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欢而散的文化聚会 孙宜学 9787533643584 安徽教育 2007-06-01 普通图书/综合性图书
本库所有图书均为正版二手图书
¥
5.56
1.9折
¥
29
九品
仅1件
作者孙宜学
出版社安徽教育
ISBN9787533643584
出版时间2007-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9元
货号1064722403596812304
上书时间2024-12-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前言
进入20世纪,一向闭关锁国的中国被迫慢慢敞开了大门,中外文化、文学的交流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恢复、丰富起来,拜伦、雨果、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杜威、罗素……在中国人面前打开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印度诗人、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泰戈尔就是在这股潮流中访问了中国,并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产生过很大影响的外国作家,他的来访重新使早就中断的中印文化交流焕发活力。泰戈尔是抱着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访华的,令人遗憾的是,这是伴随着一连串的误解的不愉快的交流,是一次不欢而散的文化聚会。在今天的人看来仍不免为这些误解而深表遗憾。
上篇翻译介绍
泰戈尔与中国的这次文化交流,是由他访华前中国文化界对其思想和作品的翻译介绍拉开序幕的。这一序幕大致分三个阶段徐徐拉开。
(一)
泰戈尔与中国的最早接触,开始于“五四”前后,这与他在1913年以英译的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直接关系。因为他的获奖,不仅印度人感到欢欣鼓舞,实际上整个亚洲都在为此载歌载舞——这毕竟是亚洲人第一次获得如此高的世界荣誉。
在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他在欧洲就已经获得了不少赞誉,得奖后不久,欧洲就掀起了盛况空前的“泰戈尔热”。而泰戈尔也频繁地被邀请到欧洲和美洲各国巡回演讲,到处宣传东方的精神文明。所到之处,万人称颂,一路鲜花和掌声。一时间,《吉檀迦利》成为欧洲最畅销的书。而英国女王也适时地授予泰戈尔爵士称号,锦上添花。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后,诗人对欧洲感到了失望,于是转而把拯救世界的希望寄托在美国和日本,并对这两个国家进行了多次访问。1914年之后,欧洲兴起的这股“泰戈尔热”传到了日本。众所周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两个主要影响源就是欧洲和日本,在这两个源头处兴起的这股“泰戈尔热”不会不影响到当时在国内或国外的敏感的中国知识分子。而泰戈尔作为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也必然让作为邻邦的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在翻译介绍他和他的作品时自然也就增添了一种特殊的感情。
据笔者掌握的材料,中国最早介绍泰戈尔的生平和思想的文章是1913年《东方杂志》(第10卷第4号)上发表的钱智修的文章《台莪尔之人生观》。该文介绍了泰戈尔的基本哲学思想,如关于痛苦、快乐、爱情的看法,并说泰戈尔思想的基本核心是“人类之趋向,由恶而驯至于善而已”。泰戈尔主张人们应该过一种“献身于理想、献身于国家、献身于人类之福利者”的生活,“台氏所谓善之生活,即人类全体之生活者”,“泰戈尔属于那种明知快乐而避之者,明知苦痛而求之者”,认为只有这样,人的生活才能获得较高的价值。文章盛赞了泰戈尔在生活和创作上那种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文章还附有一幅泰戈尔的像。而让人欣慰又不解的是,中国这第一篇介绍泰戈尔的文章,实际上远远比后来的一些只知道赞扬或批评的文章更全面,更有价值。
从1915年起,泰戈尔的作品开始出现在中国的报刊上。1915年10月15日,《青年杂志》第1卷第2号上发表了陈独秀用文言翻译的泰戈尔的诗集《吉檀迦利》中的四首诗,以《赞歌》为题,署名为达噶尔著。在“注”中陈独秀这样介绍泰戈尔:“达噶尔,印度当代之诗人,提倡东洋之精神文明者,曾受诺贝尔和平奖金,驰名欧洲。印度青年尊为先觉,其诗富于宗教哲学之理想。”其中除了把文学奖误当作和平奖外,其他介绍基本上是中肯的。
……
当然,在欢迎或批判的人群里,并非没有对泰戈尔文艺作品的分析与研究。欢迎者如徐志摩就不用说了,批评者如沈泽民也倾心承认:“台戈尔作为一个文学家是不错的,我们不能否认他的价值。他的诗如《园丁集》、《飞鸟集》等,含着温柔舒暇的南方情调;他的文如《人格论》、《人生之实现》等,证明他是一个最优秀的Stylist(文体家。——编者注);他的小说和戏曲,我虽没有仔细读过,可是就我读过的讲,确是值得介绍给中国青年的一种读物。”只不过与对泰戈尔作为哲学家的思想的探讨相比,国内对他作为文学家的身份关注较少而已。这并非因为他们无力谈这个问题或不重视这个问题,而是因为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基本上是一致的,基本承认泰戈尔在文学上的杰出成就。但也有人对此存在异议,代表者为闻一多。他在《泰果尔的批评》一文中就深刻地批评了泰戈尔诗的哲理性压倒了艺术性,认为他的诗的最大缺憾是“没有把捉到现实”,“他的艺术实在平庸得很”,“泰果尔的诗是清淡,然而太清谈,清淡到空虚了;泰果尔的诗是秀丽,然而太秀丽。秀丽到纤弱了”。但这样针对泰戈尔作品的批评毕竟太少了,大多数注意到泰戈尔作品的人多采取沈泽民的态度:“然而我们今天不是问这些事情,我们是问台戈尔的思想,对于今日的中国青年是否要得。”
实际上,泰戈尔对中国一直是怀着深情的,他一直是以满腔的同情和亲情在关注着中国。他反对战争,反对盲目崇拜物质进步的声音,他对中国人民发出的声音是亲切友善的,他希望和伟大的中国人民一起为迎接新时代的春天而共同努力,就像他在上海的第一次谈话中所说的:“我的希冀只在共同你们新来生命的动荡,共同你们的想望与欢欣。我求你们容许我的参加。我不是一个哲学家,你们只须当我诗人看待。在你们的心里替我预备着一个地位,不要在公开的讲坛上安置高座。我只求得你们的心,我要你们的情爱,不叫辜负这难得的时机。我相信你们的前途有一个伟大的将来,也就是亚洲的将来,我盼望那一天你们的民族兴起,表现你们内在的精神,那是我们共有荣华的一桩盛业。”实际上,泰戈尔不但在访华时是这样说的,他对中国一直是这样的态度。从这一点上说,当国内一些批判者把那些只有对敌人才说的话都泼到这位慈怀善心的好人身上时,我们这些后来者也难免感到难为情。
泰戈尔的这次来华在中国思想文化界引起的争论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大,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事件。这次论争也是当时国内正深入开展的新与旧、中与西文化论争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论争促进了中印两国思想、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发展,加深了国人对东、西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泰戈尔来华引起的争论,实际上也涉及到如何对待外来文化、文学这个中外文化、文学交流的根本性问题,其意义远远超出泰戈尔与中国,印度文化、文学与中国文化、文学的关系问题。这次争论的成败得失,对我们今天研究中外文化、文学关系,不失为一个可贵的参照。
作者简介
孙宜学,1968年生,复旦大学文学博士,2004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英文系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为同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已出版学术著作《现当代西方文学》(合著)、《外国文学专题研究》(合著)、《中外浪漫主义文学导引》、《浪漫的精神行旅——走近文学大师莫洛亚》、《雪泥上的鳞爪——中外文学论》、《泰戈尔与中国》等;译著《狱中记》《文学的哲学》《法国现代批评大师》《卢俊与浪漫主义》《美国的文明》等;主编大型学术丛书“中国大论坛丛书”、“西方近现代思想文化经典译丛”、“西方文库·家庭书架”等;在《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比较文学》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多篇。
目录
序 一次不欢而散的文化聚会 孙宜学
泰戈尔来华讲演精华
东方与西方之警醒——过缅甸时对华侨的讲演
诗人的使命——在上海的第一次谈话
从友爱上寻光明的路——在杭州各界欢迎会上的讲演
东方文明之危机——在上海各团体欢迎会上的讲演
东方文明之发扬——在南京东南大学的讲演
中国与印度是兄弟——在济南各界欢迎会上的露天讲演
创办和平之乡学校的历史——在北京英美协会欢迎会上的讲演
爱为济世良方——游北海时对中外人士的讲演
东西文化之精髓——在北京法源寺的讲演
我的诗人生涯——在北京海军联社的讲演
人类第三期之世界——在北京雩坛的讲演
中国画之观感——在北京画界同志会欢迎会上的讲演
你们要远离物质主义的毒害——在清华大学的讲演
余之革命精神——对北京青年的第一次公开讲演
巨人之统治及扑灭”巨人”——对北京青年的第二次公开讲演
东西文化之批判——在北京的最后讲演
佛教与东方文化——关于佛教的谈话
我之教育方法——在汉口辅德中学的讲演
友谊的记忆——告别词
泰戈尔来华论争文精华
台莪尔氏之人生观 钱智修
台莪尔与东西文化之批判 胡愈之
与印度泰谷尔谈话 冯友兰
太戈尔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瞿世英
太戈尔的艺术观 郑振铎
太戈尔之“诗与哲学”观 张闻天
太戈尔对于印度和世界的使命 张闻天
太戈尔学说概观 王希和
欢迎太戈尔 郑振铎
泰戈尔来华 徐志摩
太戈尔的思想与其诗歌的表象 王统照
太戈尔来华的我见 郭沫若
泰果尔批评 闻一多
对于台戈尔的希望 茅盾
过去的人——太戈尔 瞿秋白
太谷尔思想之背景 简又文讲,何志新记
评太戈尔在杭州上海的演说 陈独秀
印度与中国文化之亲属的关系 梁启超
教育家的太戈尔 杜元载
太戈尔与东方文化 茅盾
一个研究宗教史的人对于泰戈尔该怎样想呢 江绍原
泰戈尔 徐志摩
个人对于泰戈尔之感想 陆懋德
一个研究文学史的人对于贵推该怎样想呢 林语堂
吃牛肉茶的泰戈尔 林语堂
后记
内容摘要
1924年5月29日,印度诗人、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泰戈尔在鲜花和掌声的簇拥下踏上了中国的土地。泰戈尔对中国的友好之情在上海讲演时就表露无疑:“我相信你们的前途有一个伟大的将来,也就是亚洲的将来,我盼望那一天你们的民族兴起,表现你们内在的精神,那是我们共有荣华的一桩盛业。”然而,他不断强调的“东方文明优于西方文明”的论调在当时一批以救亡图存、科学救国为宗旨的中国知识分子眼中无异于一种不抵抗主义、一种亡国奴哲学。于是,一场围绕泰戈尔的文化大论争在中国文化界拉开了序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