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学冰鉴:右学官箴(精华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左学冰鉴:右学官箴(精华版)

86 全新

仅1件

河北唐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莫愚 著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2-01

潇洒哥1985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莫愚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6
  • 版次 1
  • ISBN 9787548400158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9页
  • 字数 3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当今社会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即会深陷人际旋涡。所以,行走社会理应时时有所防范,掌握识人技能,学会防备谋略。《左学冰鉴·右学官箴(精华版)》惟古为鉴选取的《冰鉴》、《官箴》两书,实为千古识人为官之精华,极富现实意义的解读,对今人辅以丰富的借鉴意义。
【目录】
上篇:左学《冰鉴》
卷一初见者观面貌精神——第一面总是最真实的
每天我们都要接触大量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面貌,而恰恰就是这面貌的不同体现出了人们在性格、品行等方面的差异。《冰鉴》开篇即谈面貌精神,也正是因为面貌精神是识人的先决元素。当我们与人交往时,第一面的印象是很重要的,只有先从面貌精神处着手,才能从其他方面更加深入地识别一个人。
面貌是精神的“独白”
是早发还是大器晚成?
鼻上看富贵,眼中辨修为-
再深的城府也会被“神”背叛
观神有个“收拾人门”

卷二细看处察体态须眉——谁说外表不重要
大多数人有个特点——看人喜欢先看其外表,这种观念近年来饱受诟病。其实它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一无是处,也不能说明观人者的庸俗片面。因为注重外表是中国古来就有的一种识人学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融合了几千年来古人的智慧,已经是一套相当完善成熟的理论了。
仅修长是不够的
矮不一定没福,高不一定受捧
大丈夫气以须眉显
少年两道眉,临老一付须

卷三交谈时闻声音言语——声音是心灵的“显示器”
声音历来被人们认为是内心世界的独白,是对一个人心情的自然吐露。如果说观人面貌精神和体态须眉尚是识人的表面功夫,那么从声音言语处辨别,则是向深层次识人的入门法则。无论是人们发出的声音,还是其说出的话语,都是性格情绪最佳的反映,是探究其内涵最好的渠道。
若要看条理,全在言语中
有穿透力的声音才是王道
性格彰显于完美音质
听其言方可观其实

卷四共处里看情态气色——世人都是性情之人
虽然情态气色是一个人的外在表象,但其根于情,是精神状态的外在延续,是一个人最直接最现实的反映。情态,就是一个人的表情、举止、神态,这些都是具象的表现,反映的是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精神状态,所以这些都是对识人最有价值的判断信息。而气色则是一个人状态的表现,能够反映人的运势。
暴露他们的总是情态
狂人无弱态,疏懒人岂懂周旋
神情往往在不经意间流露
抓住最真的时态
有三种人要远离
面部如命,气色如运
才子要配佳色

卷五交往中品行为气质——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
如果说一个人的外表体态不容易分辨,声音言语能够骗人,那么他做出来的事、散发出的气质是绝对骗不了人的。因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所有肉眼识人的方法中,通过行为气质来辨别人的品质是最准确、最有效的手段。行为是心理的反映,当一个人心里想什么的时候,自然而然会通过行动表达出来。气质则是人们通过长期的积淀培养成的一种内在涵养,能充分地体现一个人的素质高低。
书读百遍,气质自现
可曾注意过走路的气势
观其言更要观其行
善于与人分享者堪当大任
知人必先晓事
仅凭是否守约便可评价一人

卷六熟识后论品德志向——此二者终定成败
人无德不立,做人最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便是培养品德。一个人品德的高低,完全能判定其优劣,因此判断一人,其他方面都可以先不用看,唯独品德一项必须观察。一个人有德便是才,有才已经是不容易了,但如果此有才之人再有远大的志向,那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庄子有过,刘项有过
自古德才兼备者贵
警惕那些欺世盗名之辈
深藏不露的人,才是有志高人
君子豁达而开明

卷七选才时仔细甄别——识人的那些方法
历史上曾经有很多人总结过识别人才的方法,周文王有过,管仲有过,当然还有曾国藩。这些理论有诸多不同,但是也有一些相同,把这些交叉的相同点总结在一起,我们就会发现一些识别人才的基本法则,这些法则经过无数古人的实践被证明是亘古不变的正确理论。曾国藩在融会了他人的成功经验后,又创新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都是其在几十年的识人用人过程中的实践经验。
没有“三板斧”,哪敢称将才
善将兵者最难得
择人最重要的那两点
“有志”“有识”还要“有恒”

卷八用人时把握分寸——千年不变的用人之道
如何用人,用什么样的人,怎么用好这个人,在什么时候用这些人,这些人应该被用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萦绕在用人者面前的一道道难题,很多领导人为之困惑。历史上因用人不当而招致失败的帝王将相也不在少数。当然也有一些人长于用人之道,一生用人无数,几乎没有出现过差错,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
真的没人可用吗?
让他在困境中爆发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高手都是练出来的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下篇:右学《官箴》
卷一从修炼内功开始——哪个为官者不想当楷模
卷二清廉是第一要义——名誉比金钱重要
卷三处理关系游刃有余——官场的环境是复杂
卷四官场的处世哲学——没有它真的不行
卷五管好下属和家人——问题往往出在这里
卷六做出你的政绩——政绩岂是表面功夫那般简单
卷七升迁之际要注意——别在关键时刻“棹链子”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