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
  •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
  •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
  •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
  •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
  •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

一版一印

46.45 八五品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志椿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44

上书时间2024-06-23

畔山壹书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右侧上方有黄点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志椿 著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8065306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2页
  • 字数 22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是一本原杭州大学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的讲义。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国家领导人李岚清曾多次在我省的高校校长会议上谈到学习传统文化的必要,于是我就在学校领导,特别是在原杭州大学董如宾副校长的积极鼓励下,大胆地开出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课,对传统审美文化作了些初步的探索工作,谈不上有什么成熟的成果,今天出版《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旨在抛砖引玉耳。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最后一章,即“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与世界遗产”的初稿,是由浙江工商大学的青年讲师侯富儒老师撰写的。我们的基本观点是:中国的“世界遗产”,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创意结晶,是为世界各国所公认的无价之宝。
【目录】
绪论
一、文化和审美文化
二、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发展概况
三、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思想基础
四、审美文化研究方法探讨

第一章太极审美文化
第一节中国原始社会的一般概况
一、鸿蒙初开,人猿揖别
二、中国原始社会审美意识的起源

第二节原始易学是巫学
一、《周易》简介
二、原始易学是巫学

第三节太极之美是大圆之美
一、何谓太极
二、大圆之美
三、太极大圆的两重性

第四节《周易》美论三题
一、立象尽意
二、通变成文
三、观物取象
四、修辞立诚

第二章儒家审美文化
第一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和先秦审美文化的总体特点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性质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三、先秦审美文化的总体特点

第二节以“仁”为本的孔子审美理论
一、孔子审美理论的基础是仁学
二、以仁学为基础的艺术观——“成于乐”和“游于艺”
三、孔子审美观举要

第三节“与民同乐”的孟子审美理论
一、孟子论个体人格美
二、孟子论美感的普遍性和审美活动的社会性

第四节荀子的美论和审美论
一、荀子美学的思想基础
二、荀子论美
三、荀子论艺术的社会功能

第三章道家审美文化
第一节以“自然”为美的老子审美理论
一、老子和道教
二、“道”和美
三、老子美学命题举要

第二节庄子学派的审美理论
一、庄子学派审美理论的基本特征
二、庄子学派的美论
三、庄子学派的美感论
四、庄子学派的艺术创造论

第三节《淮南鸿烈》中的美学思想
一、“美”和“道”
二、“有”与“无”
三、“神”与“形”
四、“文”与“质”
五、“中有本主”与“师旷之耳”

第四章释家审美文化
第一节释迦牟尼的生平及其光辉的思想学说
一、佛教创立的历史背景
二、释迦牟尼的生平及其创教活动
三、释迦牟尼的光辉学说

第二节佛教与中国艺术文化
一、佛教与中国文学
二、佛教与中国艺术

第三节释家的审美观
一、以“空”为美的“般若绝境”
二、直觉体悟——达到至美境界的根本途径

第五章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与世界遗产
第一节儒家世界文化遗产
第二节道家世界文化遗产
一、道家名山及古建筑
二、道家园林艺术
三、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200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三节佛教世界文化遗产
一、佛教名山
二、佛教建筑
三、佛教石刻
四、佛教壁画
五、佛教彩塑

第四节兼容儒道佛三家的世界文化遗产
一、古建筑群
二、名山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右侧上方有黄点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