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变迁史
  • 黄河变迁史
  • 黄河变迁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黄河变迁史

45 3.5折 128 全新

仅1件

新疆克拉玛依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岑仲勉 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3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4-01

元亨利贞吉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岑仲勉 著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3
  • 版次 1
  • ISBN 9787229162511
  • 定价 12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784页
  • 字数 503千字
【内容简介】
《黄河变迁史》是一部探究黄河三千年变迁史的作品,集中体现了岑仲勉先生做学问应该对世事有所补益的经世致用思想。
  岑仲勉先生由隋炀帝开凿通济渠的问题切入,上溯到《尚书·禹贡》《史记·河渠书》《水经注》,尝试认清上古黄河的真相。在广泛搜集历朝史志中关于黄河的史料、并参考私家著述的基础上,经过仔细梳理和辨析,基本弄清了历史上关于黄河的许多纠缠不清的问题,比如黄河“重源说”的缘起、经过以及如何被打破,《禹贡》是什么时代写成的,殷商频繁迁都与黄河有什么关系,东周黄河未徙以前的故道,由汉至清两千多年间各朝如何将治理和利用黄河结合起来,元代以前黄河河道变迁,明清为何多河患,等等。岑仲勉先生在书中还对历代治河主张言论、治河技术的发展等治河经验进行评判总结,为治理黄河提供了宝贵意见。本书一经面世即在水利学界和历史学界产生重要影响,被誉为“系统研究黄河问题的一部巨著”。
【作者简介】
岑仲勉(1886—1961),名铭恕,字仲勉。著名历史学家,中山大学教授,在先秦史、民族史、隋唐史、文献学和中外交通史等领域有卓越贡献。学术界公认,“在近代百年唐史研究史上,能与陈寅恪先生齐肩并论的只有岑仲勉先生”。

1886年出生于广东顺德,十八岁入两广大学堂,学习经史之学。1920年担任广州圣心中学教务主任,因主办校刊《圣心》与陈垣建立通信,其研究水平为陈垣激赏,陈垣遂向傅斯年推荐他到当时文史研究的机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力从事学术研究。1934年起担任上海暨南大学秘书兼文书,直到1937年方下定决心入史语所。后因抗战全面爆发,岑仲勉先生随史语所辗转于长沙、昆明、重庆、宜宾等地。1948年后长期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岑仲勉先生一生著述总计超过一千万字,代表作品有《元和姓纂四校记》《西周社会制度问题》《隋唐史》《突厥集史》《黄河变迁史》等。
【目录】
导言 / 012

节 ● 黄河重源说的缘起 / 038

第二节 ● 重源说经过长时期而后打破 / 052

第三节 ● 《禹贡》是甚么时代写成的? / 078

第四节 ● 商族的“迁都”对黄河有甚么关系? / 088

一、自契至于成汤八迁 / 094

二、商丘 / 098

三、亳 / 102

四、自汤至盘庚五迁 / 110

五、上司马 / 111

六、嚣 / 111

七、相 / 112

八、耿或邢 / 113

九、庇和奄 / 119

十、盘庚之迁及以后 / 120

十一、商族移徙的范围及其与河患有无关系 / 123

第五节 ● 周定王时的河徙还存着疑问——不是春秋时代 / 130

第六节 ● “禹河”是甚么?经行哪些地方? / 140

一、禹河即东周所徙的河,在北方分作两支(二渠) / 141

二、《禹贡》导河一节的正解 / 150

第七节 ● 东周黄河未徙以前的故道 / 174

一、青海以东黄河的大势 / 175

二、上古时江淮的下游相通 / 179

三、上古时河淮的下游相通 / 186

四、辟济水三伏三见的玄想或谬说 / 194

五、东周时黄河故道的异名 怎样见得济水是东周时黄河的正流? / 204

六、东周前黄河故道的简描 / 228

七、东周河徙原因之推测 / 229

第八节 ● 两汉的黄河 / 238

一、邺东故大河到甚么时候才断流? / 239

二、西汉的河患 / 247

三、齐人延年献河出胡中之策 / 263

四、贾让的治河三策 / 266

五、其他的治河方略和技术 / 271

六、东汉的治河 / 273

七、王景的成功靠甚么方略? / 278

第九节 ● 隋唐的黄河 / 294

一、三国至北魏之河事遗闻 / 295

二、隋代的间接治河 / 298

三、唐代黄河的经行 / 319

四、唐代的河患 / 321

五、黄河南边的济水何时及何故断流? / 331

第十节 ● 五代及北宋的黄河 / 340

一、黄河在五代 / 341

二、北宋初期的河患 / 345

三、“北流”走哪一条路? / 348

四、横陇道的回复又“北流”与“东流”的争执 / 356

五、宋人其他的治河方略 / 367

六、宋人治河的技术 / 371

七、宋代河患的分析 / 375

八、《元丰九域志》所著录的黄河 / 378

九、清汴的工程 / 381

第十一节 ● 金代的黄河及关于河徙的许多疑问 / 394

一、重重疑问 / 395

二、金人不是利河南行 / 419

第十二节 ● 元代治河的概略 / 424

一、怎样编制河事简表 / 425

二、元代河道的变迁 / 431

三、论贾鲁治河及治河后黄河所行的水道 / 442

四、“贾鲁河” / 449

五、其他元人的治河言论 / 452

第十三节 (上)● 明代河患的鸟瞰 / 458

一、黄河史的研究跟通史有点不同 / 459

二、会通河 / 462

三、明代的河患分期 / 464

第十三节 (下)● 明代河患的鸟瞰 / 500

四、治河主张的分歧及内在的矛盾 / 501

五、批评潘季驯的束水攻沙 / 514

六、表扬刘天和 / 530

七、开泇河 / 531

第十四节 (上)● 清代的河防 / 542

一、清代河患的分期 / 543

第十四节 (下) ● 清代的河防 / 592

二、靳辅比潘季驯如何? / 593

三、清代初期治河的意见 / 597

四、改道后治河的主张 / 603

五、清人治河的技术 / 615

六、清代治河的行政 / 625

七、清代河工的浪费 / 627

八、道光二十三年大水的官方文报 / 630

第十五节 ● 自辛亥革命至抗战前 / 644

一、河患表 / 645

二、二十多年间有甚么发展 / 651

三、这期内治河的主张 / 654

第十六节 ● 结 论 / 688

附录 / 706

一、关于利用贾鲁、惠济二河来临时防洪和将来交通的管见 / 707

二、河源问题 / 721

三、参考书目 / 752

四、地名摘要索引 / 756

附图 / 770

编后记 / 780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