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村土地城市流转制度创新研究:基于土地收储的视角
  • 中国农村土地城市流转制度创新研究:基于土地收储的视角
  • 中国农村土地城市流转制度创新研究:基于土地收储的视角
  • 中国农村土地城市流转制度创新研究:基于土地收储的视角
  • 中国农村土地城市流转制度创新研究:基于土地收储的视角
  • 中国农村土地城市流转制度创新研究:基于土地收储的视角
  • 中国农村土地城市流转制度创新研究:基于土地收储的视角
  • 中国农村土地城市流转制度创新研究:基于土地收储的视角
  • 中国农村土地城市流转制度创新研究:基于土地收储的视角
  • 中国农村土地城市流转制度创新研究:基于土地收储的视角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农村土地城市流转制度创新研究:基于土地收储的视角

48 九五品

仅1件

辽宁大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志元 著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6

开心彦燕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封皮有点磨花,无翻阅,几乎全新,无写划不少页,内页干净一版一印,正版(非二手),新华书店书,当天发货,请谨慎下单签收后不退,谢谢理解
商品描述
正版,新华书店书!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梁志元 著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7
  • 版次 1
  • ISBN 9787109229624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农村土地城市流转制度创新研究:基于土地收储的视角》从土地收储机构的视角出发,对农村土地城市流转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在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尝试:一是从土地储备机构的视角出发,以城市郊区的农村土地城市流转为切入点,将农用地流转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进行整体分析;二是构建了“制度效率-福利损失-交易费用-博弈分析”的制度创新一般分析框架,探讨了制度创新的动力机制与适宜模式;三是提出农地直接入市阶段论,依次为法律修订阶段、土地管理制度调整阶段和地方政府收入结构调整阶段,唯有经此三个阶段农地直接入市交易才能很终成行。此外,借助国家提出的PPP模式的公私合营理念,认为应以公共管理部门和私人部门共担风险为基础,通过合作提供产品和服务,并提出具体的农地直接入市证券化模式。
【作者简介】
  梁志元,男,汉族,1984年生,吉林白城人,经济学博士,先后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和吉林大学,现就职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研究方向为制度与经济行为、金融理论与实践。
【目录】
摘要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农村土地城市流转的客观事实
1.1.2 中国农村土地城市流转面临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研究
1.3.2 关于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研究
1.3.3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交易费用方面的研究
1.3.4 土地收储中农民权益保障的研究
1.3.5 文献评述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逻辑思路与篇章结构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外部性理论
2.2 交易费用理论
2.2.1 交易
2.2.2 交易费用
2.3 农村土地城市流转制度创新研究的内生逻辑
2.3.1 潜在利润是制度创新的诱因
2.3.2 制度创新的目标是降低交易费用
2.3.3 制度创新能否实现的关键在于利益集团的博弈
2.3.4 分析逻辑框架
2.4 小结

3 中国农村土地城市流转制度的演变与现状分析
3.1 中国农村土地城市流转的特殊性
3.1.1 从农村土地城市流转的步骤看
3.1.2 从国家宏观调控的角度看
3.1.3 从农村土地城市流转实施效果看
3.2 农村土地城市流转制度的演化阶段
3.2.1 第一个时期:1953-1981年
3.2.2 第二个时期:1982-1997年
3.2.3 第三个时期:1998年至今
3.3 农村土地城市流转的历史作用
3.3.1 推动了经济增长
3.3.2 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3.3.3 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3.4 当前农村土地城市流转的制度环境与流转制度
3.4.1 农村土地城市流转的制度环境
3.4.2 农村土地城市流转的制度
3.5 农村土地城市流转制度外部环境出现的新变化-
3.5.1 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3.5.2 农村土地转用后的经济价值不断显化
3.5.3 土地流转增值收益的分配非均衡
3.5.4 农民群体争取经济利益的诉求不断强烈
3.6 制度环境变化使现有制度出现的新动向
3.7 小结

4 中国农村土地城市流转的效率分析
4.1 农村土地城市化流转拉动经济的效率分析
4.1.1 模型和数据
4.1.2 实证结果
4.1.3 进一步的讨论
4.1.4 对问题的思考
4.2 农村土地城市流转的制度运行效率分析
4.2.1 农村土地城市流转制度面临的效率问题
4.2.2 农村土地城市流转制度效率减弱的原因
4.2.3 对问题的思考
4.3 小结

5 中国农村土地城市流转的福利损失分析
5.1 农村土地城市流转的社会福利损失研究
5.1.1 征收阶段政府垄断的福利损失
5.1.2 出让阶段政府垄断的福利损失
5.2 增进社会福利的关键点
5.2.1 中国土地征收补偿价格的历史分析
5.2.2 模型分析
5.3 小结

6 中国农村土地城市流转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分析
6.1 农村土地城市流转的交易费用结构
6.1.1 农村土地城市流转交易费用的模型
6.1.2 农村土地城市流转的交易步骤
6.1.3 农村土地城市流转交易费用构成
6.2 农村土地城市流转交易费用的影响因素
6.3 农村土地城市流转的交易费用度量——吉林省A开发区的案例分析
6.4 降低交易费用的思考
6.4.1 理论方面的思考
6.4.2 实践方面的思考
6.5 农村土地城市流转不同模式间交易费用的对比分析
6.6 小结

7 农村土地直接入市面临的冲突与矛盾——基于博弈分析的方法
7.1 农村土地城市流转中的利益主体
7.1.1 中央政府
7.1.2 地方政府
7.1.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7.1.4 农民
7.1.5 用地单位
7.2 农村土地城市流转各利益集团间关系
7.2.1 地方政府与村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7.2.2 农民与村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7.2.3 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
7.2.4 地方政府和用地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
7.3 农村土地城市流转各利益主体博弈分析
7.3.1 博弈模型的构建
7.3.2 地方政府坚持现有制度情况下的博弈分析
7.3.3 地方政府进行制度创新情况下的博弈分析
7.4 博弈均衡分析结论
7.5 农村土地直接人市的困难和前景
7.6 小结

8 深化中国农村土地城市流转制度改革的路径及对策
8.1 国内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经验
8.1.1 成都市锦江区农村土地入股模式
8.1.2 重庆地票交易模式
8.2 农村土地城市流转的历史逻辑:约束与突破
8.3 农村土地城市化变革的总路径
8.4 基于土地证券化的农村土地城市直接人市流转具体模式
8.4.1 操作流程
8.4.2 该模式的特点
8.4.3 该模式的优点
8.5 基于土地证券化的农村土地城市流转的措施建议
8.5.1 建立全国统一的土地证券化平台
8.5.2 修改现行法律法规中禁止农村土地自由流转的规定
8.5.3 深入开展土地确权颁证工作
8.5.4 严格控制农村土地城市化的范围
8.5.5 实现农村土地与城市土地权利平等
8.5.6 改变土地财政和政府经营土地格局
8.5.7 实现土地增值收益的公平、公正分配
8.5.8 妥善安置农村土地城市化中的失地农民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封皮有点磨花,无翻阅,几乎全新,无写划不少页,内页干净一版一印,正版(非二手),新华书店书,当天发货,请谨慎下单签收后不退,谢谢理解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