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往与人的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交往与人的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6 2.0折 30 九五品

仅1件

辽宁沈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明合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2-19

书韵达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明合 著
  •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6
  • 版次 1
  • ISBN 9787802116955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206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交往与人的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立足于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历史考察与现实分析相结、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方法,系统论述了交往范畴与唯物史观的内在联系、交往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交往的历史形式与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全球化与人的发燕尾服、网络交往与人的发展、制度与人的发展、我国现阶段的交往与人的发展等问题,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的发展问题的研究。
【作者简介】
刘明合,男,1968年12月出生,山东省沂源县人,法学博士,泰山学院副教授,科研处副处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发展研究。199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政治学专业,获得法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近年来在《学习与探索》、《社会科学辑刊》、《理论探讨》、《生产力研究》、《理论与改革》、《求实》、《理论探索》、《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理论教育。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CSSCI收录6篇,成果曾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泰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目录】
导言:人的发展与交往研究的视角转换
一、问题的提出
二、马克思对交往与人的发展关系的基本阐述
三、框架结构和基本内容
第一章交往范畴与唯物史观的内在联系
一、交往的含义及类型
(一)交往的含义
(二)交往的基本类型
二、交往与社会经济、政治及思想文化结构
三、交往与实践的关系
第二章交往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一、人的发展的含义
二、交往与人的本质的生成及发展
(一)交往与人的社会关系本质的生成及发展
(二)交往与人的劳动本质的确证及发展
(三)交往与人的需要本质的生成与发展
三、交往为人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一)人的发展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占有
(二)交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三)交往促进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的变革,为人的发展提供社会条件
四、交往与人的主体意识的生成及发展
第三章交往的历史形式与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一、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交往形式与人的发展
(一)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交往形式
(二)前资本主义社会交往形式下人的发展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交往形式与人的发展
(一)资本主义社会的交往形式
(二)资本主义社会交往形式下人的发展
三、共产主义社会的交往形式与人的发展
(一)共产主义社会的交往形式
(二)共产主义社会交往形式下人的发展
第四章全球化与人的发展
一、交往的扩大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
(二)交往的扩大与世界历史的形成
(三)世界历史不仅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更直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交往与全球化
(一)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二)世界交往活动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三、全球化条件下的交往与人的发展
(一)全球化条件下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交往
(二)全球化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网络交往与人的发展
一、计算机网络与网络交往
(一)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及发展
(二)网络交往
二、网络交往的主要形式
(一)电子邮件
(二)公共网络交流平台
(三)网络聊天
(四)网络寻呼
(五)网络游戏(MUD)
(六)网络调查
(七)网络搜索与浏览
(八)文件传输与远程登录
三、网络交往是人类交往方式的革命
(一)网络交往克服了以往人类交往的时空障碍
(二)网络交往增强了人类交往的互动性
(三)网络交往改变了传统交往主体的观念
(四)网络交往实现了人类交往中的真正平等
(五)网络交往扩展了人类交往的手段
四、网络交往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一)网络交往促进了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
(二)网络交往促进了人们需要的发展
(三)网络交往促进了人的主体性的发展
(四)网络交往促进了人的活动及能力的发展
第六章制度与人的发展
一、交往与制度
二、交往与制度创新
三、制度、制度创新与人的发展
第七章我国现阶段的交往与人的发展
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二、我国现阶段交往方式的变迁
(一)从以人的依赖为特征的共同体交往到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交往
(二)从以身份为基础的交往到以契约为基础的交往
(三)从重人情关系的封闭式交往到重利益关系的开放式交往
三、我国现阶段人的发展的现状及目标
(一)我国现阶段人的发展的现状
(二)我国现阶段人的发展的目标
四、扩大交往,促进人的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进一步促进社会流动的有序、合理进行
(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广泛开展国际交往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