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事诉讼理论与制度
  • 民事诉讼理论与制度
  • 民事诉讼理论与制度
  • 民事诉讼理论与制度
  • 民事诉讼理论与制度
  • 民事诉讼理论与制度
  • 民事诉讼理论与制度
  • 民事诉讼理论与制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事诉讼理论与制度

8.88 1.0折 88 八五品

仅1件

天津宝坻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艳丽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74

上书时间2024-09-19

瀚悦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艳丽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2
  • 版次 1
  • ISBN 9787519700461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8页
  • 字数 66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秉承著作与教材双重风格,依据2012年《民事诉讼法》和2015年zui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遵循我国民事司法改革政策导向,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事诉讼理论和立法经验,从前沿、规范、新颖、实用的角度,对民事诉讼基本理论与制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既适合法学研究生研习使用,也适合理论及实务部门参考使用。 

全书分为基本理论、基本制度、证据制度、诉讼程序4编,共22章,从体系化和问题化的角度,揭示了中外当代民事诉讼理论的新发展,着重分析了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新修制度。在内容上立足民事诉讼理论主流观点,同时兼顾问题的前沿性和争论性,力求做到覆盖全面、分析透彻,以利于读者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开发性思路的发挥。
【作者简介】
张艳丽,山东威海人,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民事诉讼法、破产法、司法制度。出版《诉讼程序与制度前沿专论》、《民事诉讼法》、《破产欺诈法律规制研究》等专著和教材多部。曾在《中国法学》、《政法论坛》、《法学》、《法学杂志》、《政法论丛》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持中国法学会“中国统一社会调解法立法研究”和“企业重整法律制度适用研究”等部级课题项目4项,获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教育教学科研奖2项。撰写本书第一编、第二编第六章、第四编第十六章。 

于鹏,山东济南人,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研究领域为民事诉讼法、证据法、司法制度。出版专著《民事诉讼证明妨碍研究》、《信息安全立法比较研究》,主编或参编教材4部。曾在《法律适用》、《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人民法院报》等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事诉讼证明妨碍救济制裁制度研究”,参与国家ji、省部级等课题研究9项。撰写本书第二编第七、八、九、十章、第三编。 

周建华,湖南涟源人,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研究领域为民事诉讼法、纠纷解决学、比较法学。出版专著《司法调解:合同还是判决?——从中法两国的比较视野出发》,《法国司法前沿》执行主编,在《法学家》、《当代法学》、《清华法学》、加拿大拉瓦尔大学《法学杂志》等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民事诉讼调解立法修改研究”,参与国家ji、省部级等课题研究2项。撰写本书第四编第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章。
【目录】
第一编基 本 理 论 

第一章民事纠纷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一、民事纠纷与纠纷解决机制 

二、民事纠纷解决的典型方式 

三、民事纠纷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第二章民事诉讼目的 

一、民事诉讼目的的相对性 

二、民事诉讼目的的含义和现实意义 

三、民事诉讼目的的学说溯源及评析 

四、民事诉讼目的的确立基础 

五、民事诉讼目的论在我国的发展和选择 

第三章民事诉权 

一、现代诉权理论及实效化 

二、民事诉权的学说演变 

三、现代民事诉权理论的转型 

四、现代民事诉权的构成要件 

五、我国民事诉权的保护与规制 

第四章民事诉讼标的 

一、诉讼标的的论争 

二、诉讼标的学说评述及发展动向 

三、“诉讼标的相对论”的产生和发展 

四、我国民事诉讼标的理论及思考 

第五章民事诉讼既判力 

一、问题的提出 

二、既判力的沿革和含义 

三、既判力的根据、本质、功能和作用 

四、既判力的范围与适用 

第二编基 本 制 度 

第六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一、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二、诉讼平等原则 

三、辩论原则 

四、诚实信用原则 

五、处分原则 

六、法院调解原则 

七、检察监督原则 

第七章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一、合议制度 

二、回避制度 

三、公开审判制度 

四、两审终审制度 

第八章管辖制度 

一、法院跨行政区划管辖民事案件的意义与实践 

二、级别管辖 

三、地域管辖 

四、协议管辖 

第九章当事人制度 

一、引言 

二、公益诉讼 

三、第三人撤销之诉 

四、代表人诉讼 

第十章诉讼保障制度 

一、民事保全程序 

二、送达制度 

第三编证 据 制 度 

第十一章证据制度的基本问题 

一、发现真实应否成为证据制度的根本目的 

二、认识论应否成为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 

三、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第十二章诉讼证据 

一、证据种类的立法修改及反思 

二、专家辅助人参与民事诉讼的若干问题 

三、书证提出命令制度 

第十三章诉讼证明过程 

一、举证时限制度及其适用 

二、证据的质证 

三、证据的认证 

第十四章证明标准 

一、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证明标准 

二、有关证明标准的论争 

三、对证明标准功能的反思 

第十五章证明责任 

一、证明责任的内涵 

二、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 

三、侵权损害赔偿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 

第四编诉 讼 程 序 

第十六章民事诉讼程序结构的类型化 

一、现代民事诉讼程序类型化的依据 

二、当代其他国家和地区民事诉讼程序类型化的借鉴 

三、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类型化的设置 

四、结语 

第十七章第一审程序 

一、普通程序 

二、简易程序和小额程序 

第十八章第二审程序 

一、2012年立法修改 

二、功能的缺失 

三、改革探讨 

第十九章再审程序 

一、我国再审程序的发展 

二、两次立法修改 

三、未来改革 

第二十章法院调解 

一、立法沿革 

二、从衰落到复兴 

三、调解的改革探讨 

四、调解的现代化改革 

第二十一章非讼程序 

一、“非讼程序”取代“特别程序” 

二、非讼程序的立法模式 

三、非讼程序的适用 

四、争讼法理与非讼法理的交错适用 

第二十二章执行程序 

一、《强制执行法》的单行立法 

二、民事执行权辨析 

三、民事执行权的配置 

四、民事执行改革 

五、民事执行权的制约与监督 

六、执行救济 

主要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