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章,男,1951年3月生,山东寿光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文化部副部长,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曾发表60余万字艺术理论、评论文章,主编《中国学者眼中的科学与人文》、《京剧大师程砚秋》、《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等。曾获全国文化新闻一等奖,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图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等。
兼任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名誉会长。
任晓姝,女,汉族,1981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2003年毕业于沈阳大学美术系艺术设计专业。2008年至今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师从美研所王海霞研究员,攻读民间美术专业。学习期间参与“中国民间美术有名传承人创作现状调查”、“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传承人口述史数据库”等多项重量重点课题研究,并对北京面塑艺术、河北大厂景泰蓝、银蓝花丝制作技艺、河南浚县泥咕咕、山西广灵剪纸、临汾木版年画、湖南湘西土家族织锦等民间艺术传承人进行了深入的调研。2007年底,加入“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人口述史丛书”访谈写作组,承担《哈氏风筝》一书的访谈与整理工作。
精彩内容:
21世纪初,社会公众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度、参与保护的热情,以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力推进,成为中国文化界乃至中国社会的重要事件。从大多数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的内涵不知所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家喻户晓的词汇,人们普遍对它的具象呈现形态有了一定的认知,并支持或主动参与保护工作,说明人们在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已经看到,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作为传统社会生存环境下人们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急剧消失的现实,而这种现实,一定会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之,全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但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时代性的课题应当怎样正确解答,人们的答案并不一致。这种不一致的根源,主要是源自推动经济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看成单纯的经济资源,在保护的名义下扭曲其本质特性过度开发,如把民族民间的原生态歌舞改变为肤浅时尚的刻板表演服务于旅游场所,或把传统手工技艺视作不具经济潜力的项目而任其式微,等等。近年来,我们还常见的一种现象是在城市特别是农村建设中,以新的建筑或新的环境形态将承载某个特定区域人们世代相传文化技艺的物质载体(如某些文化空间)改变。这种不能正确把握和处理社会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系的情况,已经并还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伤害。我们应该正视并改变这种现象。
毫无疑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正确的保护不是使它凝固和停止发展。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
...
内容简介:
《哈氏风筝:风筝世家哈亦琦口述史》内容简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自然衍变发展中呈现的形态是丰富多样的,这决定了我们采取的保护方式也应是多样的。但对于传统手工技艺类的项目,采取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应当是一种恰当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这些技艺的持有者将自己本身的技艺作为一种生产和生活的手段,既可以因此而获得劳动的报酬,也可以因此而使技艺传承,并在自己的作品与使用者的对应中,使技艺的继续与创新具有激发创造智慧的基础。这套“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人口述史丛书”,记录了这些传承人技艺传承的历程,他们的技艺如何精湛,以及他们对技艺的思考;展现了他们如何以生产性保护的方式,使这些不同的技艺在传统的浸润中也融入了新的艺术元素,并得到人们的喜爱,而他们也因此具有了持续传承的经济基础。
摘要:
二、风筝是飞机的前身
风筝是可以利用风来飞行的,放风筝不光能使人健康,带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它对于人类也有一定的科学贡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风筝很早就被用在研究自然科学的实验中了。大约在12世纪,风筝传到了西方,从那时候开始西方人就在利用风筝做实验了,这些实验对科学的发展有很大帮助。我看过很多与此相关的报道和资料,每次看完后都会整理记录下来,我觉得这些东西对我知识的积累是很有帮助的。
比如,早在1749年的时候,英国天文学家威尔逊为了探测高空气温,就把几个温度表固定在6只风筝上,用将近1000米长的线牵引来放这6只风筝。风筝把温度表带到空中,测量到不同高度的温度,这样科学家就得到了温差的数据,对研究气象帮助很大。这种实验方法还有一个名字,叫“风筝列车”,很形象。这样的科学实验很多,比如1901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就在纽芬兰岛和英国之间建立了无线电联络。无线电用的120多米长的天线也是靠风筝带过去的,当时这只风筝的引线就是用来做天线的金属线。还有1847年,那依阿拉建桥时,也是用风筝把建桥的钢丝绳啊、粗线啊送到对岸的。我还知道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就是1828年的时候,英国一个叫乔治·波库克的老师制造了一辆用两个大风筝拉的车。风大时,这辆车的速度每小时能达到35公里呢。这辆用风筝拉的车在一次比赛中,跑的速度比好马拉着的驿车还快。
风筝在国际航空史中的作用也是很大的,我查过历史上设计和研究滑翔机、飞机的人大多都有做风筝的经历,他们的灵感都来自风筝。因为有的大型风筝直接就可以载人,所以他们都是用风筝来做实验的。
我手上的这份资料上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一份资料是这样写的:“在1799到1809年,英国的乔治·克利,用风筝研究航空原理,创立了空气动力学。1804年,他在约克郡庄园,发明了世界第一架滑翔机。在1903年,美国俄亥俄州的莱特兄弟研究制作了第一架飞机,在北卡罗来纳州试飞。他们根据风筝依靠风力而起飞的原理,制作了滑翔机,后来再装置动力机械,增加飞翔的距离和时间,发明了能运载人类升空的飞机。”
风筝是一种固定翼飞行器,我觉得这句话说得特别对,滑翔机就是源于风筝的飞行原理慢慢演变来的。滑翔机的雏形和风筝是一样的,只是放大了很多倍,有单层的也有双层的。从这里就能看
……
目录:
总序
口述人哈亦琦简介
哈亦琦,男,回族,1954年生于北京市,北京哈氏风筝第四代传人,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北京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风筝协会副秘书长,北京一级民间工艺大师。
第一章 哈亦琦口中的中国风筝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在宋朝之后数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四大风筝产地。它们以各自的本土文化为依托,互相影响,互相借鉴,形成了今日各具特色的风貌。
一、风筝的历史
二、风筝是飞机的前身
三、中国主要的风筝产地
四、我所了解的北京风筝
第二章 哈氏风筝家史篇
哈氏家族祖先在清代考中武状元后迁居北京,后家道中落,族人只能自谋生计。哈氏风筝第一代哈国梁本来靠糊灯笼为生,后来见卖风筝利润较大,便开始制作风筝出售。他可能没想到,从此他的后人制作的风筝能在北京城内叫响。
上篇 哈晶漪讲述哈氏风筝三代传人
(一)哈国梁
(二)哈长英
(三)哈魁明
下篇 我的风筝人生
(一)忘不了的童趣
(二)第一次做风筝就成功了
(三)在风筝公司的12年(80年代初——1993年)
(四)投身商海有苦有甜
(五)送给风筝的掌声
(六)风筝让我结交了许多朋友
第三章 哈氏风筝的六艺
以前民间放风筝有不少忌讳。如果风筝断了线,落到哪家,哪家就认为是种不吉利的兆头,就要把风筝给撕毁,用意是把不吉利的兆头给破了。有时风筝落到附近邻居的院子里,失主很快到了,邻居不好意思撕毁,就会在风筝上捅几个洞,这样也算是把不祥的兆头戳破了。
一、哈氏风筝的材料与工具<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