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经济地理结构
  • 世界经济地理结构
  • 世界经济地理结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世界经济地理结构

有笔记

40 7.3折 55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陆卓明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0

橘子真甜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陆卓明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12
  • 版次 1
  • ISBN 9787301181027
  • 定价 5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4页
  • 字数 33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世界经济地理结构》是陆卓明的遗著,总结了作者一生学术研究的成果。《世界经济地理结构》分为四个部分:地理空间观,世界生产力分布,战略地理,以及世界地理结构的局部模式。地理空间观从哲学层次分析事物如何在空间分布以及如何变化,作者提出了在区域论及区位论之外的第三种空间观,即“地理结构论”。关于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作者提出,现代工业空间分布的突出特点是集中分布,由此在某一地域内造成若干片工业集中区乃至工业密集地带农业分布表现为地域产品的多样化而不是以往认为的专业化;全球生产力活跃的各个地区之间以“通道”相联系,由此形成全球两大通道系统——海洋系统和大陆系统。对世界战略问题的探讨,着重于战略与生产力宏观分布之间的关系,并且对于从近代直到二战以后的世界重大战略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分析。生产力分布的局部模式有点类似于区域地理,但作者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一反传统的叙述方法,将资料打散后按照有关专题重新进行组织,时时扣住生产力的空间分布这一中心,处处以书中提出的理论来进行分析,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作者简介】
陆卓明(1924-1994),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我国著名的世界经济地理学家和教育家。
陆卓明先生祖籍浙江,1924年9月生于南京。1927年随父亲陆志韦先生(曾任燕京大学校长,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迁至北平。1930年在燕京大学附属小学读书,1937年抗战爆发,人燕京大学附属中学。
1941年燕京大学沦陷,支持燕京大学学生抗日运动的陆志韦校长被日军逮捕,陆卓明先生一家由燕园迁至成府槐树街四号。1941年陆卓明先生转至辅仁中学。1942年夏,陆卓明先生由于参加抗日活动而被日军逮捕,不久释放。
1944年陆卓明先生人辅仁大学经济系读书,1946年转至燕京大学经济系,1948年获得燕京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毕业后,陆卓明先生留校任经济系助教。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陆卓明先生任燕京大学经济系讲授政治经济学的赵靖教授的助教。1952年院系调整,燕京大学并入北京大学,陆卓明先生仍任北京大学经济系助教。1954年陆卓明先生转入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先后任助教和讲师,直至1978年重新回到北京大学经济系世界经济专业,先后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开设“世界经济地理”、“中国经济地理”、“日本地理”、“南亚地理”、“苏联地理”、“拉丁美洲地理”等课程,1992年退休后仍开设“世界经济地理”课程,直至1993年12月。
【目录】
第一部分地理空间
第一章地理空间的形成和构造\3

第二章地理空间观\14

第二部分世界生产力分布的基本轮廓
第三章自然载层对生产力分布的作用\39

第四章世界生产力地理分布的基本轮廓\52

第五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生产力布局的回顾\151

第三部分世界战略地理
第六章物质的军事地理\171

第七章战略布阵\186

第八章回顾近代的世界战略对抗\197

第九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战略斗争\236

第四部分世界地理结构的局部模式
第十章冲积洲(三角洲)重心区\253

第十一章通道型重心区与通道斗争\264

第十二章高地在热带和干旱区的重心作用\280

第十三章大中东的河流、水源和陆上交通线\292

第十四章沿海与内地\307

第十五章美国生产力分布模式的验算\324
后记\335
附录《世界经济地理结构》评介\337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