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羲密码——九千年中华文明源头新探
  • 伏羲密码——九千年中华文明源头新探
  • 伏羲密码——九千年中华文明源头新探
  • 伏羲密码——九千年中华文明源头新探
  • 伏羲密码——九千年中华文明源头新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伏羲密码——九千年中华文明源头新探

400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闵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大军 著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5-3

上书时间2024-04-03

江岸书局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胡大军 著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5
  • 版次 1
  • ISBN 9787552000641
  • 定价 4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9页
  • 字数 290千字
【内容简介】
  《伏羲密码:九千年中华文明源头新探》依据当代最新考古成果,运用现代天文考古学的视野和方法,综合研究了贾湖遗址的大量遗迹、遗物,发现距今7800—9000年前的贾湖文化,具有典型的伏羲文化特征,是孕育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贾湖人能够“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发明出原始圭表、日晷等测量器具,利用骨笛和叉形器进行音律与日影实验;他们能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发明原始契刻文字,创造出中国史前文明的传承方法——“墓葬实物记事形式”;他们还能够用一支刻着精美图案的骨笛,复原出原始盖天图,并进一步推演出神奇的八卦。

  《伏羲密码:九千年中华文明源头新探》中大量研究证明:贾湖氏族应为伏羲氏族,第M282号墓极有可能埋葬着第N代伏羲王;第M521:1号骨笛是超级国宝;贾湖人发明的盖天宇宙模型,也正是太极八卦的原型。贾湖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大奇迹。
【作者简介】
  胡大军,男,汉族,1951年生于上海,安徽大学哲学系毕业,助理工程师。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易学研究,至今20多年。2003年起研究贾湖文化与伏羲文化的关联,论文《贾湖骨笛与中国古历法》入选由中国文化传媒出版社和华夏学术杂志社主编的《中国学术大百科全书》,荣获“中国当代优秀学术成果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9000年前的贾湖文化

一、尘封的中国史前文明

(一)贾湖遗址发掘简介

(二)新石器时代的鱼米之乡

二、神奇的国宝——贾湖骨笛

(一)改变世界音乐史的可演奏乐器

(二)对骨笛的综合研究

(三)骨笛的未解之谜

第二章 架起一座通天梯

一、远古的太阳崇拜

(一)“夸父逐日”的启示

(二)太阳崇拜的原因

(三)祭日礼器传达的通天欲望

二、太阳与神鸟崇拜

(一)双鹤鸣日

(二)太阳神乌,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

(三)神鸟知天时

三、神秘的叉形器

(一)鹤鸣通天的象征

(二)解开骨笛、又形器配合之谜的钥匙

四、司天灵台

(一)沟通天地的圣地

(二)干阑式房址的秘密

(三)模拟复原灵台遗迹

五、通天之路

(一)农时与日影观察

(二)原始节气的始创者:贾湖人

(三)通天神梯

第三章 原始圭表一骨笛研究

一、骨笛外部特征符合测影条件

(一)骨笛的外部特征

(二)骨笛与表杆的配合

二、骨笛孔距与日影模拟测算

(一)二分二至的模拟测影

(二)音孔与影长对应

(三)骨笛凹面上的影长误差

三、死与生——贾湖人对日人、日出的观察

(一)死与日入

(二)生与日出

(三)房址中的日出观测墙

第四章 原始圭表一叉形器与骨柄

一、叉形器功能三说

(一)束发用具说

(二)宗教法器说

(三)科学仪器说

二、叉形器与骨笛组成圭表

(一)叉形器的奇特外形

(二)又形器的测量数据

(三)叉形器的形制起源

三、组合表杆与骨笛

(一)骨柄与又形器配合

(二)骨柄与骨笛配合

第五章 黄钟、大吕与律历对应——礼乐文化的萌芽

一、雌雄骨笛之谜

(一)中国古代的十二律

(二)雌雄骨笛与音阶形式

(三)原始律管

二、音律通天之谜

(一)最原始的律历对应实验

(二)古老的盖天说宇宙观

(三)用来“沟通天地”的三角形绿松石

三、律历对应的初步验证

(一)贾湖人迈出律历对应第一步

(二)天效以景,地效以响

(三)三分损益法与律历对应

(四)古琴与天道

四、律历相配的奥秘

(一)两种不同的客观对称性

(二)律历对应与中国古代皇城选址

第六章 盖天模型与观测技术——中国原始科技的起源

一、贾湖原始科技简介

二、原始宇宙模型与星象模型

(一)龟甲上的方位模式

(二)“天圆地方”的宇宙模型

(三)陶釜与28星象模型

三、日影观测误差与控制

(一)日影观测误差

(二)“音孔观测”是控制误差的主要方法

四、原始的测量、计算工具

(一)贾湖骨板与“尺”的起源

(二)贾湖“骨尺”与长度单位“米”制

(三)贾湖“古尺”与随葬龟甲的秘密

五、原始日晷与时间观念“点、刻”的起源

(一)日晷

(二)盆形鼎与原始日晷

第七章 天人合一的象征——沉睡的上古天文与人文

一、四分历简介

二、原始太阳历的黑匣子

(一)“墓葬实物记事”的奥秘

(二)“实物表达、象征”构成的历法知识

三、令人惊叹的墓葬盖图

(一)M282墓原始盖图复原

(二)“夜半日道”决定“夜半盖图”

(三)头盖骨象征仰观天象

(四)墓主象征“北斗神”

四、M282墓主的尊贵身份

(一)“仰观俯察”的圣人

(二)贯通天、地、人的王者

(三)天人合一的天子

五、失落的史前原始文字

(一)“子时”实物形式和星象密码

(二)“卯”字实物形式与卯酉观念

(三)“卯酉合一”观念的双重基础

(四)“至”日与“寅”时

(五)“午”字实物形式和星象密码

(六)五礼之首“吉”礼的实物象征

第八章 在骨笛中诞生“伏羲八卦”

一、贾湖文化与伏羲文化极其相似

二、二孔骨笛精美图案的天文密码

(一)“环矩为圆”与盖图复原

(二)菱形图案的天文象征

(三)“天象盖笠”的天文含义

(四)“合矩为方”与星宿象征

(五)彝族古天文图中的菱形纹

三、伏羲八卦起源之谜

(一)八卦和二孔骨笛上的阴阳符号

(二)阴阳符号的原型和数字密码

(三)三衡盖图是八卦原型

(四)“Y”形符号与“太极生两仪”

四、北极崇拜的源头

(一)乙字刻符“神印”与“神人合一”

(二)“大乙”天神的星象来源

(三)北斗星与天神“太一”

五、二孔骨笛图案暗藏的八卦密码

(一)三角符号与“两仪生四象”

(二)拼合盖图对应六卦

(三)二孔骨笛符号的重新组合

(四)“四象生八卦”——原始太极图的诞生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