践中,清廉观念的养成由来已久。传统廉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文献著录了大量彪炳史册的榜样人物与清廉事迹。 孙叔敖、公仪休、子罕、杨震、刘宠、陆绩、包拯、于谦、于成龙等的事迹千古流芳。“廉”是古代君子修身、为官的内在要求,也是治国理政的基础。《读史说廉》撷取其中20位 典型人物与史实,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维度,辅以精妙的插画、生动的讲解、有趣的延伸阅读和名言警句,多层次、多维度阐发了传统文化中的清风廉韵。



主编推荐

金荣林,凤凰集团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朱华明,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倪培翔,编审,凤凰出版社社长。



精彩内容

       一、静以修身

       ——漫谈修身与廉文化的互动

      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廉文化是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梳理传统廉文化,辩
证地挖掘其当代价值,需要对传统廉文化进行创造性
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既是时代需要,又是内在需要,
更是新时代开展廉洁文化建设、夯实传统文化根基的
现实需要。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廉文化因子,《大学》中有
经典的阐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
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
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
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
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
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对传统廉文
化进行归纳,廉的精髓体现在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等几个不同层面,从修身文化、家风建设、治理
国家以及社会文化等维度梳理,蕴含了从廉政思想的
内化认同到个人行为的正己修身,再到家风养成、治

国安民,最后达到天下太平这样一个由认知到践行、
由个体到组织、范围扩大的实践过程。

      廉在个体层面,强调的是个人的操守,《管子·牧
民》中“礼义廉耻”中的“廉”就是很好的例子。在
修齐治平的过程中,修身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
人处事之根本、社会行为之基础,也是层层递进和次
第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出发点。提到修身,
人们往往会想到诸葛亮《诫子书》中那句“静以修
身,俭以养德”。其实,“修身”一词,最早见于《墨
子·非儒》:“远施周偏,近以修身。”“修身”即努力
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
从传统廉文化视域审视修身,强调的是廉对为人处
世的基本要求。

      从道德修养角度看,修身作为传统廉文化中的高
尚人格准则,在个体道德修养上起着重要的教化作用。
古代先哲们视修身为实现个人小我和社会大我的起点,
将修身作为传统廉文化的微观层面和底层逻辑,我们
耳熟能详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俭,德之
共也。侈,恶之大也”、“吾日三省吾身”等先贤诸子
的阐述,正是清心养廉、戒奢成廉、慎独促廉的不同
侧面。具体说来,“清心养廉”是个人由少私寡欲、清
本断流实现内心的恬淡和安宁,体现了“静以修身”

 的内心层面;“戒奢成廉”则是戒除过高的物质欲求,
体现了“俭以养德”的物质层面;“慎独促廉”则是自
我省察的慎独自砺,体现了通过反思,实现修正错误、
独善其身的过程。

      本书中的修身故事,如孔子认定君子作出贡献才
能接受俸禄,公仪休保持廉洁自律而克制自己爱吃鱼
的欲望,子罕以不贪为自己的“宝物”,陆绩借有形的
石头作为人生航途的自重,还有吴隐之不惧饮用贪泉
水而不廉洁等等。常人无法拒绝功名利禄、自身喜好
的诱惑,而往圣先贤却更看重“廉”这种修身品质对
自己内心修为的重要性。先贤注重清心养廉,讲究廉
洁自律,追求人格完善,这也是清白做人、慎独克己
的必然追求。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