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50 九五品

仅1件

天津北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列文森 著;郑大华、任菁 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2-12

书友kw8912043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列文森 著;郑大华、任菁 译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5
  • 版次 1
  • ISBN 9787563383702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3页
  • 字数 32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内容简介】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为列文森最重要的著作,也是美国中国学研究的代表作。在饱含思辨的流畅叙述中,作者从哲学思想、官僚制度、政治文化、社会心理和理想人格等层面,生动分析了儒家文化的精神特质以及儒家社会与政治的本质特征,重点论述了儒家文化在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角色与命运,洞见迭出。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命题,如传统与现代、历史与价值、保守与激进、东方与西方、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等,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之后的众多甚至是任何一部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著作中,都可见到对这些问题或明或暗的回应。而列文森的价值早已超出了著作本身,他的思考与写作方式,他提出问题的角度,至今仍启发着一代又一代学人。
【作者简介】
约瑟夫·列文森(JosephR.Levenson,1920—1969),青年时期就读于哈佛大学,二战时应征人伍,战后回到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51年,经费正清推荐,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1969年不幸溺水身亡。列文森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中国学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美国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视野广阔、才华横溢,被同仁誉为“莫扎特式的历史学家”。以他名字命名的“列文森中国研究最佳著作奖”,是美国中国学领域最重要的奖项之一。代表作为《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1953)、《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1965)、《革命与世界主义》(1971)。
【目录】
代译序列文森与《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第一卷思想继承性问题
第一部分中国近代早期思想文化的状况
第一章清初经验论的破产
第二章明和清初社会中的文人理想:来自绘画的证据

第二部分近代突变中的中国文化:思想选择的张力
第三章选择中的折衷主义
第四章体与用
第五章“今文经”学派与传统教义
第六章反动与革命:近代古文经学
第七章民族主义在传统自我否认中的作用
第八章普遍效用的强调:对传统的维护
第九章普遍效用的强调:对传统的攻击
第十章共产主义
第十一章西方列强与中国革命:文化变革中的政治变革
结语新词汇还是新语言

第二卷君主制衰亡问题
第一部分残余的启示:儒教与君主制的终结
第一章君主制神话的破灭

第二部分张力与活力
第二章儒教与君主制的基本对立
第三章儒家官僚人格的演变
第四章儒教内部的基本矛盾
第五章儒教与君主制:对暴政的制约

第三部分张力链条的断裂
第六章儒教作用:官僚对社会革命无动于衷
第七章对官僚的思想抨击
第八章太平天国对儒家天命观的批判

第四部分残余的启示:儒教与君主制的终结Ⅱ
第九章时代错误的铸成
结语日本和中国君主制的神秘性

第三卷历史意义问题
第一部分退出历史
第一章廖平小传:儒教与历史的分离
第二章围绕井田制的争论

第二部分走入历史
第三章中国共产主义者与历史研究
第四章孔子在共产主义中国的地位
第三部分历史的意义
第五章理论与历史
结束语
注释
译后记
再版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