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26 7.1折 ¥ 40 九品
仅1件
作者江吟 编
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3
上书时间2024-12-17
李斯(约前284—前208),字通古。生年不详,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官至秦丞相,工书。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又助始皇定郡县制,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文字的异形,为今天的方块字奠定了发展基础。
《峄山碑》又名《峄山刻石》,通篇用小篆书刻而成,立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是始皇东巡郡县,上峄山时,丞相李斯等为颂其功德所立的第一块刻石。传为李斯亲笔所书,原石已佚,无拓本存世。传世有宋淳化四年(九九三)郑文宝据南唐徐铉摹本重刻于长安的“长安本”,及元代申屠驹据郑文宝本重刻于绍兴的“绍兴本”,明代或其前石已断裂,传世最早的明拓本有断痕,后刻淳化四年郑跋,现藏于西安碑林。邹县石为宋元祐八年张文仲据徐摹重刻,元代刘之美复据张本重刻,石今残损。其余尚有翻刻本数种,皆出自徐摹。原石分始皇刻石文字与二世加刻诏书两部分,风格不尽一致,即使同出李斯手笔,而前后相距十年,或许差异即从此出。
因其出自北宋翻刻,与真正的秦石如《泰山刻石》、《琅哪台刻石》相比而稍显古意不足,书风相较,则形貌意态别有情趣,摹刻精妙,仍不失为后世学习“玉箸篆”的最佳范本之一,学者可参照临写。
刘熙载《艺概·书概》云:“秦篆简直,如《峄山》《琅琊台》等碑是也。”孙承泽《庚子销夏记》以为:“精神奕烨”。通篇碑文笔画圆劲细匀,结构安适宽和,.线条严谨劲衡,给人以整肃端庄,雍容精严之气象。
临习时除了线条要'勾速中锋,圆挺流畅外,更要注意字内空间的布白不均等,忌步步停匀,实则变化微妙,字形并非一律呈长方形,或方正宽博,或瘦长紧密,大小粗细变化丰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