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性:罗兰·巴尔特文集
  • 中性:罗兰·巴尔特文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性:罗兰·巴尔特文集

正版 实拍库存 无笔记划线

20 5.7折 35 九品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巴尔特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E3

上书时间2024-06-16

三一书屋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法]巴尔特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6
  • 版次 1
  • ISBN 9787300119724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9页
  • 字数 28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罗兰·巴尔特文集
【内容简介】
  罗兰·巴尔特在法兰西学院1977-1978学年年度研究班课程的讲义。罗兰·巴尔特去世前在法兰西学院讲授了三年“文学符号学”讲座,“中性”是第二学年的课程主题。在这部迟至2002年才发表的讲稿里,巴尔特秉承其在就职演讲中预告的创新精神,把“中性”这个语法概念延伸到哲学、意识形态、社会行为、性观念等不同领域,即一切能够破除或避开以二分法为标志的聚合关系的思想和行为。
  巴尔特解构了“中性”的23种正面和负面的表征或“闪现”,并广征博引老子、古希腊哲人、卢梭、波德莱尔、托尔斯泰、本雅明、纪德、尼采等人的思想,从而揭示了非冲突性的“中性”对于西方伦理学、哲学、政治学和语言学话语中的习常观念所具有的丰富意义。
【作者简介】
  罗兰,巴尔特(RolandBarthes),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其一生经历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文学思想界前后辉映,并被公认为蒙田以来法国最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罗兰·巴尔特在法国开创了研究社会、历史、文化、文学深层意义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方法,发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专著,其丰富的符号学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性。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从崭新的角度,以敏锐的目光,剖析了时装、照片、电影、广告、叙事、汽车、烹饪等各种文化现象的“记号体系”,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及历史的方式。晚期巴尔特对当代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思考进一步深化,超越了前期结构主义立场,朝向有关意义基础、下意识心理、文学本质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认识论问题的探讨。
  罗兰·巴尔特对于西方未来学术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其学术遗产对于非西方文化思想传统的现代化发展,也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他的思想和研究领域宽广,其作品适合于关心人文科学各领域、特别是文学理论领域的广大读者研读。
【目录】
法文版前言
1978年2月18日
开场白
篇中篇
善意
疲惫
1978年2月25日
疲惫(续)
沉默
优雅
1978年3月4日
补充之一
优雅(续)
睡眠
断言
1978年3月11日
补充之二
色彩
形容词
1978年3月18日
补充之三
中性诸相
愤怒
1978年3月25日
补充之四
中性的积极方面
观念域
1978年4月1日
补充之五
意识
1978年4月29日
回答
1978年5月6日
礼仪
冲突
补充
波动
1978年5月13日
补充之六
引退
1978年5月20日
傲慢
全景
1978年5月27日
补充之七
全景(续)
契机
无为
1978年6月3日
无为(续)
雌雄同体
附录 
强度
休假
畏惧
本课概述
课目:中性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附论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