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寅藏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美寅藏壶

430 9.0折 480 全新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墨山堂 编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ISBN9787547933206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精装

定价480元

上书时间2024-07-02

宏轩图书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本书为新加坡著名收藏家张美寅先生所藏紫砂壶精品百余把,主要由中国紫砂艺术大师李昌鸿夫妇制作。
李昌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37年生,“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得主,对紫砂文化研究和产业发展有突出贡献。他曾荣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成为当代紫砂首次在国际上荣获大奖的艺术家。沈蘧华,李昌鸿夫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多为夫妻合作,在国内外屡获大奖。
李昌鸿、沈蘧华夫妇制作的这些紫砂壶造型优美,制作精良,其中还有二十余件有包括谢稚柳、程十发、贺友直、王明明等名家作画、书写、题字,极具欣赏和收藏价值。由于张美寅先生已经去世,故此书主要由其后人编撰,并由“中国最美的书”设计师陈楠担纲整体设计,体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艺林堂主人张美寅先生(1950—2021),1950年出生于中国泉州,1995年开始学习摄影,为英国皇家摄影学会博学会士、新加坡影艺研究会荣誉会长,曾荣获新加坡国家文化奖。张美寅先生雅好书画收藏,近代名家皆有涉猎、20世纪90年代同谢稚柳、陈佩秋、程十发等沪上诸多书画名家相交好,所藏书画佳作颇丰。紫砂藏品亦为其一大收藏特点。
序(祝君波)
新加坡大藏家张美寅先生的藏壶集终于出版了,这让期待已久的藏界朋友深感欣慰。
说到紫砂壶、文人壶,自然要先说起中国的茶。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南至云贵高原连绵不绝的大山,东到沿海起伏不断的丘陵,树木葱茏,万物兴盛,茶就是大自然造福我们的不绝的神品。
据记载,神农尝百草其中包括茶,如此说来采茶、饮茶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历经数百代,传承有绪,茶不仅是人之生活必需品,更是融入中华文化的血脉之源。放眼四海,大江南的绿茶、福建武夷的乌龙、云滇的乔木普洱……
都已是中华文化的经典符号,下到百姓,上到帝王,无不以饮茶为赏心乐事。茶作为一种饮品,能解渴,解百毒,宜健康长寿。除此以外,还有药用价值,所以有一句话概括:茶行天地之精华,顺人生之根本。
在古代,“经”常用来指具有权威性、典范性的书籍或文献。而在我国盛唐时期的茶圣陆羽竟然写出了一本《茶经》,把饮食男女的茶,抬升到“经”的高度。一位茶圣,一本《茶经》,如同赞美杜甫为“诗圣”、王羲之为“书圣”一般,立刻把饮茶融入文化之中。这是令人反复体味而不得不服的事情。
据考证,全世界饮茶的国家和地区有一百多个,但把茗茶及其意境上升为神圣文化的,唯我中华。茶文化,包括茶道、茶精神、茶联、茶具、茶谱、茶诗、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博大精深。而茶具则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陆羽在《茶经》中列说茶具二十四种,殊为讲究。
茶具还被写入诗文中,在西汉时王褒的辞赋中已有提及,而唐人更是屡入诗中。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云“此处置绳床,傍边洗茶器”,已见当时饮茶的讲究。而北宋画家文同的诗句“唯携茶具赏出绝”,也描绘了茶具的妙用。
中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各异,除实用以外,更有玄妙的艺术价值,驰名中外。而其中,紫砂壶是最具特色、影响最广的一族。
紫砂以江苏宜兴的为最佳。宜兴古称“阳羡”,盛产极品红茶,又因当地出产的砂泥矿最为优质、细腻、色彩多元,如同景德镇瓷器依赖当地所产高岭土一般,独领风骚数百年。
宜兴紫砂壶传承数百年,以和泥、制壶、窑烧为三大环节,所出茶具在近千度高温之下,不含杂质,泡制茶叶终日不馊,是泡茶、饮茶的理想品具,为世间所公认。
明代,紫砂制作已极为讲究,对器具的设计已由单纯的实用走向形制的多元化,追求情趣和艺术。而此时出现了一代制壶高手时大彬,引领行业上了一个台阶。“时壶”在泥料中掺入砂,开创了调砂法制壶,又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泥片和镶接的新技术,对后世影响极大。时大彬后结识明代画家陈继儒、王时敏,受他们喝茶方式的影响,开始做小壶,并以书法落款、署明制作年款,被推为壶艺正宗,有“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的说词为证,时壶款式也有十余种之多。
但真正将紫砂壶由工匠壶推向文人壶,并形成一个高峰的是在清代乾隆时期。横空出世的陈曼生把诗书画与紫砂壶融为一体,使掌中器具有了乾坤气象。
在清以前,制壶人限于工匠,而从陈曼生起,渐渐走向了艺术。
陈曼生(1766—1822),名鸿寿,是乾嘉时代“西泠八家”之一,擅长诗、书、画、印。巧的是历史给了他创造的机遇:他被派驻宜兴担任县令,这是一个低级的官职,但却是清朝基层最重要的父母官。据史料记载,当地一代制壶名手杨彭年技艺高超,名冠一时,但欠缺文化。而陈曼生则擅长笔墨、精研书法绘画金石。陈、杨两人合作,给当时以及后世制壶拓展了一条新路。陈曼生把紫砂壶空间载体视作一方宣纸,在上面绘画、题诗,加以镌刻,将文人的才艺尽情地表现在每个紫砂壶上。于是一种新颖的文人壶由此开创。杨彭年有技艺,陈曼生有境界,这是千古绝佳的拍档。由此一种名为“曼生壶”的精品问世了。陈曼生的高超,不仅在杨彭年的壶上发挥才艺,还以自己的独到眼光,绘出了十八种壶的造型,让杨依此制作,史称“曼生十八式”,流之于后世,影响深广。
曼生壶之后,郭频伽、朱坚、瞿应绍、梅调鼎等文人也加入其中,以紫砂壶为载体,极尽诗书画之才情,也为后人留下了不少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从此,书画家在紫砂壶上题诗作画成为常态,紫砂壶进入了文人壶的时代。这也是今朝张美寅先生所藏文人壶之前奏曲。
近代中国,上海成了一大商埠、金融中心,文人墨客也相聚于此,加上与宜兴相距不远,上海成了茶叶、紫砂壶的最大出口地,海派书画与宜兴紫砂壶的结合,也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前些年一把顾景舟所制、吴湖帆所绘、徐孝穆所刻的精品壶,在京城拍出数以千万元的高价,就是这种文人壶融合的典范。另一位被誉为壶痴的丹青大家唐云,也喜收藏“曼生壶”,为推动壶艺创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将珍藏的八把“曼生壶”捐给艺术馆,成为茶界的佳话和物证。
改革开放,春风再起,中华文化以其绵久不绝的软实力再度风靡南洋,传入华人集聚的新加坡,掀起不小的波澜。
南洋华人,祖上大多来自广东、福建一带,天气炎热,饮茶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由此,书画热、茶文化热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再度兴起。一批收藏家应运而生,成为中华盛世收藏的重要动力。笔者于90 年代往来两地,是这一现象的见证人。当时新加坡河畔、乌节坊及后来的百利宫,画廊、工艺店集中,是大宗艺术品的重要集散地。
新加坡的收藏家有一大特点也是优点,就是注重收藏当时在世书画家、工艺师的精品力作。而大藏家张美寅先生无疑是其中参与收藏较早、成就较大的一位。
我与美寅先生有数面之交,加上阅读资料,始知他在产业之外,喜好收藏,尤以书画、邮票、紫砂壶最为心仪,时时关注,精心收集,成果相当丰硕。而收藏以外,又采集全套摄影设备,跋山涉水,辗转各地,拍摄风光景物,以情写景,与天地融为一体,成果斐然。
而美寅先生的收藏之中,又以紫砂一族着力甚多。他不奉行拿来主义、简单地拿钱买壶,而是亲自构思策划,投入组织创作之中。包括选择制壶人、壶的品名样式、请名家绘画题书刻制。前后数十年,洋洋大观,满目珍品,可把玩、品茗、珍藏,又传之于后世,意义不凡。
现在读者诸君欣赏到的这本壶集,包括张先生珍藏的百余把壶,制壶人为当代宜兴紫砂界的两位大师、一对情深伉俪。李昌鸿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曾任宜兴紫砂工艺厂总工艺美术师等职。从业五十余年,具有丰富的制壶经验、高端的艺术眼光和研究水准,由他设计、其夫人沈蘧华制作的“九头竹简茶具”于1984 年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其他作品多次荣获国际国内的金奖、银奖、一等奖;出版著作和作品集多部。沈蘧华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1955 年起师从顾景舟先生,并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作品屡获国际国内奖项,也是一位业界闻名的制壶高手。此画册中的作品,多由两位工艺大师所作,制作精良,款式多元。包括方壶、四方壶、春胜壶、环宝壶、秦权壶、瓠瓜壶、合欢提梁壶、合盘壶、扁壶、乳鼎壶、钟德壶、曼生提梁壶、橄榄壶、砖方壶、思源壶、一粒珠雍容壶、华贵壶、李氏井栏壶、方钟壶、雪华壶、高升帽壶、君德壶、竹节壶,以及九件孔雀茶具、五件卣方茶具等。此外,还有后起之秀李群所制壶一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昌鸿于制壶之外,也擅丹青,由他绘画并题的壶也有多把收入书中,这在宜兴制壶界并不多见。
这批茶壶的名贵在于高手制作后又沿续古代文人壶的传统,与书画大家合作,携手精绘诗书画,相得益彰,融一体之精妙,熠熠生辉。
参与绘画的前辈大师有程十发、贺友直、亚明等人,他们都是画坛的一代大家,作品具有传承性和开创性。其中程十发书画“山海天地”于宋款大提梁壶上,由前辈名师高手沈觉初刻制。亚明绘“煮茶”于提梁壶上。贺友直先生手绘的书画壶计六把,主题包括“老虎灶”“茶亦有道”“寒夜客来茶当酒”“阳羡茶香”“功夫茶”“画壶记事”。其中“老虎灶”一壶,精绘细描,勾勒上海旧时老虎灶泡茶的情景,最为难得。另有一把沈子丞画“意趣”、宋文治绘竹石、刘一闻所书的秤砣方壶,也值得一提。
当代大画家则以北京画院王明明院长最为入心,其所绘壶有30 余把,题材广泛、艺术高妙,与壶通体契合,成为一代妙品。如“羲之戏鹅图”“踏雪寻梅·竹篁寻幽”“竹林七贤”“南国胡姬花”“陶潜闲居图”“陆羽品茗图”“秋塘清逸”等,方寸之间,尽显人物神情、山川雅趣,是王先生于宣纸以外的独特表达,堪称一绝。此外,还有海派画家谢春彦的作品。印象较深的有“水流云在”“美实图”“有余”等,也是别有趣味的佳作。
如此,这批藏壶可谓集紫砂、丹青、书法和刻印艺术为一体,名家汇集,佳作纷呈,为艺坛、也为藏界留下一批难得一见的珍品,是学习、欣赏紫砂艺术的精良教材。
时过境迁,藏主美寅先生已仙逝有年。今由张夫人继承先生的遗愿,聘请海上著名设计师陈楠女士操刀,由上海书画出版社整理出版。除收入图片以外,又精拓图案铭文,汇成一集。是书无疑将传之后学,嘉惠同道。如此好事,当以
序赞之,并感谢张夫人对本人的信任。
祝君波
2023 年10 月于上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