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二卷):后马克思思潮哲学文本解读
  • 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二卷):后马克思思潮哲学文本解读
  • 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二卷):后马克思思潮哲学文本解读
  • 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二卷):后马克思思潮哲学文本解读
  • 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二卷):后马克思思潮哲学文本解读
  • 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二卷):后马克思思潮哲学文本解读
  • 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二卷):后马克思思潮哲学文本解读
  • 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二卷):后马克思思潮哲学文本解读
  • 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二卷):后马克思思潮哲学文本解读
  • 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二卷):后马克思思潮哲学文本解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二卷):后马克思思潮哲学文本解读

馆藏书内页干净

108 八品

仅1件

黑龙江牡丹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一兵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0

上书时间2024-05-25

明英的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一兵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0088129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22页
  • 字数 41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关于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及后马克思思潮哲学文本研究的多卷本论著《文本的深度耕犁》的第二卷,其内容主要是对西方后马克思哲学思潮中经典文献的文本学研究。在本卷中,作者以文本学的深度解读模式分别批判性地解读了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德波的《景观社会》、鲍德里亚的《生产之镜》、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和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的崇高对象》等重要论著。
【作者简介】
  张一兵(原名张异宾),男,1956年生于南京。1981年8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哲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副校长,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并为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江苏省哲学学会会长,江苏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代表性论著有:《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商务印书馆,2006年);《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问题式,症候阅读和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无调式的辩证想象——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文本学解读》(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目录】
第一章无调式的辩证想象——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文本学解读
引子:一种批判方法论的准备
1.批判性的解构原则与理论结构?
2.重解辩证法:市场中哲学的败落与拯救
3.辩证法不是一种凝固的立场
4.总体性与无法吞噬的对抗性世界
第一节辩证法:瓦解的逻辑
1.反对“第一哲学”
2.非二元论构架中的虚与实
3.同一性逻辑:“形而上学的西洋镜”
4.反对实践:为生产而生产的魔咒
第二节非同一性:否定的辩证法中的范畴星丛
1.辩证法:对非同一性(他者)的自觉
2.非同一性的意义域
3.星丛:非同一性的存在形式
4.否定的辩证法的范畴星丛
第三节主体第一性与客体优先性
1.观念主体的先验性与社会无意识
2.主体第一性幻想与人类中心主义的自我异化
3.皇位的空缺:客体的先在性与中介性
第四节物化、异化及其反抗
1.“物体”的消解与经验直接性的新幻觉
2.拒绝客观性与反对物化
3.异化逻辑:哲学帝国主义的幻想
第五节否定的辩证法与唯物论
1.批判理论与唯物论
2.唯心主义理解的精神概念
3.否定的辩证法与唯物论
第二章通过影像表象出来的伪存在——德波的《景观社会》解读
第一节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
1.社会存在本体的表象化畸变
2.景观统治的形式
3.景观帝国主义与无以反抗的霸权
4.分离:表象化景观的深刻现实背景
第二节景观拜物教:商品完全成功地殖民化
1.从商品拜物教到景观拜物教
2.被观看中的伪效用和伪休闲
3.景观:在商品天堂中伪造生活
第三节虚假存在与景观时间
1.静态社会与循环时间
2.布尔乔亚与不可逆时间
3.消费时间与伪循环时间
4.景观时间:制造伪事件的时间积木
5.与伪循环时间同步的景观空间
第四节景观意识形态及其颠覆
1.作为意识形态物化的景观
2.日常生活革命:景观的颠覆
第三章猴体对人体的颠倒性透视——鲍德里亚《生产之镜》的批判性文本学解读
引子
第一节鲍德里亚曾经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吗?
1.莫斯的象征交换与草根浪漫主义
……
第四章马克思的在场与不在场——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的文本学解读
第五章空心人:不朽的幻境建构物——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对象》的文本学解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