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史学史讲义稿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史学史讲义稿

33.88 5.8折 58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维铮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2

上书时间2024-12-15

文人墨客书香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朱维铮 著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7
  • 版次 1
  • ISBN 9787309115505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4页
  • 字数 373千字
【内容简介】
《中国史学史讲义稿》为作者五十多年来开始“中国史学史”课程的讲义稿,生前屡次修订,凝聚着作者毕生的教学成果和研究心得。本书是一本独具见解和特色的高品质教材,在学界有着重要的学术影响。本书由朱维铮先生的弟子据遗存的手稿整理而成。
【作者简介】
朱维铮(1936.07.14~2012.03.10),祖籍江苏无锡。1955年进入复旦大学历史系就读,1960年毕业于中国古代史专业,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1988年晋升为教授。曾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学术顾问、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顾问,中国史学会理事、国际儒联顾问、孔子基金会顾问、上海海峡两岸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徐光启研究会会长、香港城市大学课座教授、安徽大学兼职教授、《九州学林》常务编辑、北美《亚洲评论》顾问等,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1987年以来,曾先后应邀至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海德堡大学、哥廷根大学、韩国高丽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等海外名校担任课座教授,并曾任台北驻市学者。
朱先生治学严谨、功力深湛,是中国经学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学术史、中国史学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中国近代史等多个领域的著名历史学家,治学能力和成果在早年即为学界所瞩目,是1980年代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开拓者和建设者,主持整理、编选和校注多种重要典籍,是促进国际文史学术交流合作的先行者。
在经学领域,朱维铮师承著名学者陈守实、周予同先生,承续钱玄同、周予同一脉,是中国经学史研究的重要传承者。他整理编辑的《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是经学史领域的重要文献。他先后受邀参与主编《传世藏书》经学与经学史类文献,担任《儒藏》经学史类文献整理的主编,所做工作为后来者指引门径。他在《儒术独尊的转折过程》、《中国经学与中国文化》等文章和《中国经学史十讲》一书中提出,经学史是中国中世纪的统治学说史,经学演变有明显的“学随术变”特征,经学史与我国边疆历史有复杂而密切的联系。这些观点继承和发展了周予同的经学史研究思想,别有创见。
在中国史学史领域,朱维铮继承了陈寅恪、陈守实一脉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他领衔承担了课题“中国史学的历史进程”,并先后撰写了《史学史三题》、《班固与〈汉书〉:一则知人论世的考察》、《历史观念史:国病与身病——司马迁与扁鹊传奇》、《史官与官史:韩、柳的史官辩》、《历史编纂学:过程与形态》、《班昭考》等论文,并为《中国十大史学家》一书撰写了高质量的“司马迁篇”,体现出在史学史方面的深厚造诣。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领域,朱维铮重视明末以来传教士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蜕变及其在传统政治演变过程中的作用。他推动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的中西交通史、基督教在华史、宗教史等领域的研究,也为晚明以来的政治史、思想文化史研究引入了新视角。1993年,他主持召开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会后编辑出版了《基督教与近代文化》一书。他还先后主持了《马相伯集》(1996年)、《利玛窦中文著译集》(2001年)、《徐光启全集》(2011年)等重要文献的整理出版,为相关领域研究奠定了权威性的资料基础。
晚清及近代学术史研究,是朱维铮毕生致力的领域之一。他对晚清经今文学旗手康有为、经古文学殿军章太炎的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编校了《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康有为卷》(1996年),与人合作编选、注释《章太炎选集》(1981年),为《章太炎全集》收集整理了第三卷《訄书》(1984年),对《訄书》三次结集诸问题的研究获得突破性成果。他精校详注的《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1985年)成为当代入门读物。他与钱锺书先生合作,主编了《中国近代学术名著丛书》(一辑十种,1998年),并为每种著作撰写长篇导论。十篇导论和相关论著结集为《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代表了他在清学史领域的成就。为纪念“戊戌变法”一百周年,他与台湾作家龙应台合作编辑了《维新旧梦录》(2000年),成为活动期间的最畅销著作。
1980年,他和复旦历史系同仁组建了全国首个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室,锐意开拓中国思想文化史领域。他和庞朴教授合作主持编辑了《中国文化史研究丛书》28种,具有学术里程碑意义。1986年,又在复旦大学组织召开首届中国文化学术国际讨论会,这是1976年以后首次在国内举办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上世纪80、90年代,他组织编纂了五辑《中国文化研究集刊》,荟聚时贤佳文,至今嘉惠后学。他倾三十年之功撰写了《走出中世纪》(1987)、《音调未定的传统》(1995)、《走出中世纪(二集)》(2008)等著作,眼光独到、思想新锐、功力深湛,影响了几代学人。《走出中世纪》出版不久即被译成英文,在国际学界产生很大反响。
在先生的最后几年,他结合半个世纪的治学经验勉力写作,对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有系统性的发覆,并结集出版了《重读近代史》(2010年)。作者通过考证、发微和总括的笔触,揭示出中国近代困境的根源,很多观点令人深省。
此外,他还撰写了文化史普及著作《壶里春秋》(2002年),参与编撰了《中国现代史资料简编》(第一卷)、《孔子思想体系》等作品,并曾担任《学术集林》、《九州学林》的编委工作。
朱维铮先生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2006年曾获德国汉堡大学荣誉博,这是汉堡大学授予中国人的首个荣誉博士,也是自季羡林之后德国高等学府授予中国人的第二个荣誉博士。
2012年3月10日,朱维铮先生逝世,享年76岁。
【目录】
目录

中国史学史讲义稿

绪论
一中国史学的遗产:数量与质量
二研究史一瞥

第一章从记神事到记人事
一击石与取火
二巫与史
三从卜辞到金文
四史诗与神话
五古礼与古文献

第二章时间的记录与空间的记录
一编年史的诞生:从《春秋》到《左传》
二国别史的出现:《国语》和《战国策》
三旧档案的分类和新形式的雏型

第三章先秦诸子的历史观
一诸子争鸣和历史模式
二老子的矛盾论
三孔子的定数论
四墨子的天志论
五从孟轲到邹衍的循环论
六从荀况到韩非的权力论
七庄周的怀疑论

第四章继往开来的《史记》
一思想统一与思想统死
二司马迁和中世纪历史编纂学
三“道”变不变?
四经学、神学与史学

第五章中世纪前期王朝史(上)
一引人注目的王朝更迭运动
二《汉书》和纪传体断代史
三《汉纪》和编年体断代史
四《三国志》和正统辨

第六章中世纪前期王朝史(下)
一《后汉书》、《宋书》和文人修史
二注经和注史
三清谈与史学
附:文献资源和体制的控驭

第七章中世纪后期王朝史
一从私家修史到官修“正史”
二必须写歪的“正史”
三《晋书》等六史的编撰
四《南史》和《北史》
五“实录”不实
六“正统”与“书法”
七十七史、廿二史和廿四史

第八章由经验到理论
一史部的升格
二经传也是历史吗?
三怎样才算职业史学家?
四《史通》:形式与方法的反省

第九章中世纪社会结构历史的百科全书
一由动态研究到静态研究
二《通典》:中世纪的第一部百科全书
三青胜于蓝的《文献通考》
四《通志》:会通一切学术史的实验
五三通、九通和十通
六历史档案和历代会要

第十章编年史的复兴
一“以史为镜”与思想僵化
二《资治通鉴》在历史编纂学上的成就
三“长编”的续作与当代史料的保存
四“续鉴”的编写与中世纪官方史学的末路

第十一章多彩的记录和僵硬的认识
一历史编纂形式的改革
二所谓“纪事本末体”
三所谓“纲目体”
四两宋史论

附录一关于更新中国史学史教学大纲的想法

附录二中国史学史课程教学大纲
(1)1979年1月、1980年1月教学大纲(第二次修订稿)
(2)1980年12月教学大纲(第三次修订稿)
(3)1982年6月教学大纲(第四次修订稿)
(4)中国史学史教学大纲(估计作于1980年代中晚期至1992年之前)
(5)中国史学史教学大纲(估计作于1990年代初期)
(6)1992年教学大纲
(7)1994年教学大纲
(8)1995—1996年教学大纲

附录三中国史学史课程期终考试试题
(1)1980年期终试题
(2)1983年期终试题
(3)1984年1月期终试题
(4)1986年1月期终试题
(5)1988年1月期终试题
(6)1990年1月期终试题
(7)1994年6月期终试题
(8)1996年1月期终试题

附录四传统史学和史学传统(中国历史编纂学史导论)提纲

附录五中国史学的历史进程(观念史卷)分卷目

附录六二十世纪的中国史学提纲

中国史学导论讲义稿

引言

一中世纪历史编纂学(上)

二中世纪历史编纂学(下)

三说一说修史体制

四观念和史学

五历史观念与中世纪史学

六历史观念史:民族、宗教和王权——从汉魏到周隋

七历史观念史:道统、正统和史统——从中唐到前清
一、“正史”怎样界定
二、正统和道统
三、所谓史统

八历史观念史:社会结构与历史认知

九历史观念史:社会心态和意识形态

十中外史学的比较问题
一、普世性的跨文化比较史学
二、中世纪的比较史学(上)
三、中世纪的比较史学(中)
四、中世纪的比较史学(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