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书籍】李晓峰自选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书籍】李晓峰自选集

正版图书,欢迎购买。

21.7 5.7折 38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晓峰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7842358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J9787537842358

上书时间2024-06-04

尚壹正版书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李晓峰自选集》编选多取涉及上海当代艺术状况的批评文字,却如实呈现了作者的工作特点。五个部分的划分,涉及了策展言说、展览评论、现象批评和越来越多的研讨发言与访谈对话,也算是当代艺术批评活动一些特征或征候的折射。选编文章长短不一,短则数百字,长则愈万言。

商品简介
《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李晓峰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之一,该自选集从策展的角度阐述了作者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的观点,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批评语境下的困惑与缺失。《李晓峰自选集》五个部分的划分,涉及了策展言说、展览评论、现象批评和越来越多的研讨发言与访谈对话,可反映当代艺术批评活动的一些特征或叫征候。让人了解他们对艺术展览策划和组织的深入思考。
作者简介:
李晓峰,男,汉族,1963 年生于天津,祖籍山东淄博。
1981 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修哲学、美学,就读期间任北大美术社社长。
1985 年毕业后分配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至今。
现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副教授,当代艺术研究工作室主任,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
编著《艺术导论》《基础·基因》《中国雕塑1949—2010》《批评家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形象的对视》《视觉的维度》等书籍三十余部;
策划“都市抽象”“都市靓丽”“动静”“态度”“海上一线”“以物之名”“飞翔的空间”“形象的对视”“视觉的维度”等四十多个展览;
撰写《浮生涌动》《静水深流》《以物之名》《何谓沉香》《态度何为》《曜日孤峰》等文章一百余篇。
目录:
001  策展言说
003 抽象的面孔
006 都市的亮度
008 动静的态度
012 “新世说”的意图
017 如何让空间飞翔
026 “闰月”的隐喻与彰显
029 生已如流,艺当何速
033 何谓“沉香”
035 “物是”的探问
037 “物性”的主张
041 形象的对视
050 视觉的维度——学院“年度展”的开始与持续
057  展览评论
059 探析“上海青年美术”的概念自足性
066 上海水墨的当代情境
071 “草草画社”的艺术主张与精神隐喻
077 艺术作品的展览和展览作品的场所
080 私人性背后的公共性与公共性背后的私人性
083 “正·在”的叙事
085 陶瓷:游牧的视角与当代的悬疑
097 “山水、花鸟与人物”的背后
——“黄阿忠、孙良、姜建忠国画近作三人联展”评述
101 艺术怎样通向自然
——第五届“意大利国际雕塑双年展”述评
109 艺术如何降落大地
——第五届“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三年展”述评
120 艺术与商业的恋战
126 文化热情让财富与艺术交相辉映
135  现象批评
137 89 上海美术:悄然无声地寻找起点
141 90 上海美术的展示空间
145 上海艺术评论的存在及声音
153 虚拟城市的艺术深度
157 走近画室·走进画室
160 美术馆的“MUSEUM”性和“GALLERY”化
164 作为美术馆的需要与标准
169 用看画的眼睛看世界
171 现实主义的今昔内外
175 20 世纪90 年代中国当代绘画回眸与补遗
191 关于《批评家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194 中国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艺术性
201  研讨发言
203 学院雕塑的发展空间
209 “中国意象油画”问解
213 “中国性”与人性
215 超越画种的“文脉中国”
218 “味象”的写实中国
222 “出发”还是“出走”?
226 “三民”文化发展之我见
231 历史命运中的伟大情怀
233 “阻断”与“通往”的互文
237 临界点上的被选理由
240 苍生有天堂
244 世俗的尘埃与艺术的舍利子
247  访谈对话
249 谁在影响青年美术
251 欢迎之后的警惕
253 雕塑与上海公共空间
255 在上海顶级地段开设画廊的理由
257 设计中的新折中主义与国际化风潮
261 设计如何关乎民生
265 从路德维希夫妇捐赠国际艺术品展谈起
268 访谈录——接受《黄河》杂志主编刘淳采访实录
287 后记

作者简介
李晓峰,男,汉族。1963年生于天津,祖籍山东淄博。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现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基础部主任。长期从事艺术理论教学、研究和实践;发表论文、艺术评论50余篇。

目录
策展言说
  抽象的面孔
  都市的亮度
  动静的态度
  “新世说”的意图
  如何让空间飞翔
  “闰月”的隐喻与彰显
  生已如流,艺当何速
  何谓“沉香”
  “物是”的探问
  “物性”的主张
  形象的对视
  视觉的维度——学院“年度展”的开始与持续
展览评论
  探析“上海青年美术”的概念自足性
  上海水墨的当代情境
  “草草画社”的艺术主张与精神隐喻
  艺术作品的展览和展览作品的场所
  私人性背后的公共性与公共性背后的私人性
  “正·在”的叙事
  陶瓷:游牧的视角与当代的悬疑
  “山水、花鸟与人物”的背后
    ——“黄阿忠、孙良、姜建忠国画近作三人联展”评述
  艺术怎样通向自然
    ——第五届“意大利国际雕塑双年展”述评
  艺术如何降落大地
    ——第五届“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三年展”述评
  艺术与商业的恋战
  文化热情让财富与艺术交相辉映
现象批评
  89上海美术:悄然无声地寻找起点
  90上海美术的展示空间
  上海艺术评论的存在及声音
  虚拟城市的艺术深度
  走近画室·走进画室
  美术馆的“MUSEUM”性和“GALLERY”化
  作为美术馆的需要与标准
  用看画的眼睛看世界
  现实主义的今昔内外
  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绘画回眸与补遗
  关于《批评家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中国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艺术性
研讨发言
  学院雕塑的发展空间
  “中国意象油画”问解
  “中国性”与人性
  超越画种的“文脉中国”
  “味象”的写实中国
  “出发”还是“出走”?
  “三民”文化发展之我见
  历史命运中的伟大情怀
  “阻断”与“通往”的互文
  临界点上的被选理由
  苍生有天堂
  世俗的尘埃与艺术的舍利子
访谈对话
  谁在影响青年美术
  欢迎之后的警惕
  雕塑与上海公共空间
  在上海顶级地段开设画廊的理由
  设计中的新折中主义与国际化风潮
  设计如何关乎民生
  从路德维希夫妇捐赠国际艺术品展谈起
  访谈录——接受《黄河》杂志主编刘淳采访实录
后记

内容摘要
 《李晓峰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之一,该自选集从策展的角度阐述了作者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的观点,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批评语境下的困惑与缺失。
本书五个部分的划分,涉及了策展言说、展览评论、现象批评和越来越多的研讨发言与访谈对话,可反映当代艺术批评活动的一些特征或叫征候。让人了解他们对艺术展览策划和组织的深入思考。

精彩内容
 无疑,在上海现代艺术活动中的成功人士多迷恋于架上,尤其是抽象艺术样式。这种情形总会让人自然而然地推论出关于上海艺术的陈词老调:精致、优雅、唯美、折中……特别是在近年中国现代艺术活动再起潮涌之时,这种关于上海艺术的论调似显得十分“致命”,加之近年来上海城市发展带给世人的兴奋,反映出上海艺术未曾同步地带给世人惊喜,更构成越来越令人疑虑和指责加重的问题。
近期,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了一个题为“抽象新世说”的上海抽象艺术群体展,展览了三十三位参展者的百余件作品,规模可谓空前,但关于上海艺术状态的诸多问题也再次被凸现出来。开幕当日的研讨会上出现了十分激烈的争论,可以说是短兵相接,气氛一度紧张白热化,主要针对的仍是上海“温和”“优雅”的艺术样式,认为过分迷恋形式、追求样式是一种“无力的聪明”,一种“脆弱的自娱”;作品
上少有“尖锐性挑战”“原创性激情”,因而表现出一种退缩、一种滞后;十余年面貌未变,“新世说”其实是“旧世说”……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划和艺术主持,笔者同样感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尤其是针对“很上海”甚至“最上海”的上海抽象艺术,这个问题的确深值讨论和思索。因为,这不仅涉及如何看待和理解“上海抽象艺术现象”的问题,也涉及如何评价上海现代艺术状况。
乃至如何评估上海之于中国当代美术形态建立的意义。笔者以“抽象新世说”为题做展,用意也正在于此。
笔者这里首先要彰显和探讨的问题是“画”与“非画”的概念及其界定。记得,在中国现代艺术风云乍起之时,中国美术形态的革命基本上是局限于架上或画面上的,“抽象艺术”形式可说是那时最大的离经叛道,并由此还生出误读,一切打破既定(主要指“写实主义”)视觉审美习惯的美术作品都曾被一股脑地视为“抽象艺术”。上海抽象艺术正是于此时起步的,所不同的是,在上海的抽象艺术活动很快便难以用“离经叛道”可以诠释了。上海艺术家对抽象艺术的选择,很快便显露出一种出自天性的偏好。“观
念”层面的含量虽时有所现,但意趣却仍在“画”中,尽管公众那里未必已把“画”的概念扩延到抽象艺术领域,尽管在上海抽象艺术家那里,也未必都认可自己的艺术便是或仅是“画”。但在中国现代艺术的迅疾进程中,艺术形态内的“架上意识”也迅疾地被不断背弃和颠覆,“画”已成为尤遭前卫艺术不屑的滞后老套。再加上1990年代日益活跃起来的艺术市场商业化侵袭,“画”之于艺术已越来越使人生疑,背弃架上的前卫与恋守架上的一切艺术形态形成对峙。
热情于中国现代艺术活动的人士也几近生出羞于架上的偏执,正如一度羞于“写实”那样。架上绘画形式似已远离了现代艺术,并由此表现出“画”与“非画”的日益对立,关系紧张。笔者以为,这种因偏执带来的“画”与“非画”的畸形化关联,已成为我们评估中国现代艺术的误区之一。是的,抽象艺术的“架上”形式甚至“绘画性”之于现代艺术,的确存有令人质疑之处;正如在公众那里抽象艺术是否是“画”同样会遭到质疑;也同样,中国“前卫艺术”的“前卫性”或“现代艺术”的“现代性”,就没有使人生
疑、令人质疑的地方吗?尽管被质疑的方面未必能相提并论,但被质疑的程度也并非就易于分出高下。笔者的这一辨析意在指明:至少在中国,“抽象艺术”之于“现代艺术”“前卫艺术”(乃至传统艺术),问题并非已大到应该“出局”的程度。对于艺术、审美转型期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审美者而言,画当然已不仅一种,而中国的现代艺术活动也不能断然认为与画无关。
进而,笔者要彰显和探讨的第二个问题是“上海化”和“上海画”的概念及其优劣评估。的确,现在的上海艺术似很难以构成被关注的焦点,原因何在?
如若上海人“介意”,会很容易列举北京作为首都的浩大声势,若上海人“不屑”(当然上海人是不会明白地表露出这一心迹的),则又容易被人视为心怀优越感的自娱自足。客观地看,上海有其久积而成的矛盾心态,曾经的海纳百川、汇融东西,使其有种挥之不去的自大、自满的优越感(至少对国人),但一度的“大一统”体制,又使其在谨慎生存中小心自持,进而显得狭隘和怯懦,审慎谨细而缺乏魄力,精微敏感
却影响了远识。或许是资本主义式的文明方式过早、
过深的影响,自律与自私缠绕纠葛得近乎顽虐,“精明能干却缺少大聪明、大魄力”,这似乎成为世人对上海人近乎挖苦的定论。无疑。西方近现代文明的洗礼(也应包括殖民地的伤害)使上海人对现代文明有着
某种根深蒂固近乎偏执的热爱,如今的“白领”意识、“小资”情结正是一种后续写照。但这仅仅是片面的写照,换个角度说,上海人的整体文明素质、文化程度在全国亦非徒有虚名,都市化进程在上海如此神速的发展,也不能不说到上海人所具备的特有素质这一基础。以此情形反观上海艺术,特别是上海抽象艺术的存在和发展,会获得更多的理解和认识的理由。
持续近二十年的上海抽象艺术,有支稳定的且逐渐扩大的画家群,各种缘由,不是“执着”二字能一笔带过的。上海人有句口头禅,叫“到位”,这种品质表现在上海画家身上亦是明显的:他们精明而又务实,甚至到了不怕别人误解的程度,只要能达到目的,甚至甘受“胯下之辱”。“螺蛳壳里做道场”,不仅说明了上海人的生存能力,也昭示出上海人的精明程度和生存本领。这一特殊的文化生态,构成了一个值得人们关注和反省的特例,貌似滞后的抽象艺术样式恰恰反映出上海艺术演进的切实性和连续性,不以“他律”是从,更以“自律”为上。或许也是经过了利弊得失的权衡,对这一令人生疑的艺术形态的选择,恰恰使上海艺术获取了一个未必完结的艺术空间,这与现代艺术并不构成冲突,至少他们以为,同样,也会使人生疑的“前卫”艺术不符合他们的品性和趣味,他们热爱“经典”,而“经典”情结正如“贵族”意识那样,既不蔑视时尚,又不降格以求。他们不愿盲动,更乐于到艺术史上寻求被人匆匆带过的空间,那是一个更能稳扎稳打的地盘。于是,纵观今日上海抽象艺术之面貌,不仅可以看出那“文化性”“都市性”均甚显著的“抽象性”,也已看出它所逐渐具有的更加执着而锁定目标的真实:语言的精当锤炼、意蕴的文化浸淫、观念的水到渠成。P12-1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