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论
  • 中国经济论
  • 中国经济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经济论

3.6 1.0折 35 八五品

仅1件

江苏宿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牧之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2-

上书时间2024-05-26

加尚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周牧之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3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69319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8页
  • 字数 28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阐述600年来世界变局对中国的影响和今天崛起的机制与课题,探求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和盛衰的因果,尝试为思考中国经济展示更宽厚的背景和路径。

  以工业经济论和亚洲工业化理论的新假说,论证了改革开放与信息革命下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如何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中国的大发展。

  以丰富的素材描绘了中国社会大变革之迅猛,动荡之剧烈,力图分析和把握中国经济的总体构图、时代脉搏和症结,剖析中国工业化、城市化机制,系统地提出对社会经济改革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周牧之,日本东京经济大学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经济学博士。  1963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曾供职于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后历任日本开发构想研究所研究员,日本国际开发中心研究员主任研究员,东京经济大学副教授。2007年起任现职。  主要学术专著:《中国
【目录】
序章 重新鼎立的中国

第一章 世界经济格局的巨变

 第一节 信息革命的冲击

  1.电子产业的大发展

  2.产业技术的信息化

  3.生产系统的网络化

 第二节 全球供应链时代

  1.供应链的全球扩张

  2.全球供应链的特征

  3.从金字塔型到网络型

 第三节 全球供应链型产业集聚

  1.从全套型到全球供应链型

  2.全球供应链型集聚的条件

  3.新型集聚在中国的崛起

 第四节 东亚盛衰

  1.产业革命与两极结构

  2.战后南北差距的扩大

  3.信息革命与东亚工业化

第二章 大城市群的崛起

 第一节 大城市群引领中国经济发展

  1.大城市群的发展

  2.新型产业集聚的巨大化

  3.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

  4.世界资源的大规模利用

  5.华人商业社会的作用

  6.中国的世界工厂化

 第二节 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

  1.电子产业起爆的工业化

  2.走向复合集聚

  3.产业集聚的特征

  4.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

  1.改革开放初期的成长和停滞

  2.浦东开发启动的大发展

  3.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

第三章 工业化的艰难历程

 第一节 重工业化的光和影

  1.推行重工业化的理由

  2.激进的重工业化政策

  3.低效率的产业布局

  4.“文化大革命”的混乱

  5.重工业化的特征

 第二节 中国社会的割裂

  1.户籍制度的导人

  2.农村人民公社化

  3.对城市人口的严格控制

  4.农村疲惫和改革开放

 第三节 从小城镇到大城市群

  1.农村工业化政策

  2.乡镇企业的盛衰

  3.小城镇政策的失败

  4.国有企业改革和主角交替

  5.大城市群时代的到来

 第四节 地区间竞争带来的课题

  1.开发区圈地运动的弊端

  2.地区间竞争的压力

  3.财政结构上的缺陷

  4.土地公有制的问题

第四章 挑战与展望

 第一节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

  1.高涨的社会紧张感

  2.转换发展目标

  3.实现内需型经济发展

 第二节 社会结构的改革

  1.复原被割裂的社会结构

  2.构建再分配体制

  3.改革财政机制

  4.再造农村社会

  5.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

 第三节 大城市群的持续发展

  1.大城市群的重要性

  2.面对大规模高密度城市社会

  3.应对汽车社会

  4.打破“诸侯经济”

  5.京津冀大城市群向渤海湾的扩展

  6.确立大城市群自律发展的机制

  7.促进内陆地区城市群的发展

第五章 贸易大国的光荣和挫折

 第一节 东西贸易的主角交替

  1.无有后继的郑和伟业

  2.亚洲贸易圈的崩溃

  3.大航海时代欧洲的地壳变动

 第二节 贸易盛世

  1.美洲白银与东西贸易

  2.贸易扩大与康乾之治

  3.繁荣带来的隐患

  4.欧洲对华的早期经略

 第三节 鸦片战争与国运衰落

  1.印度棉的冲击与产业革命

  2.茶叶贸易的世纪

  3.无可避免的鸦片战争

  4.中国的战略缺位

 第四节 近代变革途径的局限

  1.激进与落后的太平天国运动

  2.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

  3.日本明治维新的制度建设

  4.从戊戌变法到革命

 第五节 重造制度优势

  1.三种错误认识

  2.总结教训,再造辉煌

第六章 世界经济中的中国

 第一节 知识经济与大城市群的发展

  1.工业产品贬值

  2.资源产品升值

  3.创造知识经济的平台

 第二节 亚洲经济的紧密化和课题

  1.从国民经济到开放经济

  2.东亚交流的扩大

  3.走向区域经济统合

后记

参考文献

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