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那些事儿:殖民时代 张克 著 978750900648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美国那些事儿:殖民时代 张克 著 9787509006481

均为二手正版书籍、欢迎下单

12.07 4.1折 29.8 九五品

仅1件

广东梅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克 著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09006481

出版时间2010-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9.8元

货号9787509006481

上书时间2024-06-19

彧画儿书社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像阅读小说一样阅读历史,像欣赏电影一样欣赏历史。历史,并不仅仅是枯燥无味的说教;历史,也不仅仅是单调乏味的描写;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可以写得更有趣;历史可以写得有血有肉,可以写得活灵活现;可以写得让人渎起来津津有味爱不释手。
 这是一部让人轻松阅读的休闲美国史!

精彩内容
4.奴隶的命运
 黄金的颜色是耀眼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北美大陆很快就学会了巴巴多斯的本事,学会了利用黑奴创造财富。
 不就是购买黑奴吗?我们也会。而且我们可以买得更多,创造更多的财富。巴巴多斯,你不过是一个探路者,你的使命已经完成,更伟大的事业将由我们来完成!
 北美大陆从巴巴多斯买来的第一批奴隶,顺利到达了弗吉尼亚种植园,开始了他们在北美的艰苦岁月和悲惨生活。和印第安人相比,这批奴隶的素质很高,身体强健,吃苦耐劳,既不像白人雇工那样价格昂贵,也不会像印第安人一样动辄逃跑,而且这批人免疫力特别强,无论是白人还是印第安人的传染疾病,对他们都没有影响。
 第一批奴隶的价值得到充分认可,种植园主对黑奴的表现非常满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赚钱的榜样,只要有人敢吃第一口螃蟹,后面的人绝对不会有丝毫客气。
 一切都在重复巴巴多斯的历史,只是规模更大,影响更深,黑奴的处境更辛苦,殖民者赚取的银子更多。
 奴隶贸易很快就在北美如火如荼地展开,年轻的黑奴们潮水般涌入了大陆,黑奴们创造的巨大财富开始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北美南部的社会经济开始步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黑奴不断涌入,殖民地迅速扩大,辽阔的荒地得到开垦,烟草、水稻和靛蓝开始大规模种植,这些经济活动反过来又促进了对黑奴的需要,直接促进了本土奴隶贸易的出现。
 一个明显的标志是,种植园主们再也不需要到巴巴多斯去购买奴隶,大批奴隶船直接开往北美,黑人奴隶源源不断地从非洲大陆运输到北美的种植园,奴隶贩卖也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会有供给。在一个自由的经济体制下,一个完整的奴隶贩运体系很快形成,专业的奴隶市场开始出现,在纽约、里士满等比较大的城市,随时可以买到健康的黑奴。只要有钱赚,奴隶贩子甚至可以直接将奴隶送到你门口。一个庞大的高效的机器高速运转,非洲黑奴成为唯一的牺牲品和被消耗掉的燃料。
 殖民地的规模越大,对燃料的需求就越多;燃料越多,这架庞大的机器的运转速度就越快;而机器运转的速度越快,挣的银子就更多。但是这部机器所挣的银子,和这些牺牲品没有关系,他们只是牺牲品,他们存在的最大价值就是成为殖民者的燃料,而这些燃料毫无疑问是越多越好。
 在奴隶贩子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在种植园主们三十年如一日的支持下,殖民地的奴隶数目开始直线上升。
 在弗吉尼亚,1670年黑人奴隶不过区区两千名,1740年的时候暴涨到60000名。
 在马里兰,1660年黑人奴隶不过区区几百名,1760年黑人奴隶已经占到了总人口量的百分之三十。
 在南卡罗来纳,黑人数量甚至超过了白人。
 在纽约,黑人的比例大致保持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之间。而整个切萨皮克湾地区,每十个劳动者中就有六个是黑人奴隶。
 总体而言,绝大多数的黑奴集中在中南部,因为南部殖民地主要是稻米或烟草等大型种植园,种植园里都是繁重的体力劳动,那时没有机器,牲畜也少,这些活儿只能由人来做,白人不愿干,黑奴不干不行了。这样一来,弗吉尼亚、马里兰、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和佐治亚五个殖民地便集中了黑人奴隶的百分之九十。
 而在殖民地的北部以及新英格兰黑人奴隶较少,其中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导致了对待奴隶态度的差异。比如宾夕法尼亚殖民者主要是教友会成员,这个教派向来比较慈爱,对奴隶制持有强烈的反感态度,虽然宾夕法尼亚的种植园里也有少数的黑奴,但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都比中南部各州少得多,而奴隶的生活处境也比中南部各个殖民地稍好。
 再一个原因就是北部地区工业比较发达,种植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例较小。新英格兰的造船业几乎占到大英帝国的三分之一,而农牧业几乎微不足道,这样的多元化经济结构对于黑奴的需求相对微弱,黑奴的保有量也比较低。
 但是这样一来,南北双方对待奴隶的态度就产生了差异。
 南方的奴隶数量较多,而且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奴隶制度的最大利益者,他们希望维护和发展这种制度,反正奴隶越多,我赚的钱就越多,如果想夺走我的奴隶,我就要你的命。
 而北方地区因为自身原因,对待奴隶的态度和南方就有很大区别,他们相对同情奴隶,痛恨奴隶制,期望有一天取消这种不人道的制度。反正有没有奴隶对我们也没有多大影响,何必落一个骂名呢?干脆取消算了。
 南北殖民地对待黑人奴隶的不同态度,也为后来的南北各州埋下了分裂的种子,一百多年后终于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战争。战争以后,大多数的奴隶都得到了解放,奴隶制彻底瓦解,但是在战争之前的一百多年,这些奴隶还要继续老老实实地做下去,然后乖乖地等着一百多年后的那一声枪响。
 至于当时黑奴的生存处境,许多历史资料有不同的看法。
 赞美奴隶制的人认为当时的奴隶非常幸福,他们受到很好的照顾,天天有肉吃,顿顿有酒喝,晚上有咖啡,每天工作八小时,周末休息两天,住着非常不错的房子,下了班还能唱歌跳舞,总之除了没有自由,别的基本和天堂差不多。
 而反对奴隶制的记录和此截然相反。奴隶们的命运非常悲惨,他们往往被人像牲畜一样在丛林里捉住,像牲畜一样用绳索捆上押送到运奴船上,然后像牲畜一样在惊涛骇浪中被运到美洲。
 在这个过程中,至少三分之一的黑奴像牲畜一样死于非命,剩下的黑奴像牲畜一样被运到奴隶市场供人挑选,像牲畜一样被人买卖,像牲畜一样在田间从事最繁重的劳动,像牲畜一样生活在主人的皮鞭和棍棒下,然后又像牲畜一样死去,像牲畜一样被埋在田间地头。总之殖民地的黑奴,除了外表是人形以外,其他的各个方面和牲畜没有丝毫区别。
 综合各个方面的材料,经过详细对比和客观分析以后,我认为当时的黑奴真实的生活状况是这样的:
 除去少部分自由黑人和因为种种原因夭折的黑奴,大多数黑奴的生存状态是可悲的。但是不像一些怀有偏见的人所认为的那样,每天像牲畜一样生活在鲜血和眼泪里,因为一个显而易见的理由是,即使是最残暴的殖民者,也不会天天去殴打奴隶,因为他们购买奴隶的唯一目的是让他们劳动,给自己创造财富。
 哪怕他们完全不将黑奴当人看,即使他们完全将奴隶当做牲畜和工具对待,至少也不会去破坏工具和虐待牲畜,因为如果这样做,是不符合殖民者利益的。
 当然黑奴们更不可能像一些北美教科书里所形容的那样“生活得幸福而快乐”。至于说受到很好的照顾那完全是扯淡了!以当时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别说黑奴,即使是一些白人雇工也不可能生活得幸福而快乐。黑奴在水稻和烟草种植园中没有自由,被人任意驱使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使得他们如同监狱中的囚犯。
 总而言之,相对于几百年后他们的后辈所享有的自由和幸福,他们的命运是悲哀的;相对于他们自由自在生活在非洲丛林中的同胞,他们的命运是不幸的;相对于同样是外来者的白人殖民者,他们的命运是晦暗的;相对于那些被驱逐进深山老林中的印第安人,他们的命运更为悲惨。
 黑奴每天要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在殖民者眼里,除了体形和人类接近以外,更多时候黑奴和牛马没有什么差别。他们身份和牛马差不多,价格和牛马差不多,只是比牛马更容易驯服,并且能做一些比牛马更灵巧的工作。在气候炎热条件艰苦的南卡罗来纳种植园里,黑人几乎是唯一的劳动力。
 虽然后来的殖民者竭力淡化黑人奴隶对殖民地开垦的巨大作用,但是如果没有黑人奴隶的存在,殖民地早期的种植业根本就无法进行,甚至直到一百多年后,工业化和机械化开始出现的时候,南部的殖民地依然离不开黑人奴隶,为了继续维护奴隶体制,种植园主们甚至不惜亲手点燃一场持续几年的战火。
 P91-9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