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新书】社版寻画·四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新书】社版寻画·四色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

15.9 3.2折 49.8 全新

库存138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丽云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ISBN9787515509167

出版时间2014-04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E9787515509167

上书时间2024-06-09

三言正版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林丽云所著的《寻画(吴耀忠的画作朋友与左翼精神)》是台湾现实主义画家吴耀忠的传记。这是一段跨越时空的对话,一部寻找吴耀忠的画作和采访他的朋友的报告文集,通过画与人的交织重现出吴耀忠的人生轨迹与艺术创作历程。与吴耀忠有过一面之缘的作家林丽云,通过不断的追查、访问、搜索,找出吴耀忠散存各处的画作共130余幅,她与“寻画小组”一步一步发掘深藏于每一幅画作之中——持画者与吴耀忠之间的动人故事。

作者简介
林丽云,台湾地区文化大学中文系文艺组学士、台湾地区清华大学社会人类学研究所硕士,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人类学博士候选人,目前为台湾地区交通大学亚太/文化研究室研究员。曾任职于电子工厂、杂志社、报社。译有《阿拉不是一定要》、《等待野兽投票》等。

目录
第一章 为何寻画
第二章 三莺大桥的两端
第三章 成为一名画家
第四章 真理在海的那一边
第五章 深夜与天明之间
第六章 黑暗中寻找星星
第七章 远行
第八章 在狱中
第九章 蒙尘的明珠
第十章 为你看最后夕阳之美
第十一章 自画像与向日葵
第十二章 青春的火焰
第十三章 革命与颓废
第十四章 安息吧,亲爱的朋友

内容摘要
台湾地区现实主义画家吴耀忠图文传记;入选台湾地区“2012开卷好书奖”中文创作奖;蒋勋、徐璐、尉天骢、陈光兴、郑鸿生、钟乔、钟肇政等联袂推荐。
与吴耀忠有过一面之缘的作家林丽云,通过不断追查、访问、搜索,找出吴耀忠散存各处的画作共130余幅,她与“寻画小组”一步一步发掘深藏于每一幅画作之中——持画者与吴耀忠之间的动人故事。

精彩内容
 第一章为何寻画乘着西行的列车,我沉沉地掉进梦乡里啦,我梦了个梦,使我难过极了,我梦见了自己,和早先的几个朋友……——鲍勃.迪伦《梦》,摘自李双泽《再见上国》我只见过吴耀忠一次。
1982年夏,我大学毕业,好友钟乔从《关怀》杂
志转进《大地生活》杂志担任主编,加上当时介绍我到《自由日报》工作的好友陈素香还持
续为《大地生活》杂志写稿,所以有时我会跟着陈素香到杂志社走走。
在已经非常非常模糊的印象里,那是杂志刚出刊的某日午后,编辑室里有人聊起了吴耀忠,大约说他闷在三峡老家,一早起来就喝酒,拿到什
么就喝什么,床底下满满都是大大小小的空酒瓶。我特别记得,当时说话者以一种略带气愤和忧心的口气继续说,他再这样喝下去,迟早会出事。
接着就听到杂志社发行人兼工作人员徐璐说,那要不要把他找出来玩玩、
透透气呢?徐璐的建议很快获得大家的唱和,于是,没多久我就看到了吴耀忠,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但也是最后一次。
事后回想,我之所以牢记这段情节,应该是那时我已经知道吴耀忠这个人,而且对他为陈映真小说《将军族》和《第一件差事》所画的书封作品留有深刻印象所致。对于当时有机会认识吴耀忠这件事,想来我是有着粉丝般的心情罢!否则不会几十年后还留下那么鲜明的印象,甚至连他说过的少数几句话也都深印脑海。
记忆中的场景是从一家地下舞厅开始,上世纪80年代初期,台北的年轻人流
行到地下舞厅取乐,就像今天的年轻人到KTV一样。
地下舞厅的舞池通常在场子中间,座位要么环绕着舞池,要么集中在某一边,那晚我们去的地下舞厅属于后者。
至今我仍清楚记得,吴耀忠边喝酒边笑着说:“青春真好。”坐在他旁边的我,一时间无法会意,只好随着他的视线往前看,舞池中的男男女女,在轰轰巨响的音乐声中,快速且随意的舞动着肢体,他们的剪影映照在身后闪烁着五光十色的墙面上。
青春真好?那年吴耀忠四十五岁,刚离开春之艺廊,自弃似的酗酒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而我二十五岁不到,初初接触左翼思想和党外运动,诸多的疑惑和惊奇盘绕心中。理想主义的浪漫让我怦然心动,只是否定、批判既有对社会、国家的认知,也让我感到无比的惶恐与不安,但无论如何,我对吴耀忠的印象是美好的。他身材高瘦,举止相当斯文,初显颓败的神情透露沧桑,话少而且说得很慢,与人互动的态度诚恳温柔。年轻朋友跟他胡扯瞎掰时,他也
都只是轻轻地笑着。总体而言,吴耀忠与这群小他二十岁上下的年轻朋友玩在一起时,显然是既轻松又开心。
离开地下舞厅,有人觉得不过瘾,起哄杀到淡水老街续摊。两部出租车,吴耀忠仿佛被挟持般地坐上了出租车。我跟他同车并排在后座,有点酒意的吴耀忠,表达更自在,话也慢慢讲开来。在车上,他提到每次从台北回三峡,总是顺着老街的骑楼走回家,一路上经过几家棺材店,店家在屋内大厅刨棺木,木屑难免飞落在骑楼上,他喜欢一边走一边顽皮地捡起木屑闻嗅,猜猜今天刨棺师傅刨的是有钱人家还是穷人家的棺木。说完这段话,吴耀忠还自顾自地笑了起来,当下我油然升起一种奇特的感受,师大毕业生、政治犯、画家、理想主义者、艺专助教、画廊经理、
叛乱分子、酗酒者,还有眼前说着这样故事的吴耀忠,竟然会是同一个人。老实说,那时候的我,心中的疑惑和惊奇也因为吴耀忠而更加深沉了。
第一次提起想要帮吴耀忠写传,大约是在1993年前后。那年新店的房子重新装潢,朋友非常喜欢家中新装潢的木工手艺,因此转告了当时也正想重整旧屋的陈映真夫妻,那是我第一次在私下场合和小说家陈映真
面对面。看完家中木制家具,大家围坐餐桌喝茶、聊天,我鼓起勇气,表达我想帮吴耀忠写传的心意。听我这么一说,陈映真的双眼瞬间满是温柔的笑意。他笑着对我说:“哈!他是一个很浪漫的艺术家喔!”陈映真说,吴耀忠的父亲于1979年过世时,留下一笔钱要给吴耀忠结婚时使用。当时吴耀忠有一位非常要好的红粉知己,但碍于对方的身份,感情谈得非常浓烈而痛苦。办完父亲的丧事,吴耀忠拿着这笔钱,带着他的红粉知己在岛上四处旅行。根据陈映真的说法,吴耀忠租舒适的旅店、品上等的好酒、点美味的佳肴,直到钱财散尽才结束这段凄美的旅程。接着,我忍不住追问:“那这位红粉知己呢?”记得当时陈映真以不是很确定的口吻回答了我的提问:“听说吴耀忠过世后她一心向佛。”访谈过程中,我们也曾听闻受访者提起吴耀忠与这位红粉知己的惨烈恋情,诗人施善继是吴耀忠出狱后的好友,他曾数度见过这位让吴耀忠同时陷入快乐与痛苦的红粉知己。
P1-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