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创新与经济绩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技术创新与经济绩效

16 2.7折 60 八五品

仅1件

山东枣庄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本·斯太尔(Benn Steil)、戴维·维克托(David G.Victor)、理查德·内尔森(Richard R.Nelson) 著;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局、浦东产业经济研究院 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4-1-2

上书时间2024-11-23

上岸上岸上岸上岸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本·斯太尔(Benn Steil)、戴维·维克托(David G.Victor)、理查德·内尔森(Richard R.Nelson) 著;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局、浦东产业经济研究院 译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5
  • 版次 1
  • ISBN 9787208057111
  • 定价 6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17页
  • 字数 72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创新与发展丛书
【内容简介】
  从工业革命开始,层出不穷的技术创新不仅如魔法般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更对各国的经济绩效产生着深刻的影响。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的辉煌,90年代末美国经济的突出表现,让人一次次将目光投向了技术创新。面对今昔反差巨大的美国和日本,面对泡沫破灭的因特网,人们不禁产生了许多困惑,究竞技术创新的动因是什么?又是什么决定了公司和政府把创新成果转化为财富的能力?《技术创新与经济绩效》就是以这些问题为核心而展开的,介绍了9个发达工业国家(美国、日本,德国等)、9大产业(因特网、汽车、生物制药等)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如同一张网,将技术创新的每一个相关细节都概括在了其中,为读者展示了技术创新是如何影响经济绩效的。《技术创新与经济绩效》有助于我们对全球经济横向纵向的准确把握,更能给发展中的中国带来不少启示。《技术创新与经济绩效》论述严密又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观点清楚又有充分的资料支持,既是一本经济学专业论著,也是一本相关领域内的工具书,还可以作为政策制定者的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本·斯泰尔,外交关系协会国际经济领域高级研究员。
  戴维·维克托,斯坦福大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负责人外交关系协会高级研究员。
  理查德·内尔森,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目录】
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导言
第一章引言及回顾
1.1创新的源泉和量度
1.2创新的源泉
1.3国家的表现
1.4“新经济”中的政府和行业

第二章历史上的创新:技术和发展的历程
2.1引言
2.2知识与经济增长
2.3第一次工业革命
2.4第二次工业革命
2.5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吗
2.6总结

第二部分国别研究
第三章美国
3.1引言
3.2宏观经济绩效的维度
3.3信息技术对于美国经济成功的作用
3.4新经济与技术变迁的源泉
3.5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3.6总结

第四章日本
4.1引言
4.2日本经济增长的表现:增长不断减缓,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急剧滑坡
4.3宏观经济绩效与创新投入无关
4.4创新成果与宏观经济绩效无关
4.5日本的高新技术创新与生产率发展趋势的不匹配
4.6结论:日本的技术创新与其整个国家的经济绩效无关(日本之外呢?)

第五章德国
5.1引言
5.2德国的经济运行和政策问题(1970—2000年)
5.3技术的作用
5.4德国如何推动技术变革的发生并对之加以引导和控制
5.5结论

第六章法国
6.1引言
6.2从不确定时期到辉煌时期(1945—1974年)
6.3摇摆时期(1975—2000年)
6.4法国创新体系的管理改革:“对恐龙的改造”
6.5迷你网(Minitel)和大型超级市场
6.6结论

第七章英国
7.1引言
7.2英国的经济运行状况(1970-2000年)
7.3英国的技术创新(1970—2000年)
7.4企业运作的环境
7.5最后的总结

第八章北欧国家
8.1引言
8.2北欧国家的表现
8.3技术创新的发展轨迹
8.4对技术创新背后的因素的确定
8.5结论

第三部分产业研究
第九章因特网
9.1引言
9.2因特网的发展
9.3因特网与美国创新体系
9.4其他工业化国家的因特网
9.5因特网的经济影响
9.6与因特网相关的公共政策问题
9.7结论341

第十章计算机与半导体
10.1引言
10.2半导体与计算机:一个相互促进的发展历史

第十一章银行和金融中介
11.1引言
11.2金融摩擦与金融进步
11.3金融发展及其与组织变革之间的联系
11.4结论

第十二章证券交易
12.1引言
12.2技术与市场结构:一个历史的视角
12.3自动化与交易成本
12.4股权资本成本
12.5交易成本、交易额与资本成本
12.6交易成本的下降对资本成本的影响
12.7交易自动化对资本成本的影响
12.8结论

第十三章风险资本
13.1引言
13.2风险资本业的发展
13.3风险投资
13.4风险资本和技术创新
13.5未来的研究

第十四章生物制药技术
14.1引言
14.2历史背景
14.3作为一种制药研发新技术的分子生物学
14.41980年以来的产业演进模式
14.5为什么分子生物学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美国商业现象
14.6结论

第十五章农业生物技术
15.1引言
15.2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农业生物技术发明和创新
15.3农业生物技术“革新”:推动发明和创新的主要因素
15.4产业结构与经济绩效
15.5农民对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的接受及其对生产的影响
15.6消费者的反应与基因改良产品折让的意义
15.7政策教训

第十六章电力
16.1引言
16.2产业发展回顾
16.3绩效的测度
16.4在一个受管制体系中的技术变迁:核能的经验
16.5美国向燃气的转变被管制所阻碍了吗?
16.6电力市场的重组:英国的经验
16.7结论和未来

第十七章汽车
17.1导言
17.2创新分类和数量问题
17.3产品和设计创新
17.4生产体系的创新
17.5组织创新:内部运作和扩展企业
17.6结论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