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的本性与地位:前期维特根斯坦论自我与唯我论
  • 自我的本性与地位:前期维特根斯坦论自我与唯我论
  • 自我的本性与地位:前期维特根斯坦论自我与唯我论
  • 自我的本性与地位:前期维特根斯坦论自我与唯我论
  • 自我的本性与地位:前期维特根斯坦论自我与唯我论
  • 自我的本性与地位:前期维特根斯坦论自我与唯我论
  • 自我的本性与地位:前期维特根斯坦论自我与唯我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自我的本性与地位:前期维特根斯坦论自我与唯我论

有轻微水印

115 八五品

仅1件

河南信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弢 著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2

上书时间2024-05-15

瀚霆书屋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徐弢 著
  •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3
  • 版次 1
  • ISBN 9787216080682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4页
  • 字数 26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自我与唯我论问题是前期维特根斯坦形而上学思想的核心,也是解开其形而上学思想扭结的钥匙。本书从前期维特根斯坦对自我独特哲学理解出发,集中地论述了他的自我观,以此深入地剖析了他在前期逻辑哲学笔记以及《逻辑哲学论》中对于唯我论的特殊处理的根据和缘由,分析了其中的逻辑和语义根据,以及他的唯我论思想与其整体哲学思想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前期维特根斯坦的自我和唯我论思想作出相应的评价。
【作者简介】
  徐驶,男,1983年生,安徽省潜山县人,哲学博士,现为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暨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讲师,主要从事英美分析哲学、中西文化比较研究。2005年与2008年先后在安徽大学获得哲学学士和哲学硕士学位;2011年在南开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2009-2010年曾到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哲学系访学交流。现主持教育部青年项目与湖北省教育厅项目各一项,参与编写教材一部,在《学术月刊》、《自然辩证法研究》、《学术界》、《南京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篇。
【目录】
1引言
2前期维特根斯坦论“主体”——“自我”
2.1思维的主体——表象的主体
2.1.1命题学说回顾
2.1.2维特根斯坦论心理学命题
2.1.3罗素的“多元关系判断理论”与维特根斯坦的批评
2.1.4心理学命题的最终分析与思维主体的消失
2.2形而上学主体——哲学的自我
2.2.1作为世界界限的形而上学主体
2.2.2分离主体与视野隐喻
2.2.3自我进入哲学——“世界是我的世界”
2.3属于自我的意志主体
2.3.1意志的两重区分:作为现象的意志与作为伦理载体的意志
2.3.2意志主体和世界之间的关系:“我的意志是世界的意志”
2.3.3设置意志主体的最终目的:解决人生意义与幸福问题

3前期维特根斯坦论唯我论
3.1唯我论概述及叔本华与罗素关于唯我论的观点
3.1.1唯我论的一般定义与理论内容
3.1.2唯我论的基本分类与界定
3.1.3叔本华关于唯我论的观点
3.1.4罗素关于唯我论的观点概述
3.2唯我论的命意与真理
3.2.1维特根斯坦所谓“唯我论的命意”指什么
3.2.2判定唯我论中真理的钥匙有哪些
3.2.3一唯我论中的真理与洞见
3.3唯我论、不可说与显示
3.3.1前期维特根斯坦对言说与显示的划分
3.3.2唯我论与不可说
3.3.3唯我论与显示
3.4唯我论、唯心论与实在论
3.4.1严格贯彻的唯我论与纯粹的实在论
3.4.2从唯心论到唯我论再到实在论
3.4.3其他相关解读意见评析

4前期维特根斯坦唯我论思想与其前期思想的关系
4.1前期维特根斯坦唯我论思想与其逻辑哲学观之间关系
4.1.1前期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观概述
4.1.2唯我论的“自我”的理解与逻辑哲学观中的反对心理主义
4.1.3唯我论的不可言说和显示与镜像性的逻辑哲学观
4.1.4唯我论中的真理与逻辑哲学观中的形而上学基础
4.2前期维特根斯坦唯我论思想与思想划界之间关系
4.2.1前期维特根斯坦划界思想概述
4.2.2前期维特根斯坦划界思想和唯我论的关系分析(上)
4.2.3前期维特根斯坦划界思想和唯我论的关系分析(下)
4.3前期维特根斯坦唯我论思想与其伦理思想关系
4.3.1重要的“无意义”:前期维特根斯坦论伦理
4.3.2维特根斯坦对唯我论的同情与对伦理思考的统
4.3.3“唯我论与实在论的一致”与其对伦理学本质的理解一致

5前期维特根斯坦自我与唯我论思想的评价
5.1对维特根斯坦论述主体(自我)的评价
5.1.1批判西方传统哲学中的自我观
……
结束语
附录:从同情到批判——维特根斯坦唯我论思想转变之路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