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爸爸丰子恺
  • 我和爸爸丰子恺
  • 我和爸爸丰子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和爸爸丰子恺

6 1.7折 35 九品

仅1件

辽宁沈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丰一吟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5

夕阳正好123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丰一吟
  •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0
  • 版次 1
  • ISBN 9787530650233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7页
【内容简介】
本书是《潇洒风神》的“姊妹篇”。《潇洒风神》与《我和爸爸丰子恺》除了历史上的事实必然同样介绍外,写的角度完全不一样。前者较全面地提到爸爸的作品,也介绍了他的艺术观;后者则较多叙述生活上的事。

  如果要想在现代找寻陶渊明,王维那样的人物,那么,就该是丰子恺了吧。他被人认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他多才多艺,会弹钢琴、作漫画、写随笔,而他艺术家的真率,对于万物丰富的爱,和他的气品、气骨,都使得他在庞杂诈伪的海派文人之中,有鹤立鸡群之感。本书是《潇洒风神》的“姊妹篇”,是丰子恺女儿丰一吟女士的最新力作,主要讲述了丰子恺的生平事迹。
【作者简介】
丰一吟,      1929年5月生于浙江省石门镇(今属桐乡市)。       1943至1948年就读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应用美术系。       1951年起先后就读于上海苏侨俄专和中苏友协俄文学校。此间任上海万叶书店编辑,从事俄文翻译(笔译)工作。先后译校约300万字。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缘缘堂时期

 爸爸总是有胡子的

 家里分两派

 李家大妈

 接待寺

 十二年住十三处

 六年“华屋”

 一天之内改变了称呼

 缘缘堂的夏天

 我也住过“行宫”

 弟子鲍慧和

 丰同裕染坊

 满娘

第二章  沙坪小屋时期

 一天之内石门顿成死市

 宁为流亡者不当亡国奴

 晒太阳“偷”萝卜

 决心去长沙

 到萍乡被挽留住了

 以五寸不烂之笔抗敌

 《护生画集》

 从长沙到桂林

 独秀峰前谈艺术

 崇德书店

 一只新枚酒一杯

 泮塘岭村居

 宜山用警报欢迎我们

 “艺术的逃难”

 都匀一月

 遵义罗庄

 课儿

 星汉楼

 我家第一桩喜事

 遵义的往事纪实

 沙滩上的惨事

 贵州访旧

 逃难最后一站——重庆

 风生书店

 刘家坟

 沙坪小屋

 京剧迷

 重庆时期的交游

 外婆永远离开了我们

 终于胜利了

第三章  湖畔小屋时期

 比逃难还辛苦

 终于踏上了江南的土地

 湖畔小屋

 京剧缘

 弟子胡治均

 在台湾天

 南国之行

第四章  日月楼时期(上)

 共和国诞生

 苦学俄文

 日月楼中日月长

 耳目一新

 外公纸

 阿咪

 白头今又译“红楼”

 我家第一台电视机

 困难时期

 日月楼鼎盛时期

 有朋自远方来

第五章  日月楼时期(下)

 当时只道是寻常

 终于向《阿咪》开炮了

 “说明他们已束手无策”

 好像在搞地下活动

 “日月楼”只剩一半了

 护生画出事了

 烧《护生画集》

 无穷尽的批斗

 运交华盖欲何求

 “隔离审查”

 一对可怜的青梅竹马

 日月楼中的邻居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枕边雪和半盆水

 “未须寂寞养残生”

 “寂寞便是福”

 “地下活动”

 千呼万唤始出来

 最忆是杭州

 旷世巨著《护生画集》

 卷土重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

 暂时脱离人世

第六章  人去楼空魂永在

 向爸爸道别

 重见天日

 妈妈也走了

 重逢缘缘堂

 爸爸魂归故里

 潇洒风神永忆渠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