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成新正版包邮】红顶商人胡雪岩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9成新正版包邮】红顶商人胡雪岩2

12.08 3.8折 32 九品

仅1件

江苏盐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阳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54394

出版时间2012-08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2元

货号9787539954394

上书时间2024-05-10

书友kw2869753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红顶商人胡雪岩(2)》:信誉即生意。
讲透中国传统政商关系的至高经典。
从店伙计到大清首富花了30年,从首富到倾家荡产只花了3天。
经商的看到生存的安全边界;从政的看到权力的雷区所在。
本书出版40年来,一直被视为胡雪岩研究的至高经典。
本书出版40年来,累计加印百余次,总销量突破1000万册。
当代知名度最高的历史小说家高阳经典代表作。
中国著名企业家王石、冯仑、潘石屹、马云都是该书忠实读者。
冯仑精研《红顶商人胡雪岩》(作者高阳)20多年,视此书为“商界生存手册”。

作者简介
高阳(1926~1992),有名作家,以历史小说著称,为当代作品发行量优选的作家之一,历来有“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的美誉。
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的真实,又擅长编故事,读起来轻松畅快,于生动诙谐之中,带领读者一窥历史的本来面目。

目录
第一章  用十万银子做五十万银子的生意
第二章  官场、洋行、江湖联手,才是大生意
第三章  胡雪岩义兄接任海运局一把手,为军火押运开门路
第四章  胡雪岩的心腹陈世龙,湖州之行遭遇意外风波
第五章  胡雪岩公事家事一把抓,三天之内事事妥帖
第六章  结亲也能结出商机,胡雪岩谋划药材生意 
第七章  为结交战略合作伙伴,胡雪岩在赌场设局做人情
第八章  市面骤起大变故,胡雪岩多方周旋渡过危机
第九章  帮靠山找更大的靠山,胡雪岩层层加固官场关系 

内容摘要
 大清首富胡雪岩,幼时家贫,替人放牛为生;稍长,入钱庄干杂活,扫地、倒尿壶,得老板赏识,提为跑街;遇贵人王有龄(浙江巡抚),资助其开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很快成为杭州巨富;王有龄兵败自杀,胡雪岩改投新任闽浙总督左宗棠门下,长袖善舞,眼光独到,囤积居奇,操纵市场,垄断金融,操办洋务,阻击外商,筹措军饷,30年间扶摇直上,直至富甲天下,得慈禧赏黄马褂穿,赐紫禁城骑马,授二品官衔,大富大贵,无人能比;更乐善好施,赢得“胡大善人”的美名。
一夜之间风云突变,慈禧下令革职抄家,积攒多年的隐患全面爆发,三天之内一贫如洗,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两年后郁郁终老,埋骨乱石丛中。胡雪岩一生谨守“戒欺”与“真不二价”的经商原则,所向披靡,显赫一时,其辉煌成就被后人尊为一代“商圣”;但皇权无边,必然无情,商人的命运并不在自己手中。
翻开《红顶商人胡雪岩(2)》(作者高阳),了解官僚体制下,一代商圣的天才与宿命。
《红顶商人胡雪岩(2)》出版40年来,一直被视为胡雪岩研究的至高经典。

主编推荐
★《红顶商人胡雪岩2》:信誉即生意。
★讲透中国传统政商关系的至高经典。
★从店伙计到大清首富花了30年,从首富到倾家荡产只花了3天。
★经商的看到生存的安全边界;从政的看到权力的雷区所在。
★本书出版40年来,一直被视为胡雪岩研究的至高经典。
★本书出版40年来,累计加印百余次,总销量突破1000万册。
★当代知名度优选的历史小说家高阳经典代表作。
★中国有名企业家王石、冯仑、潘石屹、马云都是该书忠实读者。
★冯仑精研《红顶商人胡雪岩》20多年,视此书为“商界生存手册”。

精彩内容
 拜罢起身,彼此肩上的感觉便都不同了,嵇鹤龄是减轻而胡雪岩是加重。“大哥!”他说,“你尽管放心到新城去,专心一致办事,家里一点都不用记挂,一切都有我!”“那自然要托你。”嵇鹤龄又说,“不过眼前有瑞云在,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我走了,你也赶紧动身到上海去吧!早去早回,我们换帖子请客。”“好的,我晓得,一路顺风。”胡雪岩离船登岸,坐轿进城。等王有龄到家,他接着也到了他那里,脸上是掩抑不住的笑容,王有龄夫妇都觉得奇怪,问他什么事这么高兴。
“你们两位再也想不到的,就雪公上了岸那一刻工夫,我跟鹤龄拜成把弟兄了。”“太好了!恭喜,恭喜!”王有龄对他妻子说,“太太,这一来我们跟鹤龄的情分也不同了。”“真成了一家人,至亲好友,原是越多越好。”“说到这一层,我倒想起来了。”胡雪岩从马褂口袋里摸出个红封套递向王太太。
她不肯接:“这是什么?”“瑞云的聘金。”话没有完,王有龄先就乱喊:“不行,不行!这怎么好收他的?你还给他。”“慢慢,你不要吵!”王太太挥挥手说,“我先要问问清楚,瑞云怎么样?她自己答应了没有?”“看样子是千肯万肯的了。”“哪有这么快?”王太太不信,“她到底怎么说的?”“这也用不着明说。”胡雪岩把昨晚上的情形讲了一遍,这些眉目传情、灵犀暗通的事,本来就是最好的话题,胡雪岩又有意刻画入微,所以把王有龄夫妇听得津津有味,都是微张着嘴,耸起两面唇角,随时准备放声大笑的神态。
“差也差不多了。”等他讲完,王有龄点点头说。
“到底不是什么‘千肯万肯’,总还要我来说两句,她才会松口.”“拜托,拜托!”胡雪岩拱一拱手,趁势又把红封套递了过去。
王太太已经接到手里,王有龄一把夺了回来,塞回胡雪岩:“这不能收的。”“没有什么不能收。”王太太接口,“我们瑞云是人家聘了去的,不是不值钱白送的。兄弟,你把聘金交给我,我另有用处。”“你有什么用处?”王有龄大为不悦,几乎要跟太太吵架了。
“我说给你听!”王太太的声音也很大,“瑞云一份嫁妆归我们预备。这一千两银子,我另外交给她,是她的私房钱。请问王大老爷,可以不可以?”王有龄的表情立刻改变了,歉意地笑着,却用埋怨的语气回答:“太太,你何不早说?”“现在说也不晚。”王太太拿着红封套,得意地走了。
“雪岩!”王有龄略有忧色,“我们先商量一下,万一嵇鹤龄此去无功,下一步该如何?”“先抚后剿”的宗旨是早已定好了的,抚既不成,自然是派兵进剿,何须问得?但胡雪岩了解他的内心,便不肯这么回答,只说:“你不必过虑!鹤龄跟我说过,无论如何,自保之策,总是有的,可见得他极有把握。而且,人逢喜事精神爽,他此去没有后顾之虑,专心一致对付公事,当然无往不利。”听他侃侃而谈,声音中极具自信,王有龄不知不觉受了鼓舞,愁怀一
放,连连点头。
“还有,雪公,”胡雪岩又说,“你正鸿运当头,瑞云也要托你的福,她又是一副福相,看起来必有帮夫运,所以鹤龄一定马到成功。瑞云迟
早是个‘掌印夫人’!”这一说,王有龄越发高兴,“不错,不错!我也觉得,这无论如何不是倒霉的时候。”他又说,“等鹤龄功成回省,我一定力保他接归安县。
这个缺,一年起码有五万银子进账。”胡雪岩心想,归安县现在由王有龄兼署,保了嵇鹤龄,就等于从他自己荷包里挖五万银子出来。一时慷慨,终必失悔,却又是说不出的苦。朋友相交,到了这地步一定不能善始善终,倒要劝一劝他。
“归安是一等大县,只怕上头不肯。如果碰个钉子,彼此不好,我倒有个想法。”“噢!你说,一定是好主意。”“你看是不是好主意?”胡雪岩说,“海运局的差使,你又兼顾不到,何不保鹤龄接替?”“啊!”王有龄恍然大悟,“对了!这才是一举数得。”胡雪岩懂他这句话的意思,这一举数得就包括了他的便利在内。嵇鹤龄接替海运局的差使,他经手的几笔垫款、借款,料理起来就顺利了。
“准定这么办,”王有龄又问,“你哪天走?”“至迟后天一定要走了。”“那好,你办完了事就回来。”王有龄放低了声音说,“我托你带笔钱去。”带给谁?心照不宣,胡雪岩只问:“带多少?”“给她二三百两银子吧!”“知道了,我替你垫付二百两,回来再算。”于是胡雪岩回家重整行装。第二天抽出工夫来,亲自上街买了好些茶食,去探望嵇鹤龄的子女。只见瑞云把那六个孩子料理得千干净净,心里大为宽慰。他跟嵇鹤龄拜把子的事,没有跟他的儿女说,却跟瑞云说了。
正在谈着,来了位意想不到的“堂客”,是王太太。
她的来意,胡雪岩明白,他没有理由妨碍她们谈正事,便笑笑走了。
一到松江,仍旧在出四鳃鲈的秀野桥上岸,胡雪岩没有带跟班,却有许多零零碎碎的行李,多是些杭州的土产,但他不怕照应不了。叫船家找了轿子和挑夫来,关照到通裕米行,那就连价钱都不用讲。因为“车、船、店、脚、牙”虽然难惹,却也十分开窍,通裕米行的后台是谁,码头上没有一个人不晓得,也没有一个人不买账。
到了通裕,却好遇见陈世龙在门口,一见面就说:“胡先生,我天天在盼望,为啥到今天才到?”“说来话长。”胡雪岩问道,“尤五哥在不在松江?”“昨天晚上刚从上海回来。”“好,进去再说。”通裕的人听见声音也迎了出来,代为开发轿子挑夫,把他奉为上宾,同时赶紧派人去通知尤五。P2-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