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传
  • 左传
  • 左传
  • 左传
  • 左传
  • 左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左传

2.1 3.5折 6 八五品

仅1件

江苏宿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春秋]左丘明、吴茹芝 著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0

加尚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春秋]左丘明、吴茹芝 著
  •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1
  • 版次 1
  • ISBN 9787805465234
  • 定价 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46页
  • 字数 11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6元本中华国学百部
【内容简介】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撰写。以《春秋》为本,取材包括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叙了春秋时期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共二百五十多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历史,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也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
【作者简介】
  左丘明(约公元前502年-约公元前422年),左丘明,姓左,名丘明(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也有说姓丘,名明),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汉代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
  [编辑本段]《左传》
  左丘明世代为史官,并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有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作者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作者在叙述历史事实时,对于那些历史事件是鲜明地表现了他的肯定或批判的态度的。他所肯定的是那些符合于他的儒家的观点的东西。他肯定“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左传》隐公三年)一类的论理道德,他也从那些论理道德的观点出发肯定了“利民”②和“卫社稷”③一类对人民有利的东西。他批判了那些破坏论理道德的所谓“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左傅》隐公三年)之类的所谓“逆德”,他也批判了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的败行。这部书在思想上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都从这些方面表现出来。
  根据存世的刘向《别录》佚文“左丘明授曾申”判断,左丘明的出生年代约与孔子晚年弟子曾参及曹恤等人大致相当。即左丘明在年龄上应为孔子的孙子辈,而应生于鲁定公在位的中期;而据《左传》、《国语》二书对于历史人物的称呼来看,可知左丘明应当卒于鲁元公在位时期。即公元前五世纪晚期。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体系完整的编年史。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实际记事到鲁惮公十四年(前453),是研究我国春秋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书中比较全面地记述了春秋时代各主要诸侯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事件,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各诸侯国之间,各诸侯国内部统治集团之间的争权斗争以及劳动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的斗争。书中对于许多有作为的著名历史人物如: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管仲、赵衰、子产、晏婴的业绩予以赞扬肯定,对于统治者的凶恶残暴、骄奢淫逸的行为则予以批判,主张重人事、轻天命,提出“社稷无常俸,君臣无常位”的进步历史观。另一方面,书中表示维护“君义、臣行、父慈、子孝”等剥削阶级伦常观念,对于统治阶级内部的革新措施和劳动人民的反抗活动予以否定和诬蔑,表现了它的局限性。
  《左传》是史学著作,也是文学著作,有显著的文学特点。
  第一,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有紧张动人的情节。它总是抓住故事的重要环节或有典型意义的部分来着重地叙述或描写,而不是毫无选择,平铺直叙。特别是一些内容复杂的事件,好像广厦千间,各成片段,而又四通八达,互有关联。
  第二,善于写战争,特别是几次大规模的战事写得最出色。它们的特点首先是对战争的看法有一定的思想原则。因此写战争并不单写军事行动,常常着眼政治问题,把军事和政治结合起来。例如长勺之战,鲁弱齐强,曹刿一开口就问鲁庄公凭什么去同齐国作战。直到听见鲁庄公察狱以情的话才说“可以一战”。
  第三,书中保存了大量史料,文字优美,叙事鲜明,有很重要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目录】
郑伯克段于鄢

周郑交质

小白争国

卫石碚大义灭亲

齐连称、管至父之乱

曹刿论战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卫懿公好鹤

齐桓公伐楚

宫之奇谏虞假道

晋骊姬之乱

宋襄图霸

秦晋韩之战

晋公子重耳之亡

鲁展喜犒齐师

晋楚城濮之战

烛之武退秦师

秦晋觳之战

晋灵公不君

宋及楚平

齐晋■之战

楚归晋知■

病人膏肓

吕相绝秦

晋楚鄢陵之战

晋祁奚举贤

师旷论卫人出其君

伯州犁问囚

蔡声子论晋用楚材

吴季札观乐

郑子产为政

晏婴叔向论齐晋季世

伍员奔吴

晏婴论“和”与“同”

■设诸刺吴王僚

申包胥如秦乞师

齐鲁夹谷之会

伍员谏许越平

楚白公之乱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