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税制结构的非均衡性:理论、实证与对策研究/税制改革论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税制结构的非均衡性:理论、实证与对策研究/税制改革论丛

正版书籍 高温消毒 放心购买 15点前订单当天发货 书名于图片不符时以图片为准

5.13 1.5折 35 九五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克清 著

出版社中国税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3

漫天星图书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周克清 著
  • 出版社 中国税务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4
  • 版次 1
  • ISBN 9787567803176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4页
  • 字数 22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税制改革论丛
【内容简介】
  《税制结构的非均衡性:理论、实证与对策研究/税制改革论丛》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税收分类方法为基础,结合我国税收制度建设的实际情况,按课税对象将税种分为货物和劳务税、所得税、财产税和其他税,既有助于实现税制结构的国际比较,又避免了直接税和间接税在理论分析上的困境,从而为税制结构的分析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作者的比较分析表明,我国税制结构的非均衡性不仅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时非常明显,而且即使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也较为突出。
  作者不仅从理论上分析了税制结构对居民收入分配、要素收入分配与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机理,还通过构建相关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税制结构对居民收入分配、要素收入分配与居民消费需求的实际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以货物和劳务税为主的非均衡性税制结构不利于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利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不利于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其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作者还深入分析了税制结构对价格形成机制的影响路径,认为我国以货物和劳务税为主的非均衡性税制结构导致商品价格包含税收成分较高,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同类商品的中国市场价格高于国外;其结果是,国内居民努力将其消费需求释放在国外市场,无助于提高国内消费需求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力。
【作者简介】
  周克清,1972年生,四川人,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兼任中国成本研究会理事,四川财政学会学术顾问,四川知识产权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财政税收理论与实务。曾主持国家社会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3项,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独出版专1部,参编教材3部,在《财贸经济》《经济学家》《财政研究》《税务研究》《改革》等CSSCI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录】
1.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观点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局限与不足

2.税制结构的非均衡性:理论与证据
2.1 税收制度分类的基本方法
2.1.1 问题的提出
2.1.2 税收制度的国际分类法
2.1.3 我国税收制度的分类方法
2.2 我国税制结构的演进路径
2.2.1 计划经济时期的税制结构演进
2.2.2 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的税制结构演进
2.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税制结构演进
2.3 税制结构的国际比较
2.3.1 OECD及发达国家的税制结构
2.3.2 发展中国家的税制结构
2.3.3 中国现今的税制结构
2.3.4 结论与启示

3.税制结构与居民收入分配
3.1 相关文献回顾
3.2 税制结构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机理
3.2.1 货劳税系的居民收入分配效应
3.2.2 所得税系的居民收入分配效应
3.2.3 财产税系的居民收入分配效应
3.3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衡量指标的选择
3.3.1 泰尔指数
3.3.2 基尼系数
3.3.3 库兹涅茨指数
3.4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
3.5 实证分析
3.5.1 模型设计
3.5.2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3.5.3 实证效果及分析

4.税制结构与要素收入分配
4.1 相关文献回顾
4.1.1 要素收入分配与居民收入分配的文献回顾
4.1.2 税制结构与要素收入分配的文献回顾
4.2 税制结构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机理
4.2.1 理论模型
4.2.2 货劳税系的要素收入分配效应
4.2.3 所得税系的要素收入分配效应
4.2.4 财产税系的要素收入分配效应
4.3 我国要素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
4.3.1 要素收入份额变化的总体趋势分析
4.3.2 要素收入份额变化的地区趋势分析
4.4 实证分析
4.4.1 模型设计、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4.4.2 研究方法
4.4.3 实证结果:税制结构与劳动收入份额
4.4.4 实证结果:税制结构与资本收入份额
4.4.5 实证结果:税制结构与要素收入分配的区域性

5.税制结构与居民消费需求
5.1 相关文献回顾
5.2 税制结构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机理
5.2.1 税收制度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路径
5.2.2 货劳税系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路径
5.2.3 所得税系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路径
5.2.4 财产税系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路径
5.2.5 其他因素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路径
5.3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基本格局
5.3.1 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
5.3.2 我国消费需求的变动情况
5.3.3 居民消费需求的国际比较
5.3.4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障碍
5.4 实证分析
5.4.1 模型设计
5.4.2 变量选择
5.4.3 数据来源
5.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6.税制结构与价格形成机制
6.1 相关文献回顾
6.1.1 早期的研究成果
6.1.2 近期的研究成果
6.2 税价关系基本理论
6.2.1 马克思价值理论与税价关系
6.2.2 西方税负转嫁理论与税价关系
6.3 税制结构与价格形成机制
6.3.1 税收收入渠道的选择
6.3.2 税收负担与价格形成
6.3.3 税制结构与价格形成
6.3.4 征管制度与价格形成
6.4 税制结构与“中贵美贱”的形成
6.4.1 “中贵美贱”下的价格比较
6.4.2 “中贵美贱”与税收制度的差异:理论分析
6.4.3 “中贵美贱”与税收制度的差异:经验分析
6.4.4 “中贵美贱”与非税因素的影响
6.5 结论与启示

7.税制结构的优化路径与政策选择
7.1 税制结构优化的基本指向
7.1.1 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分配
7.1.2 完善地方税系,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7.1.3 推进税收法治,建立现代税收制度
7.2 货劳税制度的优化路径与政策选择
7.2.1 “营改增”与增值税制度的优化
7.2.2 消费税制度的优化
7.2.3 其他货劳税制度的优化
7.3 所得税制度的优化路径与政策选择
7.3.1 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优化
7.3.2 企业所得税制度的优化
7.3.3 土地增值税制度的优化
7.4 财产税制度的优化路径与政策选择
7.4.1 静态财产税制度的优化
7.4.2 动态财产税制度的优化
7.5 其他税收制度的优化路径与政策选择
7.5.1 环境保护税制度的构建
7.5.2 社会保障税制度的构建
7.6 税收征管制度的优化路径与政策选择
7.6.1 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提高税务机关信息获取能力
7.6.2 加强税收信用制度建设,将个人纳税信息纳入征信体系
7.6.3 完善税收评估系统,提高对非交易行为的征税能力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