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抗联精神
  • 东北抗联精神
  • 东北抗联精神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东北抗联精神

48.6 6.4折 76 全新

库存20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信君

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2-29

艺馨精品图书店11的书摊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信君
  • 出版社 东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4-01
  • 版次 1
  • ISBN 9787551735063
  • 定价 7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字数 305千字
【内容简介】
:
中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境界、精神风貌、精神力量的集中写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新时代中国精神价值传承”丛书选取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凝练形成的中国精神12种。丛书介绍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挖掘其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并将其置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背景下,研究其在新时代的表现形式,以及在新时代传承的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
    《东北抗联精神》主要阐释以杨式宇、魏拯民、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冯仲云、赵一曼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东北抗日联军广大指战员,在长达14年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其内涵包括:救亡图存、忠贞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执着、矢志不渝的共产主义信念,前仆后继、向死而战的英雄主义精神,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首创首行、独立自主的开拓创新精神,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录】

第一章 东北抗联精神产生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一、东北抗联精神产生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精神的论述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革命精神的论述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

(四)东北地域文化孕育的民族精神

二、东北抗联精神产生的现实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在东北地区的传播

(二)九一八事变前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革命斗争

(三)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与殖民东北

(四)自然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 东北抗战的曲折历程

一、东北抗日义勇军揭竿而起

(一)东北抗日义勇军举旗抗日

(二)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发展与溃散

二、反日游击队奋起抗日

(一)中共提出创建反日游击队的方针

(二)反日游击队的曲折发展

三、东北人民革命军英勇抗日

(一)东北人民革命军组建

(二)东北人民革命军的抗日斗争

四、东北抗日联军艰苦抗日

(一)东北抗日联军组建的方针政策

(二)东北抗日联军的成立和发展壮大

五、东北抗联教导旅坚持抗日

(一)东北抗联教导旅成立

(二)派遣小部队开展活动

(三)配合苏联红军解放东北

第三章 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

一、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

(一)坚定理想信念

(二)干部率先奔赴抗日战场

(三)加强军队中党的建设

(四)心中有党,努力找党

(五)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二、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

(一)率先制定抗日救国指导思想

(二)最早建立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

(三)率先开展山地抗日游击战

(四)面对强敌,敢打敢拼

(五)始终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

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一)抗击日伪的残酷“讨伐”

(二)千方百计克服经济困难

(三)坚忍不拔战胜恶劣环境

(四)视死如归,血战到底

(五)牺牲惨烈,万古长青

第四章 东北抗联精神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一、唤醒民族爱国意识

(一)唤醒东北民众抗日救国

(二)争取伪满军警举旗反日

(三)弓l领全国救亡图存运动

二、支撑东北抗战胜利的精神力量

(一)培养意志品质,保持顽强斗志

(二)保持“三力”,抗战到底

三、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东北抗联精神的典型性与独特性

(二)东北抗联精神的历史地位

第五章 东北抗联精神的当代价值

一、实现中国梦的精神财富

(一)为中国共产党进行主题教育提供了素材

(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提供了动力

(三)东北抗联精神的恒久价值

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力量源泉

(一)坚持理想信念,做好本职工作

(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克服前进中的困难

(三)发扬开拓创新精神,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

三、坚定“四个自信”的精神动力

(一)东北抗联精神的价值引领

(二)筑牢“四个自信”的党史根基

(三)开启新征程的力量源泉

四、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教材

(一)汲取营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二)经受考验,勇于自我革命

(三)严明党纪,加强监督

后记



内容摘要

一、东北抗联精神产生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精神的论述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精神的论述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精神的产生、精神生产的特征以及精神的作用三个方面对精神进行了论述。

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的本性,人的需要包括自然需要、社会需要以及精神需要三个方面。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将人类需要的对象具体物化为“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其中,精神需要是发展资料的重要内容。马克思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精神需要占有重要的地位,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精神需要具有明显的社会性,个体的一切行为从根本上说都是自身需要的表达,没有个体的需要,就缺少了活动的源泉和动力。精神需求产生于有机体的内部,受有机体周边环境影响。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精神的产生进行了重点分析,认为精神的产生与实践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并以此为中心观点展开了充分的论述。人类只有首先解决自身生存需要,满足衣食住行,在进行这些活动的过程中,结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即“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以及政治关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人们的意识取决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从根本上否定了唯心主义,并否定了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和习惯观点,“政治论证的全部传统方式崩溃了;爱国的义勇精神愤慨地起来反对这种无礼的观点。”“由此可见,“物质在其永恒的循环中是按照规律运动的,这此规律在一定的阶段上一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一必外在有机体中产生出思维着的精神”。

马克思认为,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共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全面生产的理论,在这一理论体系之下,不仅强调了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将精神生产纳人社会生产的过程之中。在此基础之上,马克思对于精神生产的特征进行了阐释精神生产具有自由性、继承性、创造性、开放性以及阶级性等特征。马克思认为,精神劳动是精神生产者内在本性的表现,因而,精神生产必定符合劳动者的志趣。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经提到:“诚然,动物也生产。动物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③。精神生产作为一种劳动,是人类智力活动的结果,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这是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最本质的区别。精神生产的开放性使其在促进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及推动生产力与物质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历史发展证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越是重视精神生产的开放性,其精神生产的成果越容易得到认可,有利于交流与沟通,从而更好地发挥精神生产的作用。精神生产具有阶级性,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利用精神生产为其服务,主要表现为以精神生产作为工具,对被统治阶级进行意识形态教育,从而实现更好地维护自身统治的目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精神在社会生产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对法国人民以及俄国人民的革命精神高度赞扬。1871年马克思在致路德维希・库格曼汉诺威的信中写道:“这些巴黎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历史主动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精神!在忍受了六个月与其说是外部敌人不如说是内部叛变所造成的饥饿和破坏之后,他们起义了,在普军的刺刀下起义了,好像法国和德国之间不曾发生战争似的,好像敌人并没有站在巴黎的大门前似的!历史上还没……



精彩内容

中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境界、精神风貌、精神力量的集中写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新时代中国精神价值传承”丛书选取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凝练形成的中国精神12种。丛书介绍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挖掘其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并将其置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背景下,研究其在新时代的表现形式,以及在新时代传承的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东北抗联精神》主要阐释以杨靖宇、魏拯民、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冯仲云、赵一曼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东北抗日联军广大指战员,在长达14年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其内涵包括:救亡图存、忠贞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执着、矢志不渝的共产主义信念,前仆后继、向死而战的英雄主义精神,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首创首行、独立自主的开拓创新精神,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